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夏景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晩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戸?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緑。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戸?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緑。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這首詞詠人兼詠物。
上闋寫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
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悄然無人,梧桐樹陰影轉移,天已到午後,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沐浴,手裏搖弄着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潔白如玉。
她純潔、貞靜,形神俱美。
她漸漸睏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甜。
簾外是誰推響了彩繡的門戶,驚散了她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下闋寫濃豔超群,不與浮花浪蕊爲伍的榴花。
取一枝穠豔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美人與榴花相映生輝,面對西風的蕭颯,時光的遲暮,粉淚與花瓣不禁一同簌簌下落。
以榴花襯映美人,美人豔如榴花,花着人之愁情,人具花之品格,是花是人,融合爲一,共宣遲暮之感,同發身世之喟,寄託遙深,耐人尋味。
上闋寫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
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悄然無人,梧桐樹陰影轉移,天已到午後,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沐浴,手裏搖弄着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潔白如玉。
她純潔、貞靜,形神俱美。
她漸漸睏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甜。
簾外是誰推響了彩繡的門戶,驚散了她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下闋寫濃豔超群,不與浮花浪蕊爲伍的榴花。
取一枝穠豔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美人與榴花相映生輝,面對西風的蕭颯,時光的遲暮,粉淚與花瓣不禁一同簌簌下落。
以榴花襯映美人,美人豔如榴花,花着人之愁情,人具花之品格,是花是人,融合爲一,共宣遲暮之感,同發身世之喟,寄託遙深,耐人尋味。
賀新郎:詞牌名。
《欽定詞譜》謂「此調始自東坡」,盛於南宋,衰於金元。
然此調本名之爭未定,多持二論,或謂《賀新凉》爲本名,《賀新郎》爲後人誤傳,如淸人毛稚黃《塡詞名解》襲宋人楊湜説云:「詞云『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槐陰轉午,晩涼新浴』,故名《賀新凉》,後誤爲『郎』」;或謂《賀新郎》爲本名,《賀新凉》一名由蘇詞所衍,如《欽定詞譜》謂「東坡詞云『晩涼新浴』,名《賀新凉》」,又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賀新郎》一調下注「北宋新聲,……東坡詞爲創調之作……宋人胡元任《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九》:『《賀新郎》,乃古曲名也』,北宋當據古曲改製而成……因有『晩涼新浴』句,又名《賀新凉》」。
又考諸唐宋音樂文獻《教坊記》、《揭鼓録》、《樂府雜録》、《唐會要》、《樂府詩集》、《碧鷄漫志》等,皆無此曲,唯南宋胡元任謂《賀新郎》本爲古曲,後之詞話偶有提及亦僅引胡語耳。
然可證諸史者,此曲非東坡自度,乃皆東坡倚樂所塡,且後人塡作多依葉石林「睡起流鶯語」體,故知葉體爲最合律者。
又北宋樂工歌妓之盛,宴飲多以侑酒,故孫素彬推測《賀新郎》一曲最可能爲樂工歌妓所創,經東坡諸文人塡製得以廣播。
此調「以《東坡樂府》所收爲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故以《稼軒長短句》爲準。」雙調,一百十六字,上闋五十七字,下闋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
「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葉石林詞有「唱《金縷》」句,名《金縷歌》,又名《金縷曲》,又名《金縷詞》。
東坡詞有「乳燕飛華屋」句,名《乳燕飛》,又有「晩涼新浴」句,名《賀新凉》,又有「風敲竹」句,名《風敲竹》。
張東澤詞有「把貂裘換酒長安市」句,名《貂裘換酒》。
題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無題。
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作「夏景」。
毛本調名下有詞敍云:「余倅杭日,府僚湖中髙會。
群妓畢集,獨秀蘭不來,營將督之再三,乃來。
僕問其故,答曰:『沐浴倦臥,忽有扣門聲。
急起而詢之,乃營將催督也。
整妝趨命,不覺稍遲。
』時府僚有屬意於蘭者,見其不來,恚恨不已,云:『必有私事。
』秀蘭含淚力辯。
而僕亦從旁冷語,陰爲之解。
府僚終不釋然也。
適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藉手獻座中。
府僚愈怒,責其不恭。
秀蘭進退無據,但低首垂淚而已。
僕乃作一曲,名《賀新涼》,令秀蘭歌以侑觴。
聲容妙絶,府僚大恱,劇飲而罷。」按,《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九》云:「東坡此詞,深爲不幸,橫遭點汙。」力斥《古今詩話》所述非是。
朱彊邨《東坡樂府·凡例》亦云:「毛本標題,……闌入他人語意,多出宋人雜説。
至《賀新郎》之營妓秀蘭,依託謬妄,並違詞中本旨。」所論甚當,録之備考。
「乳燕飛華屋」句:傅子立注:「杜子美:『鳴鳩乳燕靑春深。
』陶淵明:『華屋非蓬居。
』」劉尚榮按:「杜句出《題省中院壁》詩,見《九家集注杜詩·巻十九》。
通行本《陶淵明集》中無此句,而《文選·巻三十·謝康樂〈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之徐幹》云:『華屋非蓬居,時髦豈余匹。
』謝氏此詩前接陶淵明《擬古》詩。
疑傅注引《文選》因渉上篇而誤標作者名。」龍楡生箋:「曹子建《箜篌引》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宋·曾艇齋《艇齋詩話》:「東坡《賀新郎》,在杭州萬頃寺作。
寺有榴花樹,故詞中云石榴。
又是日有歌者晝寢,故詞中云:『漸困倚孤眠淸熟。
』其眞本云『乳燕棲華屋』,今本作『飛』字,非是。」
生綃(xiāo):未漂煮之絲織品。
白團扇:傅子立注:「晉中書令王珉,好執白團扇,與嫂婢有情。
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珉。」劉尚榮按:「事見《晉書·巻二十三·樂志下》,又見《耆舊續聞·巻二》:『曩見陸辰州,語余以《賀新郎》詞用榴花事,乃妾名也。
退而書其語,今十年矣,亦未嘗深考。
近觀顧景蕃續註,因悟東坡詞中用「白團扇」、「瑤臺曲」,皆侍妾故事。
按晉中書令王瑉好執白團扇,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瑉。
又《唐逸史》:「許渾暴卒復寤,作詩云:『曉入瑤臺露氣清,坐中惟見許飛瓊。
塵心未盡俗緣重,十里下山空月明。
』復寢,驚起,改第二句,云:『昨日夢到瑤池,飛瓊令改之,云不欲世間知有我也。
』」按《漢武帝內傳》所載,董雙成、許飛瓊皆西王母侍兒,東坡用此事,乃知陸辰州得榴花之事於晁氏爲不妄也。
《本事詞》載榴花之事極鄙俚,誠爲妄誕。
』又按,《樂府詩集·巻四十五·團扇郎》載《古今樂録》摘引婢作『團扇』歌詞。」龍楡生箋:「《晉書·樂志》:『《團扇歌》者,中書令王瑉與嫂婢有情,愛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婢素善歌,而瑉好捉白團扇,故製此歌。
』樂府《團扇郎歌》:『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
』」
「扇手一時似玉」句:傅子立注:「晉王衍盛才美貌,明悟若神。
毎捉玉柄麈尾淸談,與手同色。」劉尚榮按:「事出《世説新語·容止》及《晉書·巻四十三·〈王戎傳·(從弟)王衍傳〉》,傅注係撮述大意。」龍楡生箋:「《世説新語·容止》:『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恆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
』」
瑶臺:傅子立注:「瑤臺閬苑,皆崑崙之別名。」龍楡生箋:「《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許敬宗《遊淸都觀尋沈道士得『淸』字》詩:『風衢通閬苑,星使下層城。
』」
風敲竹:傅子立注:「唐李益:『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劉尚榮按:「句出《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詩,見《文苑英華·巻一百五十六》。
『風』原作『復』,葉石林《石林詩話》引作『風』。」
「石榴半吐紅巾蹙」句:傅子立注:「白樂天《石榴》詩:『山榴花似結紅巾。
』」劉尚榮按:「《白氏長慶集·巻二十》此詩標題爲『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衆』,又『紅巾』二字傅注誤倒爲『巾紅』,失韻,據《白氏長慶集》乙正。」龍楡生箋:「白樂天《石榴》詩:『山榴花似結紅巾,容艷新妍占斷春。
』又云:『淚痕裛損燕支臉,翦刀裁破紅綃巾。
』」
浮花浪蕊:傅子立注:「韓退之:『浮花浪蕊鎭常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石榴繁盛時,百花零落盡矣。」劉尚榮按:「句出韓昌黎《杏花》詩,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三》,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三十八》。
『常』原作『長』。」
秋風驚緑:傅子立注:「皮襲美《石榴》詩:『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劉尚榮按:「《全唐詩·巻六百十一》題作《石榴歌》。」
蔌(sù)蔌(sù):珍重閣本、龍本作「簌簌」。
按,狀花飄落聲,皆通,音亦同爲入聲「屋」韻。
淸黃蓼園《蓼園詞話》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纏綿,耐人尋味不盡。」
《欽定詞譜》謂「此調始自東坡」,盛於南宋,衰於金元。
然此調本名之爭未定,多持二論,或謂《賀新凉》爲本名,《賀新郎》爲後人誤傳,如淸人毛稚黃《塡詞名解》襲宋人楊湜説云:「詞云『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槐陰轉午,晩涼新浴』,故名《賀新凉》,後誤爲『郎』」;或謂《賀新郎》爲本名,《賀新凉》一名由蘇詞所衍,如《欽定詞譜》謂「東坡詞云『晩涼新浴』,名《賀新凉》」,又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賀新郎》一調下注「北宋新聲,……東坡詞爲創調之作……宋人胡元任《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九》:『《賀新郎》,乃古曲名也』,北宋當據古曲改製而成……因有『晩涼新浴』句,又名《賀新凉》」。
又考諸唐宋音樂文獻《教坊記》、《揭鼓録》、《樂府雜録》、《唐會要》、《樂府詩集》、《碧鷄漫志》等,皆無此曲,唯南宋胡元任謂《賀新郎》本爲古曲,後之詞話偶有提及亦僅引胡語耳。
然可證諸史者,此曲非東坡自度,乃皆東坡倚樂所塡,且後人塡作多依葉石林「睡起流鶯語」體,故知葉體爲最合律者。
又北宋樂工歌妓之盛,宴飲多以侑酒,故孫素彬推測《賀新郎》一曲最可能爲樂工歌妓所創,經東坡諸文人塡製得以廣播。
此調「以《東坡樂府》所收爲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故以《稼軒長短句》爲準。」雙調,一百十六字,上闋五十七字,下闋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
「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葉石林詞有「唱《金縷》」句,名《金縷歌》,又名《金縷曲》,又名《金縷詞》。
東坡詞有「乳燕飛華屋」句,名《乳燕飛》,又有「晩涼新浴」句,名《賀新凉》,又有「風敲竹」句,名《風敲竹》。
張東澤詞有「把貂裘換酒長安市」句,名《貂裘換酒》。
題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無題。
明呉訥鈔本、《蘇長公二妙集》本作「夏景」。
毛本調名下有詞敍云:「余倅杭日,府僚湖中髙會。
群妓畢集,獨秀蘭不來,營將督之再三,乃來。
僕問其故,答曰:『沐浴倦臥,忽有扣門聲。
急起而詢之,乃營將催督也。
整妝趨命,不覺稍遲。
』時府僚有屬意於蘭者,見其不來,恚恨不已,云:『必有私事。
』秀蘭含淚力辯。
而僕亦從旁冷語,陰爲之解。
府僚終不釋然也。
適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藉手獻座中。
府僚愈怒,責其不恭。
秀蘭進退無據,但低首垂淚而已。
僕乃作一曲,名《賀新涼》,令秀蘭歌以侑觴。
聲容妙絶,府僚大恱,劇飲而罷。」按,《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巻三十九》云:「東坡此詞,深爲不幸,橫遭點汙。」力斥《古今詩話》所述非是。
朱彊邨《東坡樂府·凡例》亦云:「毛本標題,……闌入他人語意,多出宋人雜説。
至《賀新郎》之營妓秀蘭,依託謬妄,並違詞中本旨。」所論甚當,録之備考。
「乳燕飛華屋」句:傅子立注:「杜子美:『鳴鳩乳燕靑春深。
』陶淵明:『華屋非蓬居。
』」劉尚榮按:「杜句出《題省中院壁》詩,見《九家集注杜詩·巻十九》。
通行本《陶淵明集》中無此句,而《文選·巻三十·謝康樂〈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之徐幹》云:『華屋非蓬居,時髦豈余匹。
』謝氏此詩前接陶淵明《擬古》詩。
疑傅注引《文選》因渉上篇而誤標作者名。」龍楡生箋:「曹子建《箜篌引》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宋·曾艇齋《艇齋詩話》:「東坡《賀新郎》,在杭州萬頃寺作。
寺有榴花樹,故詞中云石榴。
又是日有歌者晝寢,故詞中云:『漸困倚孤眠淸熟。
』其眞本云『乳燕棲華屋』,今本作『飛』字,非是。」
生綃(xiāo):未漂煮之絲織品。
白團扇:傅子立注:「晉中書令王珉,好執白團扇,與嫂婢有情。
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珉。」劉尚榮按:「事見《晉書·巻二十三·樂志下》,又見《耆舊續聞·巻二》:『曩見陸辰州,語余以《賀新郎》詞用榴花事,乃妾名也。
退而書其語,今十年矣,亦未嘗深考。
近觀顧景蕃續註,因悟東坡詞中用「白團扇」、「瑤臺曲」,皆侍妾故事。
按晉中書令王瑉好執白團扇,婢作《白團扇歌》以贈瑉。
又《唐逸史》:「許渾暴卒復寤,作詩云:『曉入瑤臺露氣清,坐中惟見許飛瓊。
塵心未盡俗緣重,十里下山空月明。
』復寢,驚起,改第二句,云:『昨日夢到瑤池,飛瓊令改之,云不欲世間知有我也。
』」按《漢武帝內傳》所載,董雙成、許飛瓊皆西王母侍兒,東坡用此事,乃知陸辰州得榴花之事於晁氏爲不妄也。
《本事詞》載榴花之事極鄙俚,誠爲妄誕。
』又按,《樂府詩集·巻四十五·團扇郎》載《古今樂録》摘引婢作『團扇』歌詞。」龍楡生箋:「《晉書·樂志》:『《團扇歌》者,中書令王瑉與嫂婢有情,愛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婢素善歌,而瑉好捉白團扇,故製此歌。
』樂府《團扇郎歌》:『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
』」
「扇手一時似玉」句:傅子立注:「晉王衍盛才美貌,明悟若神。
毎捉玉柄麈尾淸談,與手同色。」劉尚榮按:「事出《世説新語·容止》及《晉書·巻四十三·〈王戎傳·(從弟)王衍傳〉》,傅注係撮述大意。」龍楡生箋:「《世説新語·容止》:『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恆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別。
』」
瑶臺:傅子立注:「瑤臺閬苑,皆崑崙之別名。」龍楡生箋:「《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許敬宗《遊淸都觀尋沈道士得『淸』字》詩:『風衢通閬苑,星使下層城。
』」
風敲竹:傅子立注:「唐李益:『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劉尚榮按:「句出《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詩,見《文苑英華·巻一百五十六》。
『風』原作『復』,葉石林《石林詩話》引作『風』。」
「石榴半吐紅巾蹙」句:傅子立注:「白樂天《石榴》詩:『山榴花似結紅巾。
』」劉尚榮按:「《白氏長慶集·巻二十》此詩標題爲『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衆』,又『紅巾』二字傅注誤倒爲『巾紅』,失韻,據《白氏長慶集》乙正。」龍楡生箋:「白樂天《石榴》詩:『山榴花似結紅巾,容艷新妍占斷春。
』又云:『淚痕裛損燕支臉,翦刀裁破紅綃巾。
』」
浮花浪蕊:傅子立注:「韓退之:『浮花浪蕊鎭常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石榴繁盛時,百花零落盡矣。」劉尚榮按:「句出韓昌黎《杏花》詩,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巻三》,別見《全唐詩·巻三百三十八》。
『常』原作『長』。」
秋風驚緑:傅子立注:「皮襲美《石榴》詩:『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劉尚榮按:「《全唐詩·巻六百十一》題作《石榴歌》。」
蔌(sù)蔌(sù):珍重閣本、龍本作「簌簌」。
按,狀花飄落聲,皆通,音亦同爲入聲「屋」韻。
淸黃蓼園《蓼園詞話》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纏綿,耐人尋味不盡。」
廳室內靜無人聲,一隻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
梧桐樹陰兒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
手裏搖弄着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
漸漸睏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熟。
簾外是誰來推響彩鄉的門戸?白白地叫人驚散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
取一枝豔麗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怕被那西風驟起,驚得只剩下一樹空緑,若等得美人來此處,殘花之前對酒竟不忍觸目。
只有殘花與粉淚,撲撲籟簌地垂落。
梧桐樹陰兒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
手裏搖弄着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
漸漸睏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熟。
簾外是誰來推響彩鄉的門戸?白白地叫人驚散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
取一枝豔麗榴花細細看,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怕被那西風驟起,驚得只剩下一樹空緑,若等得美人來此處,殘花之前對酒竟不忍觸目。
只有殘花與粉淚,撲撲籟簌地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