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于越入吴。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夏,归粟于蔡,以周亟,矜无资。
越入吴,吴在楚也。
六月,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
阳虎将以与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阳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
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既葬,桓子行东野,及费。
子泄为费宰,逆劳于郊,桓子敬之。
劳仲梁怀,仲梁怀弗敬。
子泄怒,谓阳虎:「子行之乎?」
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
子蒲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王于沂。
吴人获薳射于柏举,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败吴师于军祥。
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
九月,夫□王归,自立也。
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溪氏。
吴师败楚师于雍澨,秦师又败吴师。
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
又战于公婿之溪,吴师大败,吴子乃归。
囚闉舆罢,闉舆罢请先,遂逃归。
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
叶公终不正视。
乙亥,阳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而逐仲梁怀。
冬十月丁亥,杀公何藐。
己丑,盟桓子于稷门之内。
庚寅,大诅,逐公父歜及秦遄,皆奔齐。
楚子入于郢。
初,斗辛闻吴人之争宫也,曰:「吾闻之:『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
』吴争于楚,必有乱。
有乱则必归,焉能定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不与王舟。
及宁,王欲杀之。
子西曰:「子常唯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王曰:「善。
使复其所,吾以志前恶。」王赏斗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王孙贾、宋木、斗怀。
子西曰:「请舍怀也。」王曰:「大德灭小怨,道也。」申包胥曰:「吾为君也,非为身也。
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为诸?」遂逃赏。
王将嫁季芈,季芈辞曰:「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
钟建负我矣。」以妻钟建,以为乐尹。
王之在随也,子西为王舆服以保路,国于脾泄。
闻王所在,而后从王。
王使由于城麇,覆命,子西问高厚焉,弗知。
子西曰:「不能,如辞。
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对曰:「固辞不能,子使余也。
人各有能有不能。
王遇盗于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袒而示之背,曰:「此余所能也。
脾泄之事,余亦弗能也。」
晋士鞅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传】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
阍以瓶水沃廷。
邾子望见之,怒。
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
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
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
庄公卞急而好洁,故及是。
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晋观虎,恃其勇也。
冬,盟于郯,修邾好也。
蔡昭侯为两佩与两裘,以如楚,献一佩一裘于昭王。
昭王服之,以享蔡侯。
蔡侯亦服其一。
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
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弗与,亦三年止之。
唐人或相与谋,请代先从者,许之。
饮先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之子常。
子常归唐侯。
自拘于司败,曰:「君以弄马之故,隐君身,弃国家,群臣请相夫人以偿马,必如之。」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
蔡人闻之,固请而献佩于子常。
子常朝,见蔡侯之徒,命有司曰:「蔡君之久也,官不共也。
明日,礼不毕,将死。」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沈,曰「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其大夫之子为质焉,而请伐楚。
【经】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己卯,地震。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冬,葬许悼公。
【传】十九年春,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令尹子瑕城郏。
叔孙昭子曰:「楚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
楚子之在蔡也,狊阜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
及即位,使伍奢为之师。
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王为之聘于秦,无极与逆,劝王取之,正月,楚夫人嬴氏至自秦。
鄅夫人,宋向戌之女也,故向宁请师。
二月,宋公伐邾,围虫。
三月,取之。
乃尽归鄅俘。
夏,许悼公疟。
五月戊辰,饮大子止之药卒。
大子奔晋。
书曰:「弑其君。」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
邾人、郳人、徐人会宋公。
乙亥,同盟于虫。
楚子为舟师以伐濮。
费无极言于楚子曰:「晋之伯也,迩于诸夏,而楚辟陋,故弗能与争。
若大城城父而置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从之。
故太子建居于城父。
令尹子瑕聘于秦,拜夫人也。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莒子奔纪鄣。
使孙书伐之。
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
及老,托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
及师至,则投诸外。
或献诸子占,子占使师夜缒而登。
登者六十人。
缒绝。
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
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
七月丙子,齐师入纪。
是岁也,郑驷偃卒。
子游娶于晋大夫,生丝,弱。
其父兄立子瑕。
子产憎其为人也,且以为不顺,弗许,亦弗止。
驷氏耸。
他日,丝以告其舅。
冬,晋人使以币如郑,问驷乞之立故。
驷氏惧,驷乞欲逃。
子产弗遣。
请龟以卜,亦弗予。
大夫谋对,子产不待而对客曰:「郑国不天,寡君之二三臣,扎瘥夭昏,今又丧我先大夫偃。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
寡君与其二三老曰:『抑天实剥乱是,吾何知焉?』谚曰:『无过乱门。
』民有兵乱,犹惮过之,而况敢知天之所乱?今大夫将问其故,抑寡君实不敢知,其谁实知之?平丘之会,君寻旧盟曰:『无或失职。
』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晋大夫而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辞客币而报其使。
晋人舍之。
楚人城州来。
沈尹戌曰:「楚人必败。
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
王曰:『吾未抚吾民。
』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
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忘寝与食,非抚之也。」
郑大水,龙斗于时
【经】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郓。
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楚杀其大夫郤宛。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
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快来奔。
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郓。
【传】二十七年春,公如齐。
公至自齐,处于郓,言在外也。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
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
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
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
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
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於潜,吴师不能退。
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鱄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
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鱄设诸曰:「王可弑也。
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光曰:「我,尔身也。」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
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
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
光伪足疾,入于堀室。
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剌王,铍交于胸,遂弑王。
阖庐以其子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废无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
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覆命哭墓,复位而待。
吴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
楚师闻吴乱而还。
郤宛直而和,国人说之。
鄢将师为右领,与费无极比而恶之。
令尹子常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焉,谓子常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
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已甚。
吾无以酬之,若何?」无极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择焉。」取五甲五兵,曰:「置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之。」及飨日,帷诸门左。
无极谓令尹曰:「吾几祸子。
子恶将为子不利,甲在门矣,子必无往。
且此役也,吴可以得志,子恶取赂焉而还,又误群帅,使退其师,曰:『乘乱不祥。
』吴乘我丧,我乘其乱,不亦可乎?」令尹使视郤氏,则有甲焉。
不往,召鄢将师而告之。
将师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
子恶闻之,遂自杀也。
国人弗爇,令曰:「爇郤氏,与之同罪。」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国人投之,遂弗也。
令尹炮之,尽灭郤氏之族党,杀阳令终与其弟完及佗与晋陈及其子弟。
晋陈之族呼于国曰:「鄢氏、费氏自以为王,专祸楚国,弱寡王室,蒙王与令尹以自利也。
令尹尽信之矣,国将如何?」令尹病之。
【经】二十五年春,叔孙□若如宋。
夏,叔诣会晋赵鞅、宋乐大心,卫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
有鸲鹆来巢。
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齐侯唁公于野井。
冬十月戊辰,叔孙□若卒。
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
十有二月,齐侯取郓。
【传】二十五年春,叔孙□若聘于宋,桐门右师见之。
语,卑宋大夫,而贱司城氏。
昭子告其人曰:「右师其亡乎!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
今夫子卑其大夫而贱其宗,是贱其身也,能有礼乎?无礼必亡。」
宋公享昭子,赋《新宫》。
昭子赋《车辖》。
明日宴,饮酒,乐,宋公使昭子右坐,语相泣也。
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心之精爽,是谓魂魄。
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
昭子如宋聘,且逆之。
公若从,谓曹氏勿与,鲁将逐之。
曹氏告公,公告乐祁。
乐祁曰:「与之。
如是,鲁君必出。
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
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
国君是以镇抚其民。
《诗》曰:『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鲁君失民矣,焉得逞其志?靖以待命犹可,动必忧。」
夏,会于黄父,谋王室也。
赵简子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
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
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为刑罚、威狱,使民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
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
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
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
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生。
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
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