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七年春,公伐邾。
三月甲戌,取须句。
遂城郚。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杀其大夫。
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晋先蔑奔秦。
狄侵我西鄙。
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冬,徐伐莒。
公孙敖如莒莅盟。
【传】七年春,公伐邾。
间晋难也。
三月甲戌,取须句,置文公子焉,非礼也。
夏四月,宋成公卒。
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
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
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
必不可,君其图之。
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不听。
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
六卿和公室,乐豫舍司马以让公子卬,昭公即位而葬。
书曰:「宋人杀其大夫。」不称名,众也,且言非其罪也。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
穆赢日抱大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
』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
箕郑居守。
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之。
荀林父佐上军。
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为右。
及堇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
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
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
戊子,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
己丑,先蔑奔秦。
士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
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
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弗听。
为赋《板》之三章。
又弗听。
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
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
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
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
且让之。
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
赵盾,夏日之日也。」
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
公后至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卫侯郑归于卫。
晋人、秦人围郑。
介人侵萧。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公子遂如京师。
遂如晋。
【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
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
晋侯使医衍鸩卫侯。
宁俞货医,使薄其鸩,不死。
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
皆十□王许之。
秋,乃释卫侯。
卫侯使赂周颛、治廑,曰:「苟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咺及子适、子仪。
公入祀先君。
周、冶既服将命,周颛先入,及门,遇疾而死。
冶廑辞卿。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亦去之。
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
伐郑,请无与围郑。
许之,使待命于东。
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蜀、白、黑、形盐。
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
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
吾何以堪之?」
东门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
【经】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传】三十二年春,楚斗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
晋、楚始通。
夏,狄有乱。
卫人侵狄,狄请平焉。
秋,卫人及狄盟。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
曰:「君命大事。
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经】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乙酉,公子遂会洛戎盟于暴。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
丙戌,奔莒。
螽。
宋人杀其大夫司马。
宋司城来奔。
【传】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且复致公婿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竟。
夏,秦人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秋,襄王崩。
晋人以扈之盟来讨。
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
书曰「公子遂」,珍之也。
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从己氏焉。
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
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
夷之蒐,晋侯将登箕郑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将中军。
先克曰:「狐、赵之勋,不可废也。」从之。
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
故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乱。
【经】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术来聘。
冬十有二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传】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
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
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
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
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
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
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
书叔姬,言非女也。
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
群舒叛楚。
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
秋,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
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
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
宾客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
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
晋人御之。
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
郤缺上军,臾骈佐之。
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
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
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战于河。
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
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
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
秦师夜遁。
复侵晋,入瑕。
城诸及郓,书,时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