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位宅中央正,高疑上界邻。
蓄波含颍汝,吐气接星辰。
二室云长拥,三呼响自臻。
淳风传至德,孤隐秘灵真。
世敝将还古,人愁愿质神。
石开重出启,岳降再生申。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岂知巢许窟,多有济时人。
李白真狂客,江淹本恨人。
生涯从吏议,直道托群伦。
之子才名重,相知管鲍亲。
起风还鹢羽,决海动龙鳞。
孤愤心尤烈,穷愁气未申。
雕年黄浦雪,残腊玉山春。
贯日精诚久,回天事业新。
南徐游历地,傥有和歌辰。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秋雁违朔风,来集三江裔。
未得遂安栖,徘徊望云际。
呜呼先大夫,早识天子气。
谒帝三山宫,柄用恩礼备。
汀江失警跸,一死魂犹视。
君从粤中来,千里方鼎沸。
绝迹远浮名,林皋托孤诣。
东山峙大湖,昔日军所次。
奉母居其中,以待天下事。
相逢金阊西,坐语一长喟。
复叙国变初,山东并贼吏。
长淮限南北,支撑赖文帅。
擒魁献行朝,逆党皆战悸。
江外甫晏然,卒堕权臣忌。
铄金口未白,牧马弯弓至。
天子呼思官,干戈对王使。
感激千载逢,一下君臣泪。
岭表多炎风,孤棺托萧寺。
怒声泷水急,遗策空山閟。
君才贾董流,矧乃忠孝嗣。
恭惟上中兴,简在卿昆季。
经营天造始,建立须大器。
敢不竭微诚,用卒先臣志。
明夷犹未融,善保艰贞利。
市中问韩康,药肆在何许。
床头本草书,门外长桑侣。
每吟诗一篇,泠然在云天。
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
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兰荪本独芳,姜桂从今老。
去去复栖栖,河东王伯齐。
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