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惟君與師,得在天地間。
蜂蟻失所主,生息決不蕃。
逐日渴未死,顧影悲餘年。
平生東魯心,皓首瞻聖賢。
上下二千載,歷歷觀遺鐫。
惜哉數墨子,想像成虛傳。
十章紀大略,盡和遺山篇。
忠腸攪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歸刻琊石,何□勒燕然。
嘗笑藍仙踏踏歌,極知感慨欲如何。
檐頭白日蒼生共,到了聖賢分得多。
秋日暉暉兮槐市成林,白鳩關關兮漢柏陰陰。
杏壇高兮幾尋,奠桂酒兮孤斟。
蒼梧不可呼兮猶得抱南風之琴。
哀顏夭之不永兮,傷哉兮遺音,契千古兮遐心。
歸兮歸兮,乃今不負吾衣之深。
雞豚鄰柵翁,盼盼延允譜。
仲尼土萬世,豈必志百畝。
誰知弗父何,讓德報以魯。
蟻穴幾王侯,林廟此其所。
東周禮樂心,豈不在文武。
大器信有神,予奪孰敢侮。
郟鄏鼎鉉雄,弱臂竟莫舉。
大廈庇生民,雲仍合分廡。
詩禮世其傳,嘉種無莽鹵。
庭趨揖鬚眉,返此末代古。
嶺入青天不可梯,六飛到此盡遭遲。
異哉猶有秦皇馬,迴向庭前化鹿兒。
南岸客來過北岸,浙山盡處見閩山。
清秋井邑棋枰裏,落日汀洲畫軸間。
日月東行天左旋,丸中久矣知乾圜。
稔聞泰山有日觀,竊疑板墨多誇傳。
甚言抱雞候其上,雞鳴海水如炊煎。
火輪磨蕩上覆下,崖撞石裂聲填填。
天門鐘鼓報清曉,塵世正爾沉元元。
幾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飛仙。
誰知白髮際同軌,得來鄒魯拜聖賢。
竟遊曲阜至岱嶽,捫參歷井登其巔。
濯足就宿會真殿,如乘析木棲微垣。
是時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婁躔。
窗明鬥落懼失曉,一宵十起無寧眠。
偕行諸子大鼾睡,笑我歷轆狂且顛。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腸滌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謂予曰,若欲觀日今當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躚攙奪諸公前。
諸公拍手笑於後,被公吞了丹砂元。
■跣一氣涉觀頂,隱隱紅罅開東邊。
玄雲荏苒幻紫色,金樓寶闕蒸瓊田。
秋深露重溼我趾,扶桑望決眼欲穿。
須臾眉黛抹天杪,脫然寶鏡開微奩。
上上下下覆上下,千辛萬苦方團圓。
小臣不敢瞠目視,九拜塌額肝膽懸。
起來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淵。
羲和湎淫失賓餞,掩覆白日爲元天。
蚊軀螳臂負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號螭泣虎豹舞,單衣尚絅得瓦全。
夢醒忽爾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還。
願保初陽守黃道,重離赫赫行純乾。
泣餘收淚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煙。
山如鱗甲水如帶,八荒草木皆新鮮。
回視秦碑與漢篆,神光燦爛生蛟涎。
古今聖賢幾登此,乍睹莫不心虔虔。
歸來玩愒復弄影,入夷出晉誰與憐。
蒼梧不返放勳死,傾戀惟有葵心堅。
分陰寸晷正可惜,人間兒女醯雞然。
登封觀日世不少,作如是觀能幾焉。
作歌歷歷紀其實,後來請驗予長篇。
誰道靈光獨不焚,孔堂金石至今存。
皇王帝伯從開闢,不毀乾坤一合門。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報夫子靈。
末孫願言無忝爾,幸際天地還清寧。
奔波水陸數千裏,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觀周禮在,時哉巧值開上丁。
北方學者曹博士,新膺上命來交承。
聖門不敢負所學,事事必欲行六經。
爾時己丑八月朔,大中門闢天微明。
左開毓粹右觀德,燈毬燦爛交流星。
奎文閣下爇柴燎,柏林鳩鵲爭飛鳴。
金絲堂前班引出,笙鏞隱隱金石聲。
三氏諸孫列左右,皎潔宿鷺排圓汀。
各崇尊長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禮官三請詣磬所,朱扉咿𠵣開中扃。
太常金樂交佚奏,秩秩籩豆環簪纓。
首從先聖告祝後,鄒兗次第彝樽傾。
卻詣齊國父母廟,泗沂分配隨重輕。
五賢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陳其誠。
春秋天下祀文廟,太常四丁惟魯行。
青衿白髮老學校,觀丁未有如斯榮。
儼然清都聽雅樂,耳目變換心神驚。
南門禮畢飲福胙,公堂交錯飛兕觥。
飲餘獨立杏壇下,予懷縹緲欣嘅並。
恭惟素王師萬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幾年讀易坐甕牖,景仰闕里真蓬瀛。
誰令溟渤化清淺,溫涼親得瞻儀形。
吁嗟麟踣鳳不至,青霄栩栩飛樑楹。
想當削跡伐木日,諾仕委曲隨人情。
不知無可無不可,與時潛躍無將迎。
君臣大義要不廢,豈應弦轍俱紛更。
匡圍宋害走列國,哀誄漢祠垂千齡。
誰雲木壞文寖喪,墓林楷理猶縱橫。
文謨武烈悉斯燼,春秋無復陳嘗蒸。
皇王帝伯禪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黃屋已八至,功與泰山爭崢嶸。
惜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隨公卿。
封疆萬里撤私町,冠佩此夕仰大成。
八表雲昏塵眯目,仲孫宣子視獨瞠。
觀周反魯學益進,矇與瞍語聞驚霆。
兩生此日既見聖,中道未有傾蓋程。
簞瓢道不在房杜,深慚禮樂孤汾亭。
歸與玉斗授論語,願與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報罔極,蠢生未必終頑冥。
斐然成歌記祀事,刊作學者座右銘。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