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問花門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楡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春光初臨的涼州城中,對賣酒老人的詼諧戲問,展現了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
詩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特點,用淺近的語言描寫眼前景物,格調詼諧輕鬆,是別具一格的小詩。
沽:買或賣。
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
花門:即花門樓,凉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
花門口:指花門樓口。
楡莢:楡樹的果實。
春天楡樹枝條間生楡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楡錢。
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甕擺放在在花門樓口。
道路旁的楡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