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唐〕 649 - 675 年
王勃,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若夫桂洲含润,松崖秘液。
绕江曲之寒沙,抱岩幽之古石,泛回塘而积翠,萦修树而凝碧,契山客之奇情,谐野人之妙适。
及其瑶房有寂,琼室无光,霏微君子之砌,蔓延君侯之堂。
引浮青而泛露,散轻绿而承霜,起金钿之旧感,惊玉箸之新行。
若夫弱质绵幕,纤滋布濩。
措形不用之境,托迹无人之路。
望夷险而齐归,在高深而委遇。
惟爱憎之未染,何悲欢之诡赴?宜其背阳就阴,违喧处静,不根不蒂,无华无影。
耻桃李之暂芳,笑兰桂之非永。
故顺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整。
人间龌龊,抱风云者几人?庶俗纷纭,得英奇者何有?烟霞召我,相望道术之门;文酒起予,放浪沈潜之地。
少留逸客,塞雁飞鸣。
北斗横而天地秋,西金用而风露降。
幽居少事,野性多闲,登石岸而铺筵,坐沙场而列席。
琳琅触目,朗月清风之俊人;珠玉在傍,鸾凤虬龙之君子。
汀洲地远,波涛溅日月之辉;人野路殊,原隰拥神仙之气。
平郊树直,曲浦莲肥;隐士泥清,仙人水绿。
越林亭而极望,生死都捐;出宇宙以长怀,心灵若丧。
悲夫!秋者愁也。
酌浊酒以荡幽襟,志之所之;用清文而销积恨,我之怀矣。
能无情乎?
【其一】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其二】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即云深山大泽,龙蛇为得性之场;广汉巨川,珠贝是有殊之地。
岂徒茂林修竹,王右军山阴之兰亭;流水长堤,石季伦河阳之梓泽?
下官天性任真,直言淳朴。
拙容陋质,眇小之丈夫;蹇步穷途,坎壈之君子。
文史足用,不读非道之书;气调不羁,未被可人之目。
颍川人物,有荀家兄弟之风;汉代英奇,守陈氏门宗之德。
乐天知命,一十九年;负笈从师,二千馀里。
有宏农公者,日下无双,风流第一。
仁崖知宇,照临明日月之辉;广度冲襟,磊落压乾坤之气。
王夷甫之瑶林琼树,直出风尘;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达学奇才,抱填胸之文籍。
簪裾见屈,轻脱履于西阳;山水来游,重横琴于南涧。
百年奇表,开壮志于同明;千里心期,得神交于下走。
山人对兴,即是桃花之源;隐士相逢,不异菖蒲之涧。
黄精野馔,赤石神脂。
玉案金盘,徵石髓于蛟龙之窟;山樽野酌,求玉液于蓬莱之峰。
溪横燕尾,岩竖龙头。
锻野老之真珠,挂幽人之明镜。
山腰半折,溜王烈之香膏;洞口横开,滴严遵之芳乳。
藤牵赤絮,南方之物产可知;粉渍青田,外域之谣风在即。
人高调远,地爽气清。
抱玉策而登高,出琼林而更远。
汉家二百所之都郭,宫殿平看;秦树四十郡之封畿,山河坐见。
班孟坚骋两京雄笔,以为天地之奥区;张平子奋一代宏才,以为帝王之神丽。
珠城隐隐,阑干象北斗之宫;清渭澄澄,滉漾即天河之水。
长松茂柏,钻宇宙而顿风云;大壑横溪,吐江河而悬日月。
凤凰神岳,起烟雾而当轩;鹦鹉春泉,杂风花而满谷。
望平原,荫丛薄。
山情放旷,即沧浪之水清;野气萧条,即崆峒之人智。
摇头坐唱,顿足起舞。
风尘洒落,直上天池九万里;邱墟雄壮,傍吞少华五千仞。
裁二仪为舆盖,倚八荒为户牖。
荣者吾不知其荣,美者吾不知其美。
下官以词峰直上,振笔札而前驱;高明以翰苑横开,列文章于后殿。
情兴未已,即令樽中酒空;彩笔未穷,须使山中兔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