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鴻輕。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鴻輕。
宋神宗熙寧初年,蘇軾由於寫了《上神宗皇帝書》、《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批評新法的文章,受到誣陷,不安於在京任職,乃自請外放。
於是被任命爲杭州通判。
這首詩即是他在熙寧四年(公元1070年)赴任時經過鎮江金山寺所作。
於是被任命爲杭州通判。
這首詩即是他在熙寧四年(公元1070年)赴任時經過鎮江金山寺所作。
《題金山寺》是中國古代的一首迴文詩。
其作者有爭議,一說宋代周知微,一說宋代蘇軾,一說唐代徐夤(一說“寅”)。
在《全唐詩》裏歸入唐末詩人徐夤《迴文詩二首》的第二首;而南宋人桑世昌編纂的《迴文類聚》裏歸入北宋詩人周知微名下,標題是《題龜山》;南宋人魏慶之著的《詩人玉屑》中認爲是蘇軾的作品,標題爲《題金山寺》。
這是一首內容與形式俱佳的寫景詩作,順讀、倒讀意境不同,可看作兩首詩。
如果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
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爲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
亦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鬆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鴻輕。
輕鴻數點千峯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鬆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版本二】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鬆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鷗輕。
輕鷗數點千峯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巷,小徑鬆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其作者有爭議,一說宋代周知微,一說宋代蘇軾,一說唐代徐夤(一說“寅”)。
在《全唐詩》裏歸入唐末詩人徐夤《迴文詩二首》的第二首;而南宋人桑世昌編纂的《迴文類聚》裏歸入北宋詩人周知微名下,標題是《題龜山》;南宋人魏慶之著的《詩人玉屑》中認爲是蘇軾的作品,標題爲《題金山寺》。
這是一首內容與形式俱佳的寫景詩作,順讀、倒讀意境不同,可看作兩首詩。
如果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
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爲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
亦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鬆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鴻輕。
輕鴻數點千峯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鬆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版本二】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鬆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峯千點數鷗輕。
輕鷗數點千峯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巷,小徑鬆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