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因爲“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充團練副使的閒散官,這一貶就是五年。
蘇軾在黃州初寓居於定惠院,後遷居於臨皋亭,倒也安於貶所,隨僧蔬食,有暇則往村寺沐浴,尋溪傍谷釣魚採藥,自尋歡適。
有時也隨一葉扁舟,放棹於大江之上,浪跡于山水之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爲醉酒的醉漢所推倒,甚至於詈罵,他卻自喜漸不爲人識,而自得其樂。
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最得意的恐怕還是與朝雲的相處,朝雲爲東坡侍妾,於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來歸,深得東坡的寵愛。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朝雲產下一子,小名乾兒,頎然穎異,蘇軾欣然,因作《洗兒戲作》詩。
蘇軾是詩詞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講究煉詞煉意,這首七絕也是如此。
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一個“誤”字,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
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聰明,我卻望子愚蠢,一轉折也;人聰明就該一生順利,我卻因聰明誤了一生,二轉折也;愚魯的人該無所作爲,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三轉折也。
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
此詩表面上寫的是孩子的教育話題,實則對官場進行了嬉笑式的諷刺,又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洗兒:舊時漢族風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
養子:生育子女。
《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愚且魯:愚昧無知,反應遲鈍。
愚是愚昧、愚笨;魯是遲鈍、笨拙。
公卿:泛指高官。
漢·荀悅《漢紀·昭帝紀》:“始元元年,春二月。
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每個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
但是聰明有什麼好處呢?
我就是因爲聰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聰明誤了一生。
只希望自己的兒子愚笨遲鈍,沒有災難,沒有禍患,而能夠官至公卿。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