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
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
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
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
’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
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
’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
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
乐正子见孟子。
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
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
曰:“舍馆未定。

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曰:“克有罪。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