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
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
”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
”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
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
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急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
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
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
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然终于此而已矣。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
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