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然,山东人。
开元五年,裴耀卿下进士,授将仕郎,守太子校书郎。
工文赋诗。
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荦奇才,济世之器。
惜其不大显而终。
有集今传
慎虚,嵩山人。
姿容秀拔。
九岁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
开元十一年,徐征榜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
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
后欲卜隐庐阜,不果。
交游多山僧道侣。
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
当时东南高唱者数十人,声律婉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
永明已还,端可杰立江表。
善为方外之言。
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惜哉!集今传世。
融,延陵人。
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
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
工为诗。
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有诗一卷,行世。
夫人之于学,苦心难;既苦心,成业难;成业者获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间尤难。
历观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窦,张碧、张瀛,顾况、非熊,章孝标、章碣,温庭筠、温宪;公孙如杜审言、杜甫,钱起、钱珝;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远,姚系、姚伦等;皆联玉无瑕,清尘远播。
芝兰继芳,重难改于父道;骚雅接响,庶不慊于祖风。
四难之间,挥麈之际,亦可以为美谈矣。
为,嘉兴人。
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
天宝初刘单榜进士。
王维甚称许之,尝与唱和。
初,事继母孝,有灵芝生堂下。
累官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余,母犹无恙,给俸禄之半。
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为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为异,唯罢春秋羊酒。
初还乡,县令谒之,为候门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
经县署,降马而过,举动有礼。
卒年九十六。
有集行世。
防,河中人。
开元二十二年李琚榜及第。
颜真卿甚敬爱之,欲荐于朝,不屈。
为人好古博雅,诗语真素,魂清魄爽,放旷山水,高情独诣。
于终南山丰德寺结茅茨读书,百丈溪是其隐处,题诗云:"浪迹弃人世,还山自幽独。
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又云:"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
不学鲁国儒,俟时劳伐辐。
"后信命,不务进取,以此自终。
有诗集行世。
潜,字孝通,荆南人。
开元十四年严迪榜进士及第。
授宜寿尉,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终著作郎。
与李端同时。
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
荆南分野,数百年来,独秀斯人。
后见兵乱,官况日恶,挂冠归隐江东别业。
王维有诗送之,曰:"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一时文士咸赋诗祖饯,甚荣。
有集一卷,行世。
昌龄,字少伯,太原人。
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授汜水尉。
又中宏辞,迁校书郎。
后以不护细行,贬龙标尉。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后张镐按军河南,晓愆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惭沮。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
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
有诗集五卷,又述作诗格律、境思、体例,共十四篇,为《诗格》一卷,又,《诗中密旨》一卷,及《古乐府解题》一卷,今并传。
自元嘉以还,四百年之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
逮储光羲、王昌龄,颇从厥迹,两贤气同而体别也。
王稍声峻,奇句俊格,惊耳骇目。
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至归全之道,不亦痛哉。
进明,开元十六年虞咸榜进士及第。
仕为御史大夫。
肃宗时,出为河南节度使。
时禄山群党未平,尝帅师屯临淮备贼,竟亦无功。
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余篇,颇究天人之际。
又有古诗乐府等数十篇,大体符于阮公,皆今所传者云。
象,字纬卿,汶水人,鸿之侄也。
携家来居江东最久。
仕为校书郎、左拾遗、膳部员外郎。
受安禄山伪官,贬永州司户参军。
后为主客员外郎。
有诗名,誉充秘阁,雅而不素,有大体,得国士之风。
集二十卷,今传。
同仕有韦述,为桑泉尉。
时诏求逸书,命述等编校于朝元殿。
后为翰林学士,有诗名,今亦传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