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 離京口作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
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牀滑,覺來幽夢無人説。
此生飄蕩何時歇。
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西元一〇七三年)冬,蘇東坡任杭州通判之時。
詞之上闋寫酒醒,下闋寫夢回。
詞中情景交融,描述了舟中酒醒後的心境,表達了對仕宦奔波的倦意和對家鄉的思念。
醉落魄:原唐教坊曲名。
《宋史·樂志》名《一斛夜明珠》,屬「中呂調」。
《尊前集》注「商調」,金詞注「仙呂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
此用舊曲另創新聲。
調名出自唐梅妃故事。
唐·曹業之《梅妃傳》:「梅妃,姓江氏,莆田人。
父仲遜,世為醫。
妃年九歲,能誦《二南》。
語父曰:『我雖女子,期以此為志。
』父奇之,名之曰採蘋。
開元中,高力士使閩、粵;妃笄矣。
見其少麗,選歸,侍明皇,大見寵幸。
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東都大內、上陽兩官,幾四萬人,自得妃,視如塵土。
宮中亦自以為不及。
妃善屬文,自比謝女。
淡妝雅服,而姿態明秀,筆不可描畫。
性喜梅,所居闌檻,悉植數株。
上榜曰『梅亭』。
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
上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
妃有《蕭蘭》、《梨園》、《梅花》、《鳳笛》、《玻杯》、《剪刀》、《綺窗》七賦。
……會太真楊氏入侍,寵愛日奪。
上無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
……上在花萼樓,會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賜妃。
妃不受,以詩付使者,曰:『為我進御前也。
』曰:『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上覽詩,悵然不樂。
令樂府以新聲度之,號《一斛珠》,曲名始此也。」李後主之作為始詞。
宋人晏小山此調四詞,改調名為《醉落魄》,其體制與李詞全同,為宋人常用之體。
張子野詞名《怨春風》,黃山谷詞名《醉落拓》、李篔(Yún)房詞名《章台月》。
以李後主《一斛珠·曉妝初過》為正體,雙調,五十七字,前後闋各五句、四仄韻。
另有兩變體,亦五十七字,前後闋各五句、四仄韻。
「離京口作」:吳訥鈔本、茅維《蘇集》本題作「述懷」。
京口:龍榆生箋引查注《詩集》:「《吳志》:『建安十四年,孫權謀拒曹操,始於吳遷京口,謂之京城。
十六年徙居秣陵,而置京口鎮。
』《南徐志》:『京口舊名須口,即西浦也。
』《一統志》:『京峴山在丹徒縣東五里,京口因山得名。
』」
二更:一說為「三更」,然元延祐本、吳訥鈔本、《二妙集》本、毛本均題作「二更」,茲從元延祐本。
「孤城回望蒼煙合」句:意謂回頭遙望京口,已隱沒於灰蒙蒙的霧中。
孤城,京口;蒼煙,蒼茫的雲霧。
記得歌時:傅《注》本,毛本並作「公子佳人」,茲從元延祐本。
「巾偏扇墜藤床滑」句:此句與下句均描述詞人醉後之態。
酒醒後頭巾偏斜,扇子墜落,藤床格外滑膩,連身子都快掛不住了。
巾,指頭巾。
「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句:傅子立注:「公家在西蜀,而游宦多在江南。」劉尚榮按:「東坡家鄉在西蜀眉山,而熙寧四年十一月至七年八月通判杭州。
傅?《東坡紀年錄》:『熙寧七年甲寅。
離京口,呈元素,作《醉落魄》、《訴衷情》。
』」
雲朵輕輕飄,月色微微亮,二更天時從酒醉中醒來,船剛開始出發。
回頭遙望京口,孤城已經隱沒在灰濛濛的霧氣當中。
記得喝酒時歡歌笑語的場面,不記得上船時的情景。
酒醒後頭巾偏斜,扇子墜落,藤牀格外細膩,連身子都快掛不住了。
一覺醒來,夢中的幽靜無人可傾述,此生的飄蕩什麼時候纔能休止呢?家住西南眉山,卻經常向東南道別。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