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爲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
古今幽恨幾時平!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
古今幽恨幾時平!
《浣溪沙·身向雲山那畔行》是清代學者納蘭性德所做的詞。
這是一首邊塞詞。
詞作通過刻畫“北風”“晚煙”“戍壘”“斜日”等邊塞之景,將塞外的荒涼和詞人內心的悲愴合二爲一,淒涼中透露着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這是一首邊塞詞。
詞作通過刻畫“北風”“晚煙”“戍壘”“斜日”等邊塞之景,將塞外的荒涼和詞人內心的悲愴合二爲一,淒涼中透露着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那畔:那邊。
吹斷:謂北風的吼聲使馬嘶聲也聽不到了。
若爲情:若,怎。
若爲,怎爲之意。
此處意謂面對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樣的情懷呢!宋晏幾道《南鄉子》:“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勝爲公傾,公惜醉,風月若爲情。
”
荒戍壘:荒涼蕭瑟的營壘。
戍,保衛。
吹斷:謂北風的吼聲使馬嘶聲也聽不到了。
若爲情:若,怎。
若爲,怎爲之意。
此處意謂面對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樣的情懷呢!宋晏幾道《南鄉子》:“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勝爲公傾,公惜醉,風月若爲情。
”
荒戍壘:荒涼蕭瑟的營壘。
戍,保衛。
我向着那高聳入雲的方向前進。
北風呼嘯,淹沒了戰馬的嘶鳴聲。
深秋遠遠的邊塞,使人不禁情傷。
一抹晚煙嫋嫋升起,在這邊地的城堡上顯得尤其荒涼。
夕陽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關城頭的旗杆上。
古往今來胸中的怨恨何時能平?
北風呼嘯,淹沒了戰馬的嘶鳴聲。
深秋遠遠的邊塞,使人不禁情傷。
一抹晚煙嫋嫋升起,在這邊地的城堡上顯得尤其荒涼。
夕陽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關城頭的旗杆上。
古往今來胸中的怨恨何時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