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泰山六首 · 其五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峯爭攢聚,萬壑絶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鍊玉液。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峯爭攢聚,萬壑絶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鍊玉液。
《遊泰山六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作品。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這六首詩採用奇妙的想象與誇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於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
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於方寸,馳思結韻於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緬:思貌。
《歲華紀麗》:泰山冬夏有雪。
安期:即安期生,古之仙人。
江淹詩:“道人讀丹經,方士煉玉液。
”張銑注:“玉液,玉膏也。
”
《歲華紀麗》:泰山冬夏有雪。
安期:即安期生,古之仙人。
江淹詩:“道人讀丹經,方士煉玉液。
”張銑注:“玉液,玉膏也。
”
泰山日觀峯傾向東北,山崖間夾着兩塊巨石。
海水就在眼前浮動,晨光閃爍在遙遠的碧空。
上千座山峯爭着叢聚一起,萬道山谷雄奇無比。
面對此景思念起駕鶴的仙人,他在雲中來去,絕無蹤跡。
高高的松樹聳入雲漢,遠遠望去不足一尺。
山上的花朵也與人間不同,在五月的雪中閃放着白色。
終有一天會遇到安期生,與他在這裏共同燒煉仙丹玉液。
海水就在眼前浮動,晨光閃爍在遙遠的碧空。
上千座山峯爭着叢聚一起,萬道山谷雄奇無比。
面對此景思念起駕鶴的仙人,他在雲中來去,絕無蹤跡。
高高的松樹聳入雲漢,遠遠望去不足一尺。
山上的花朵也與人間不同,在五月的雪中閃放着白色。
終有一天會遇到安期生,與他在這裏共同燒煉仙丹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