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 題南劍州妓館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
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
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
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此詞爲詞人重訪舊地懷思之作。
上片寫景抒懷。
當年朝暮相處,一同玩賞溪山雲雨之景,共享雲雨繾綣的歡情密愛,全已雲消雨散,一去不返,抒寫了詞人重訪南劍的冷寂與失落之痛。
下片借想象以自慰。
“應是”二句乃是詞人生髮的美好幻想,想象她像秦穆公小女弄玉乘鸞鳳仙去,想象她像王昭君遠嫁匈奴,魂歸故里。
“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寫詞人獨居空閣,一夜無眠。
詞人哀苦癡情,折得梅花贈所愛,卻無所寄託,唯有獨對梅魂,如伴戀人幽潔秀逸之香魂,流露出癡戀與深哀交織的悲愴、悽豔的情懷。
全詞上片以實景起,過片轉入幻景,歇拍又回至眼前,前後迴環,別緻精巧。
周頤則說:“小令中能轉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妙”,這些說明本詞在命意謀篇上的特點。
上片寫景抒懷。
當年朝暮相處,一同玩賞溪山雲雨之景,共享雲雨繾綣的歡情密愛,全已雲消雨散,一去不返,抒寫了詞人重訪南劍的冷寂與失落之痛。
下片借想象以自慰。
“應是”二句乃是詞人生髮的美好幻想,想象她像秦穆公小女弄玉乘鸞鳳仙去,想象她像王昭君遠嫁匈奴,魂歸故里。
“月又”三句回至眼前,寫詞人獨居空閣,一夜無眠。
詞人哀苦癡情,折得梅花贈所愛,卻無所寄託,唯有獨對梅魂,如伴戀人幽潔秀逸之香魂,流露出癡戀與深哀交織的悲愴、悽豔的情懷。
全詞上片以實景起,過片轉入幻景,歇拍又回至眼前,前後迴環,別緻精巧。
周頤則說:“小令中能轉折,便有尺幅千里之妙”,這些說明本詞在命意謀篇上的特點。
南劍州:福建南平。
闌干:欄杆。
閣:樓閣。
山共水:指山和水。
暮雨朝雲:用宋玉《高唐賦序》中巫山神女幽會事。
此處系作者懷念自己的舊情人。
躡飛鸞:乘坐飛鸞。
更闌:指天快亮了。
折得梅花獨自看:化用姜夔《疏影》詞:“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
闌干:欄杆。
閣:樓閣。
山共水:指山和水。
暮雨朝雲:用宋玉《高唐賦序》中巫山神女幽會事。
此處系作者懷念自己的舊情人。
躡飛鸞:乘坐飛鸞。
更闌:指天快亮了。
折得梅花獨自看:化用姜夔《疏影》詞:“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
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登樓憑欄遠眺了,害怕聽到亭閣下小溪潺潺的流水聲,還害怕看到亭閣外綿延起伏的青山。
小溪和青山沒有變化,依然如故,但我所思念的美人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了。
我有種預感,覺得她會在某日乘坐飛鸞來和我相見,又彷彿聽到了她在月下不時地整理佩環的聲音。
月亮又漸漸沉下去了,寒霜再次鋪滿大地。
漫漫長夜將盡,我折下一枝梅花。
一個人呆呆地看着它。
小溪和青山沒有變化,依然如故,但我所思念的美人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了。
我有種預感,覺得她會在某日乘坐飛鸞來和我相見,又彷彿聽到了她在月下不時地整理佩環的聲音。
月亮又漸漸沉下去了,寒霜再次鋪滿大地。
漫漫長夜將盡,我折下一枝梅花。
一個人呆呆地看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