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弔古
傷心誤到蕪城路。
攜血淚、無揮處。
半月模糊霜幾樹。
紫簫低遠,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
鯨波碧浸橫江鎖。
故壘蕭蕭蘆荻浦。
煙水不知人事錯。
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
攜血淚、無揮處。
半月模糊霜幾樹。
紫簫低遠,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
鯨波碧浸橫江鎖。
故壘蕭蕭蘆荻浦。
煙水不知人事錯。
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
《靑玉案·弔古》是清朝作家徐燦創作的一首詞。
這首《靑玉案》中“傷今”之意尤其明顯,其中的“蕪城”、“傷心”、“血淚”、“人事錯”等字樣飽蘊滄桑。
“弔古”是古典文學中的常見題材,但値得注意的是,其中幾乎又沒有純粹的“弔古”。
絶大多數弔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眞實目的在於“傷今”。
徐燦身際亂世,這首《靑玉案》中“傷今”之意尤其明顯,其中的“蕪城”、“傷心”、“血淚”、“人事錯”等字樣飽蘊滄桑。
這首詞應注意兩點:第一,詞中的“蕪城”指揚州,有鮑照傳世名篇《蕪城賦》可以爲證。
從“羊車”典故(《晉書·后妃上》:“(晉武帝)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
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
”)、“橫江鎖”典故(晉武帝時,王濬水軍東下平吳,吳人在西塞山橫江裝設鐵鎖阻攩船艦)及化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意來看,主要又憑弔金陵。
揚州爲長江天塹之門戶,史可法守城失敗後,發生了慘絶人寰的“揚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爲明初都城和爲南明弘光政權首都,在明清之際是牽動人心的兩處“要穴”。
所以,徐燦的“弔古”就格外具有著“當下性”,從而引起知識群體血淚交逬的同感,自然也就“爲世傳誦”(張德瀛《詞徵》)。
第二,單衹題材選擇的得當尙不足以令這首詞成爲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奧祕還在於作者交織多種意象、筆法,構建出綺麗而沉鬱、細膩而大氣的多元審美境界。
簡單説來,詞上闋以婉約傷感爲主,而“蕪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頗沉摯開闊;下闋鑄語沉雄,情致悲鬱,“煙月”、“蓮花步”之點染又見出細膩深邃的歷史情懷,因而別具一種撼人的力度。
倪一擎《續名媛詞話》評價此詞“跌宕沉雄”、“不似繡箔中人語”也應該是著眼於此的。
這首《靑玉案》中“傷今”之意尤其明顯,其中的“蕪城”、“傷心”、“血淚”、“人事錯”等字樣飽蘊滄桑。
“弔古”是古典文學中的常見題材,但値得注意的是,其中幾乎又沒有純粹的“弔古”。
絶大多數弔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眞實目的在於“傷今”。
徐燦身際亂世,這首《靑玉案》中“傷今”之意尤其明顯,其中的“蕪城”、“傷心”、“血淚”、“人事錯”等字樣飽蘊滄桑。
這首詞應注意兩點:第一,詞中的“蕪城”指揚州,有鮑照傳世名篇《蕪城賦》可以爲證。
從“羊車”典故(《晉書·后妃上》:“(晉武帝)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
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而引帝車。
”)、“橫江鎖”典故(晉武帝時,王濬水軍東下平吳,吳人在西塞山橫江裝設鐵鎖阻攩船艦)及化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意來看,主要又憑弔金陵。
揚州爲長江天塹之門戶,史可法守城失敗後,發生了慘絶人寰的“揚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爲明初都城和爲南明弘光政權首都,在明清之際是牽動人心的兩處“要穴”。
所以,徐燦的“弔古”就格外具有著“當下性”,從而引起知識群體血淚交逬的同感,自然也就“爲世傳誦”(張德瀛《詞徵》)。
第二,單衹題材選擇的得當尙不足以令這首詞成爲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奧祕還在於作者交織多種意象、筆法,構建出綺麗而沉鬱、細膩而大氣的多元審美境界。
簡單説來,詞上闋以婉約傷感爲主,而“蕪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頗沉摯開闊;下闋鑄語沉雄,情致悲鬱,“煙月”、“蓮花步”之點染又見出細膩深邃的歷史情懷,因而別具一種撼人的力度。
倪一擎《續名媛詞話》評價此詞“跌宕沉雄”、“不似繡箔中人語”也應該是著眼於此的。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