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宋〕 1007 - 1072 年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感之而作《养鱼记》。
——《居士外集》
雨之害物多矣,而城者神之所职,不敢及他,请言城役。
用民之力六万九千工,食民之米一千三百石。
众力方作,雨则止之;城功既成,雨又坏之。
敢问雨者,于神谁尸?吏能知人,不能知雨。
唯神有灵,可与雨语。
吏竭其力,神祐以灵。
各供厥职,无愧斯民。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
”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
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此其异也。
”帝曰:“善。
”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
多病,辞职,帝不肯。
征恳请,数却愈牢。
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十七年,疾甚。
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
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
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风雪压枝两三年,如牛负重步艰难。
他年若得凌云志,敢笑黄连不丈寒。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
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
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幸甚幸甚。
修白。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