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單父梁九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今寂寞,獨是子雲居。
疇昔探雲奇,登臨賦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裏。
契闊多別離,綢繆到生死。
九原即何處,萬事皆如此。
晉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時祿且薄,歿後家復貧。
妻子在遠道,弟兄無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恆自哂。
青雲將可致,白日忽先盡。
唯有身後名,空留無遠近。
夜臺今寂寞,獨是子雲居。
疇昔探雲奇,登臨賦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裏。
契闊多別離,綢繆到生死。
九原即何處,萬事皆如此。
晉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時祿且薄,歿後家復貧。
妻子在遠道,弟兄無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恆自哂。
青雲將可致,白日忽先盡。
唯有身後名,空留無遠近。
這首五言古詩通過對亡友梁九少府一生落拓不遇、不幸早夭的敘述,和對彼此生前深厚交誼的回憶,表達了對亡友極爲沉痛哀悼的感情。
是高適“悲”的代表作之一,在當時就廣爲傳唱。
這首詩大約寫在開元二十二年以後。
史載,高適性落拓不拘,早年曾長期過着浪遊曠放的生活。
四十餘歲,才作了個封丘縣尉。
遭逢不遇,自然百倍憐惜與他志向與命運都相類似的人物,更何況梁洽曾爲處士,二人有一段綢繆的友誼呢!所以,當老友逝去多年以後,詩人睹物思人,仍不勝感慨: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開頭兩句,寫詩人翻篋撿物,無意中發現了梁九以前寄給他的書信,回想起二人的交遊情誼,遂忍不住眼淚漣漣。
"淚"字緊緊扣着題面的那個"哭"字。
稱"君",既表現了詩人對梁九的敬重,又寫出詩人好像面對着好友在傾訴衷腸的神態和親切的口氣。
“夜臺今寂寞,疑是子云居。
”阮瑀《七哀詩》“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寫的是荒涼古墓的黑暗幽邃。
高適詩體現了這個意思,但他又把筆鋒延伸一層,進一步聯想梁九生前與身後同樣寂寞的生活。
"今"字,或作"猶"字。
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顯。
結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瞭。
子雲,是漢代揚雄的字。
揚雄曾作《解嘲賦》,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靜,遊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
”意思是說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謙退靜默,不求聞達,超然於物外,才能遊於神庭,唯有甘於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質。
高適的這句詩,一方面說梁九無論在世還是去後,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說他平生如揚子云一樣,情操高尚。
這裏的"疑"字,與"今"字(或"猶"字)互爲照應,使人自然把今與昔、梁九與揚雄放在一起加以聯想。
詩歌語言雖然質樸淺顯,而內涵卻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釀紀叟》詩云:“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那意思全建築在憑空揣想的基礎上,想象之妙,皆未離一個“酒”字,自然把紀叟與李白勾鎖在一起。
高適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則以"寂寞"二字作爲穿連的引線,由現實的情狀生髮出往日的追想,構思立意亦同樣巧妙。
是高適“悲”的代表作之一,在當時就廣爲傳唱。
這首詩大約寫在開元二十二年以後。
史載,高適性落拓不拘,早年曾長期過着浪遊曠放的生活。
四十餘歲,才作了個封丘縣尉。
遭逢不遇,自然百倍憐惜與他志向與命運都相類似的人物,更何況梁洽曾爲處士,二人有一段綢繆的友誼呢!所以,當老友逝去多年以後,詩人睹物思人,仍不勝感慨: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開頭兩句,寫詩人翻篋撿物,無意中發現了梁九以前寄給他的書信,回想起二人的交遊情誼,遂忍不住眼淚漣漣。
"淚"字緊緊扣着題面的那個"哭"字。
稱"君",既表現了詩人對梁九的敬重,又寫出詩人好像面對着好友在傾訴衷腸的神態和親切的口氣。
“夜臺今寂寞,疑是子云居。
”阮瑀《七哀詩》“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寫的是荒涼古墓的黑暗幽邃。
高適詩體現了這個意思,但他又把筆鋒延伸一層,進一步聯想梁九生前與身後同樣寂寞的生活。
"今"字,或作"猶"字。
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顯。
結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瞭。
子雲,是漢代揚雄的字。
揚雄曾作《解嘲賦》,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靜,遊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
”意思是說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謙退靜默,不求聞達,超然於物外,才能遊於神庭,唯有甘於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質。
高適的這句詩,一方面說梁九無論在世還是去後,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說他平生如揚子云一樣,情操高尚。
這裏的"疑"字,與"今"字(或"猶"字)互爲照應,使人自然把今與昔、梁九與揚雄放在一起加以聯想。
詩歌語言雖然質樸淺顯,而內涵卻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釀紀叟》詩云:“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那意思全建築在憑空揣想的基礎上,想象之妙,皆未離一個“酒”字,自然把紀叟與李白勾鎖在一起。
高適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則以"寂寞"二字作爲穿連的引線,由現實的情狀生髮出往日的追想,構思立意亦同樣巧妙。
梁九:別本在"梁九少府"下綴有"洽"字,當爲梁九之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