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
夏四月,齐陈心互执其君,置于舒州。
庚戌,叔还卒。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陈宗竖出奔楚。
宋向魋入于曹以叛。
莒子狂卒。
六月,宋向魋自曹出奔卫。
宋向巢来奔。
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秋,晋赵鞅帅师伐卫。
八月辛丑,仲孙何忌卒。
冬,陈宗竖自楚复入于陈,陈人杀之。
陈辕买出奔楚。
有星孛。
饥。
【传】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
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
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
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
由弗能。」
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
及即位,使为政。
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
诸御鞅言于公曰:「陈、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
子我夕,陈逆杀人,逢之,遂执以入。
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
子我盟诸陈于陈宗。
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己,已有丧而止。
既,而言之,曰:「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得志,欲为子臣。
吾惮其为人也,故缓以告。」子我曰:「何害?是其在我也。」使为臣。
他日,与之言政,说,遂有宠,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对曰:「我远于陈氏矣。
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陈氏。
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
子我在幄,出,逆之。
遂入,闭门。
侍人御之,子行杀侍人。
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
公执戈,将击之。
大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抽剑,曰:「需,事之贼也。
谁非陈宗?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乃止。
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不胜,乃出。
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适丰丘。
丰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关。
成子将杀大陆子方,陈逆请而免之。
以公命取车于道,及耏,众知而东之。
出雍门,陈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
事子我而有私于其仇,何以见鲁、卫之士?」东郭贾奔卫。
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
公曰:「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讨之。
未及,魋先谋公,请以鞍易薄,公曰:「不可。
薄,宗邑也。」乃益鞍七邑,而请享公焉。
以日中为
【传】十八年春,宋杀皇瑗。
公闻其情,复皇氏之族,使皇缓为右师。
巴人伐楚,围。
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故命之。
及巴师至,将卜帅。
王曰:「宁如志,何卜焉?」使帅师而行。
请承,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故封子国于析。
君子曰:「惠王知志。
《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
』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
』惠王其有焉!」
夏,卫石圃逐其君起,起奔齐。
卫侯辄自齐复归,逐石圃,而复石魋与大叔遗。
【经】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夏,陈辕颇出奔郑。
五月,公会吴伐齐。
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卫世叔齐出奔宋。
【传】十一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
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
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
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
一子帅师,背城而战。
不属者,非鲁人也。
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
一室敌车,优矣。
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
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
大不列于诸侯矣。」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
武叔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懿子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
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
季孙曰:「须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
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
五日,右师从之。
公叔务人见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
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
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
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
师入齐军,右师奔,齐人从之,陈瓘、陈庄涉泗。
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
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
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
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
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
泄曰:『驱之。
』」公为与其嬖僮汪錡乘,皆死,皆殡。
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
孔子曰:「义也。」
夏,陈辕颇出奔郑。
初,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
有馀,以为己大器。
国人逐之,故出。
道渴,其族辕咺进稻醴、梁糗、糗脯焉。
喜曰:「何其给也?」对曰:「器成而具。」曰:「何不吾谏?」对曰:「惧先行。」
为郊战故,公会吴子伐齐。
五月,克博,壬申,至于羸。
中军从王,胥门巢将上军,王子姑曹将下军,展如将右军。
齐国书将中军,高无丕将上军,宗楼将下军。
陈僖子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宗子阳与闾丘明相厉也。
桑掩胥御国
【传】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
文子欲纳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子矣。」师侵外州,大获。
出御之,大败。
掘褚师定子之墓,焚之于平庄之上。
文子使王孙齐私于皋如,曰:「子将大灭卫乎,抑纳君而已乎?」皋如曰:「寡君之命无他,纳卫君而已。」文子致众而问焉,曰:「君以蛮夷伐国,国几亡矣。
请纳之。」众曰:「勿纳。」曰:「弥牟亡而有益,请自北门出。」众曰:「勿出。」重赂越人,申开守陴而纳公,公不敢入。
师还,立悼公,南氏相之,以城锄与越人。
公曰:「期则为此。」令苟有怨于夫人者,报之。
司徒期聘于越。
公攻而夺之币。
期告王,王命取之。
期以众取之。
公怒,杀期之甥之为大子者。
遂卒于越。
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
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锄为大司寇。
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
国人恶之。
司城欲去大尹,左师曰:「纵之,使盈其罪。
重而无基,能无敝乎?」
冬十月,公游于空泽。
辛巳,卒于连中。
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
使召六子,曰:「闻下有师,君请六子画。」六子至,以甲劫之,曰:「君有疾病,请二三子盟。」乃盟于少寝之庭,曰:「无为公室不利。」大尹立启,奉丧殡于大宫。
三日,而后国人知之。
司城茷使宣言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而专其利,令君无疾而死,死又匿之,是无他矣,大尹之罪也。」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己为鸟而集于其上,咮加于南门,尾加于桐门。
曰:「余梦美,必立。」大尹谋曰:「我不在盟,无乃逐我,复盟之乎?」使祝为载书,六子在唐盂。
将盟之。
祝襄以载书告皇非我,皇非我因子潞、门尹得、左师谋曰:「民与我,逐之乎?」皆归授甲,使徇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以陵虐公室。
与我者,救君者也。」众曰:「与之。」大尹徇曰:「戴氏、皇氏将不利公室,与我者,无忧不富。」众曰:「无别。」戴氏、皇氏欲伐公,乐得曰:「不可。
彼以陵公有罪,我伐公,则甚焉。」使国人施于大尹,大尹奉启以奔楚,乃立得。
司城为上卿,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卫出公自城锄使以弓问子赣,且曰:「吾其入乎?」子赣稽首受弓,对曰:「臣不识也。」私于使者曰:「昔成公孙于陈,宁武子、孙庄子为宛濮之盟而君入。
献公孙于卫齐,子鲜、子展为夷仪之盟而君入。
今君再在孙矣,内不闻献之亲,外不闻
【经】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公会吴于皋阜。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螽。
【传】十二年春,王正月,用田赋。
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
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
死不赴,故不称夫人。
不反哭,故言不葬小君。
孔子与吊,适季氏。
季氏不絻,放絰而拜。
公会吴于橐皋。
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
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
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
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
』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
吴征会于卫。
初,卫人杀吴行人且姚而惧,谋于行人子羽。
子羽曰:「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子木曰:「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
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
往也。
长木之毙,无不噬也。
国狗之□,无不噬也。
而况大国乎?」
秋,卫侯会吴于郧。
公及卫侯、宋皇瑗盟,而卒辞吴盟。
吴人藩卫侯之舍。
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今吴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子盍见大宰?」乃请束锦以行。
语及卫故,大宰嚭曰:「寡君愿事卫君,卫君之来也缓,寡君惧,故将止之。」子贡曰:「卫君之来,必谋于其众。
其众或欲或否,是以缓来。
其欲来者,子之党也。
其不欲来者,子之仇也。
若执卫君,是堕党而崇仇也。
夫堕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诸侯而执卫君,谁敢不惧?堕党崇仇,而惧诸侯,或者难以霸乎!」大宰嚭说,乃舍卫侯。
卫侯归,效夷言。
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于夷乎!执焉,而又说其言,从之固矣。」
冬十二月,螽。
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丘闻之,火伏而后蜇者毕。
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岩、戈、锡。
子产与宋人为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萧奔郑,郑人为之城岩、戈、锡。
九月,宋向巢伐郑,取锡,杀元公之孙,遂围岩。
十二月,郑罕达救岩。
丙申,围宋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