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兄軾下獄上書
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爲命。
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
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
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後上章論事,其言不一。
陛下聖德廣大,不加譴責。
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爲歌詩,語或輕發。
向者曾經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
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爲,但其舊詩已自傳播。
臣誠哀軾愚於自信,不知文字輕易,跡涉不遜。
雖改過自新,而已陷於刑辟,不可救止。
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於牢獄,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爲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於當年,終欲效尺寸於晚節。
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
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爲言者。
惟兄弟之親,試求哀於陛下而已。」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爲冒死一言。
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沒爲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
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聖,過於漢文遠甚。
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爲幸。
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於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願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効,惟陛下所使,死而後已。
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
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
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
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爲命。
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
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
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後上章論事,其言不一。
陛下聖德廣大,不加譴責。
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爲歌詩,語或輕發。
向者曾經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
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爲,但其舊詩已自傳播。
臣誠哀軾愚於自信,不知文字輕易,跡涉不遜。
雖改過自新,而已陷於刑辟,不可救止。
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於牢獄,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爲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於當年,終欲效尺寸於晚節。
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
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爲言者。
惟兄弟之親,試求哀於陛下而已。」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爲冒死一言。
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沒爲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
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聖,過於漢文遠甚。
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爲幸。
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於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願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効,惟陛下所使,死而後已。
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
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
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