天仙子 · 淥水亭秋夜
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觸損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難睡,西南月落城烏起。
《天仙子·淥水亭秋夜》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
該詞描寫了詞人在淥水亭良宵獨酌時的悠然心態。
詞的開頭描繪了詞人佇立在淥水亭。
詞的結尾“西南月落城烏起”是以景結情的典範,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暗示出詞人當時的心緒正如月落之後的羣鴉亂飛。
全詞在片語之間,情境渾然天成,餘韻悠悠。
《天仙子》原爲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
淥水亭:建在淥水邊的園亭,落成於康熙十二年之前。
淥水,池水名,位於明珠府內。
涼蟾(chán):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
袂(mèi):指衣袖。
蹙:拼音cù。
金波: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好天良夜:好時光,好日子。
城烏:城樓上的烏鴉。
此句指天將亮。
池塘水波清澈,金色月亮倒映水中,秋風徐來,掀起一片漣漪,水波盪漾,像拋下了一把細碎的金子。
如此良辰美景本該邀朋喚友,對酒當歌。
卻不料萬般惆悵涌上心頭,深夜難眠,無心飲酒。
輾轉反側,直至看盡月落烏啼,天際破曉,竟是通宵未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