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周〕 ? - ? 年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