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 邢州道上作
秋色冷幷刀,一派酸風捲怒濤。
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皁櫟林中醉射鵰。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皁櫟林中醉射鵰。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南鄉子·邢州道上作》是清朝陳維崧的詞,此詞與《點絳脣·夜宿臨洺驛》同時作,亦傷今弔古之意。
陳維崧少小生長江南,羅綺金粉,本多頑豔格調。
陳維崧少小生長江南,羅綺金粉,本多頑豔格調。
邢州:河北邢臺。
幷刀:古幷州(山西北部)一帶出産的刀具,以鋒利著稱。
一派:一片。
朔風:一作「酸風」,北風;指冬天的風,也指寒風。
三國魏·阮籍《詠懷》:「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東晉·謝靈運《歲暮》:「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三河:謂河東、河內、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
三河年少客:指好氣任俠之輩。
荆高:荆指荆軻。
高指高漸離,此代指行俠仗義的刺客。
燕趙悲歌:指荆高送別事。
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縣附近。
豫讓:春秋末期晉國人,為智伯家臣。
後韓、趙、魏三家分晉,智伯瑤為趙襄子所滅。
豫讓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數次謀刺趙襄子,不遂,自刎而亡。
豫讓橋:即豫讓隱身伏擊趙襄子之地,在邢臺北,不存。
幷刀:古幷州(山西北部)一帶出産的刀具,以鋒利著稱。
一派:一片。
朔風:一作「酸風」,北風;指冬天的風,也指寒風。
三國魏·阮籍《詠懷》:「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東晉·謝靈運《歲暮》:「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三河:謂河東、河內、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
三河年少客:指好氣任俠之輩。
荆高:荆指荆軻。
高指高漸離,此代指行俠仗義的刺客。
燕趙悲歌:指荆高送別事。
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縣附近。
豫讓:春秋末期晉國人,為智伯家臣。
後韓、趙、魏三家分晉,智伯瑤為趙襄子所滅。
豫讓乃易姓埋名,漆身吞炭,數次謀刺趙襄子,不遂,自刎而亡。
豫讓橋:即豫讓隱身伏擊趙襄子之地,在邢臺北,不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