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清〕 1655 - 1685 年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
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
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
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
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
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
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
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
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
有《通志堂集》。
词集《侧帽集》、《饮水词》。
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酒涴青衫卷。
尽从前、风流京兆,闲情未遣。
江左知名今廿载,枯树泪痕休泫。
摇落尽、玉蛾金茧。
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
空省识,画图展。
高才自古难通显。
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
入洛游梁重到处,骇看村庄吠犬。
独憔悴、斯人不免。
衮衮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
凭触忌,舌难剪。
只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
韶光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
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
鳞鸿凭谁寄,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
便研损吴绫,啼沾蜀纸,有谁同赋。
当时不是错,好花月、合受天公妒。
准拟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
万一离魂遇,偏梦被、冷香萦住。
刚听得、城头鼓。
相思何益?待把来生祝取,慧业相同一处。
金液镇心惊,烟丝似不胜。
沁鲛绡、湘竹无声。
不为香桃怜瘦骨,怕容易,减红情。
将息报飞琼,蛮笺署小名。
鉴凄凉、片月三星待寄芙蓉心上露,且道是,解朝醒。
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
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
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惜春春去惊新燠,粉融轻汗红绵扑。
妆罢只思眠,江南四月天。
绿阴帘半揭,此景清幽绝。
行度竹林风,单衫杏子红。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