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燕人畔。
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
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
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
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
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致为臣而归。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
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子盍为我言之?”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
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
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
斯二者天也。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涕出而女于吴。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如耻之,莫若师文王。
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