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其三】
洛陽才子謫湘川,元禮同舟月下仙。
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其五】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下的一組七絕。
唐肅宗乾元二年秋,李白與被貶謫的李曄、賈至同遊洞庭湖,作詩記遊。
這組詩生動地描繪了洞庭湖明麗的秋景,也反映了詩人渴望重返長安的心情。
刑部侍郎:刑部的次官,掌管法律、刑獄等事務。
曄:李曄,曾任刑部侍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因被人誣陷,貶爲嶺南道境內的一名縣尉。
中書舍人:官名,唐代撰擬誥敕的官員。
中書賈舍人至:即中書舍人賈至,與李白同時的詩人,乾元(唐肅宗年號,公元758~760)年間被貶爲嶽州(今湖南洞庭湖一帶)司馬。
楚江:指流經楚地的長江。
楚江分:長江從西北方向來至岳陽樓前,與洞庭湖之水匯合,再向東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爲二截。
長沙:指長沙郡,治所在今湖南長沙市,距洞庭約三百里。
湘君:湘水之神。
南湖:指洞庭湖。
在長江之南,故稱。
耐可:哪可,怎麼能夠。
且:姑且。
就,一作“問”。
洛陽才子:指賈誼。
因賈至與賈誼同姓,又同爲洛陽人,所以把賈至比作賈誼。
湘川:指湘江一帶。
元禮:東漢李膺的字,潁川襄城(今河南襄城縣)人。
元禮同舟月下仙,據《後漢書·郭泰傳》記載:李膺任河南尹時,在士大夫中有很高的聲望。
他的朋友郭泰離京還鄉時,送行的人很多,但郭泰卻只與李膺同船渡河,送行的人望見都很羨慕,把他們比作神仙。
這裏是用李膺來比李曄。
西天:指長安。
這兩句化用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句意,表示對長安的懷念。
鴻:鴻鵠,即天鵝。
白苧:歌曲名。
帝子:指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
丹青:古代繪畫常用的顏色,即指圖畫。
君山:山名,又名洞庭山,位於洞庭湖中。
相傳娥皇、女英曾遊此處,故名君山。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句:明淨的洞庭湖,好像一面拂去灰塵的玉鏡;君山聳立在湖中,宛如一幅圖畫。
【其一】
楚江水到洞庭湖西就分流了,水波淼茫,南天無雲。
秋日橘紅橘紅的,落向西面遠方的長沙,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處可以弔慰湘君?
【其二】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雲邊上買桂花酒去。
【其三】
賈至啊,漢朝著名的洛陽才子賈誼是你本家吧?都是被貶到湘江;李曄啊,你我的本家,後漢的李膺也是貶到湖南,喜歡月下泛舟。
他們都還在思念長安吧?還笑得出來嗎?大概連西天在那裏都不知道吧?
【其四】
皎皎秋月高掛在洞庭湖的西邊,湘江北面早有鴻雁飛歸。
滿船醉客載歌載舞《白苧》曲,連衣服上落滿了秋霜都不知道!
【其五】
舜帝妻子來瀟湘後就回不去了,玉人滯留在洞庭湖邊的荒草間。
對着明鏡般的洞庭湖描淡妝,君山就是她們用丹青畫出的娥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