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唐〕 約785 - 849? 年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大道开王室,辛勤自贾生。
白衣逢圣主,青眼赖时英。
一路来边海,三年别上京。
泪因南国尽,心向北辰倾。
咄咄中途事,栖栖此日行。
登封期未卜,吊汨恨空盈。
谪见天何再,勤忧诏未并。
汉胡当重理,魏相昔权兵。
《葛藟》机尤巧,《鸱鸮》义可精。
旧恩移保傅,初论激公卿。
后学稽前古,先儒制未萌。
朱云曾痛愤,刘向几吞声。
日月今才朗,烟尘久未清。
讵闻高鸟尽,终俟小鲜烹。
坦坦前王道,雄雄近世名。
帝图殷太甲,人镜魏文贞。
逸足期千里,穷鳞渴一泓。
征贤宁乏诏,进善岂无旌。
狡兔当寒伏,荒鸡半夜鸣。
殷勤在伊吕,为我致升平。
河上劳兵地,江南酷旱天。
那知讨邢日,不是克殷年。
忽忽嗟时难,矜矜畏序愆。
云徒蔽日月,雨合降山川。
造化炉思火,阴阳炭鼓烟。
披怀遭赤昼,濯足想清涟。
狱俟于公决,心期戴令虔。
敢忘沾霈泽,何幸及私田。
请祷诚明矣,焚巫策昧然。
灵山罢齐景,美玉罄周宣。
石燕曾谁舞,泥龙愈自坚。
鱼穷悲涸辙,井漆奈枯泉。
五亩忧还轸,三时望益悬。
暂欣垂滴沥,终讶阻缠绵。
贬损心应恳,疏通税必蠲。
乘轩尝拯物,饮马昔投钱。
火宅逢僧话,炎荒想客迁。
泥蟠尺蠖久,草长蒺藜先。
病体长兼虑,穷愁益自煎。
犹希畏途上,一咏凯歌旋。
三亩田东竹一墟,习家深处自安居。
每逢山简能骑马,长羡王弘不卖鱼。
南国烟帆低晚岸,北林霜叶堕寒蔬。
郡中旧指贤哉巷,门外多来长者车。
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已知每事能携酒,同倚阊门四槛虚。
积雨江城久,腾云海峤来。
暑当初缜絺,寒亦重然灰。
暧昧连中夏,调和仰上台。
地平天没堑,舟利木兼材。
电影窗遥入,雷声辙乍回。
庭除深溢潦,枕簟去浮埃。
太陆青蘋泛,曾崖白浪豗。
初跳倒蛙黾,疾长半蒿莱。
坏壤虚为穴,淙沙迥作堆。
未如归结网,何惮渴操杯。
漏屋诚难葺,崩墙不易坯。
远愁超滉瀁,高羡陟崔嵬。
俯祝阴灵遍,聊餐水物该。
病非宜长老,忧是主婴孩。
浅浅斟茶鼎,环环荡酒罍。
濯枝怜鸟噤,流麦分人咍。
日色疑羞出,天心似惜开。
巨鳞承水便,纤介幸时灾。
折角巾全委,低头柱顿摧。
神龙曾未失,蝼蚁莫相裁。
楚人玉琴怨声苦,客欲听时尽怀土。
别鹤朝辞沧海云,悲风夜入潇湘雨。
弄之不难听者难,金徽冷冷流水寒。
一曲自然堪下泪,三山不忍向君弹。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