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谔,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
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
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
后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早岁尝游女几山,有卜隐之志,勋名相迫,不遂初心。
有诗集行于世。
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
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
后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早岁尝游女几山,有卜隐之志,勋名相迫,不遂初心。
有诗集行于世。
楚,字壳士,敦煌人也。
五岁能文章。
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时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才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
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美之。
宪宗时,累擢知制诰。
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楚工诗,当时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甚多。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行于世。
自称曰:"白云孺子"。
五岁能文章。
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时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才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
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美之。
宪宗时,累擢知制诰。
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楚工诗,当时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甚多。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行于世。
自称曰:"白云孺子"。
涉,洛阳人,渤之仲兄也。
自号清溪子。
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
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
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
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
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
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
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
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
卒。
妻亦入道。
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
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
"豪首曰:"若是,勿用剽夺。
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
"涉欣然书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大喜,因以牛酒厚遗,再拜送之。
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而至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
诗集一卷,今传。
自号清溪子。
早岁客梁园,数逢乱兵,避地南来,乐佳山水,卜隐匡庐香炉峰下石洞间。
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
与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
后徙居终南,偶从陈许辟命,从事行军。
未几,以罪谪夷陵宰,十年蹭蹬峡中,病疟成痼,自伤羁逐,头颅又复如许。
后遇赦得还,赋诗云:"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遂放船重来访吴、楚旧游,登天台石桥,望海得风水之便,挂席浮潇、湘、岳阳,逢张祜话故,因盘桓。
归洛下,营草堂,隐少室。
身自耕耘,妾能织纴,稚子供渔樵,拓落生计,伶俜酒乡,罕交人事。
大和中,宰相累荐,征起为太学博士,致仕。
卒。
妻亦入道。
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
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初,尝过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问何人,曰:"李山人。
"豪首曰:"若是,勿用剽夺。
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
"涉欣然书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大喜,因以牛酒厚遗,再拜送之。
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而至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
诗集一卷,今传。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
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
"遂相过其家,使赋诗。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
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
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
"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弥年绝迹。
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今存十之四五。
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兹惜哉!
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
"遂相过其家,使赋诗。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
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
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
"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弥年绝迹。
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今存十之四五。
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兹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