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
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
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
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
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
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
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
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既尝小天下,复观邃古前。
羲黄与尧舜,荡灭同云烟。
社首卑附地,徂徕高摩天。
下视大海旁,神州自相连。
天地有变亏,何人得升仙。
遗弓名乌号,桥山葬衣冠。
末世久浇讹,孰探幽明原。
三万六千年,山崩黄河干。
立石既巳刓,封松既已残。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哀哉一颜渊,独立瞻吴门。
疲精不肯休,计画无崖垠。
复有孟子舆,眷眷明堂言。
庶几大道还,民质如初元。
上采黄金成,下塞宣房湍。
何时一见之,太息徒潺湲。
昔有楚项羽,宰割封侯王。
徙帝都上游,杀之于南方。
大权既分裂,海内争雄彊。
何况咫尺间,嬴秦尚未亡。
时会互反覆,壮盛岂有常。
感事再三叹,令我一徬徨。
魏政昔浊乱,兵甲兴尔朱。
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贪夫分自当,不用重哀吁。
河阴与白马,千载同一途。
奈此国命何,大势常与俱。
天意未可窥,或为真人驱。
闰位穷元季,真符启圣人。
九州殊夏裔,万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邻。
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江水萦丹阙,钟山拥紫宸。
衣冠天象远,法驾月游新。
正寝朝群后,空城走百神。
九嵏超嵽嵲,原庙逼嶙峋。
宝祚方中缺,灾精且下沦。
郊坰来猎火,苑籞动车尘。
系马神宫树,樵苏御道薪。
岿然唯殿宇,一望独荆榛。
流落先朝士,间关绝域身。
干戈逾六载,雨露接三春。
患难形容改,艰危胆气真。
天颜杳霭接,地势郁纡亲。
尚想初陵制,仍询徙邑民。
因山皆土石,用器不金银。
紫气浮天宇,苍龙捧日轮。
愿言从邓禹,修谒待西巡。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沉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