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雲郎合巹爲賦此詞
小酌酴醾釀。
喜今朝、釵光簟影,燈前滉漾。
隔着屏風喧笑語,報道雀翹初上。
又悄把、檀奴偷相。
撲朔雌雄渾不辨,但臨風私取春弓量。
送爾去,揭鴛帳。
六年孤館相依傍。
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颺。
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
努力做、藁砧模樣。
只我羅衾渾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
休爲我,再惆悵。
喜今朝、釵光簟影,燈前滉漾。
隔着屏風喧笑語,報道雀翹初上。
又悄把、檀奴偷相。
撲朔雌雄渾不辨,但臨風私取春弓量。
送爾去,揭鴛帳。
六年孤館相依傍。
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颺。
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
努力做、藁砧模樣。
只我羅衾渾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
休爲我,再惆悵。
陳維崧出生於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祖父陳於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
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爲"江左鳳凰"。
明亡時(公元1644年),陳維崧才二十歲。
入清後雖補爲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遊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
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併合刊過《朱陳村詞》。
清初詞壇,陳、朱幷列,陳爲"陽羨派"詞領袖。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南風。
他的同性戀人叫徐紫雲。
徐紫雲,人稱雲郎,是冒家的伶人,生於崇禎甲申(公元1644年),逝於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時,雲郎隨陳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動京師。
龔芝麓有詩描摹其情狀:“一從水繪園中住,席帽輕衫到國門。
聽說繞樑歌絕妙,花前還許老夫聞。
”據云,徐紫雲的師父名叫陳九,是前明兵部尚書阮大鋮家的梨園舊工,因此雲郎亦擅歌《燕子箋》《邯鄲夢》諸劇。
陳維崧於清順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達水繪園,始與紫雲相識,至紫雲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
陳維崧與名優徐紫雲的這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爲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準。
這詞細緻刻畫了作者的一種複雜心境:知心愛侶有新婚之喜,一方面要表示高興,一方面又滿懷醋意。
兩樣感受攙和在一起,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爲"江左鳳凰"。
明亡時(公元1644年),陳維崧才二十歲。
入清後雖補爲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遊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
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併合刊過《朱陳村詞》。
清初詞壇,陳、朱幷列,陳爲"陽羨派"詞領袖。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南風。
他的同性戀人叫徐紫雲。
徐紫雲,人稱雲郎,是冒家的伶人,生於崇禎甲申(公元1644年),逝於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時,雲郎隨陳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動京師。
龔芝麓有詩描摹其情狀:“一從水繪園中住,席帽輕衫到國門。
聽說繞樑歌絕妙,花前還許老夫聞。
”據云,徐紫雲的師父名叫陳九,是前明兵部尚書阮大鋮家的梨園舊工,因此雲郎亦擅歌《燕子箋》《邯鄲夢》諸劇。
陳維崧於清順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達水繪園,始與紫雲相識,至紫雲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
陳維崧與名優徐紫雲的這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爲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準。
這詞細緻刻畫了作者的一種複雜心境:知心愛侶有新婚之喜,一方面要表示高興,一方面又滿懷醋意。
兩樣感受攙和在一起,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合巹(jǐn):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儀式。
剖一瓠爲兩瓢,新婚夫婦各執一瓢,斟酒以飲。
後多以“合巹”代指成婚。
酴醾(tú mí):亦作“酴釄”,酒名。
滉(huàng)漾:盪漾。
檀奴: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暱稱。
春弓:指纏足女子所著的弓鞋。
紅蕤(ruí)枕:傳說中的仙枕。
淚花:淚珠。
花燭:指結婚。
藁砧:亦作“藳砧”。
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於砧上,用鈇斬之。
鈇、“夫”諧音,後因以“藁砧”爲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桃笙:桃枝竹編的竹蓆。
剖一瓠爲兩瓢,新婚夫婦各執一瓢,斟酒以飲。
後多以“合巹”代指成婚。
酴醾(tú mí):亦作“酴釄”,酒名。
滉(huàng)漾:盪漾。
檀奴: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暱稱。
春弓:指纏足女子所著的弓鞋。
紅蕤(ruí)枕:傳說中的仙枕。
淚花:淚珠。
花燭:指結婚。
藁砧:亦作“藳砧”。
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於砧上,用鈇斬之。
鈇、“夫”諧音,後因以“藁砧”爲婦女稱丈夫的隱語。
桃笙:桃枝竹編的竹蓆。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