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清〕 1715 - 1763 年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却说黛玉叫进宝钗家的女人来,问了好,呈上书子。
黛玉叫他去喝茶,便将宝钗来书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
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
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
夜深辗侧,愁绪何堪。
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
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
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
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
一解。
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
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
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
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
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
三解。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
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
四解。
黛玉看了,不胜伤感。
又想:“宝姐姐不寄与别人,单寄与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
”正在沉吟,只听见外面有人说道:“林姐姐在家里呢么?”黛玉一面把宝钗的书叠起,口内便答应道:“是谁?”正问着,早见几个人进来,却是探春、湘云、李纹、李绮。
彼此问了好,雪雁倒上茶来,大家喝了,说些闲话。
因想起前年的菊花诗来,黛玉便道:“宝姐姐自从挪出去,来了两遭,如今索性有事也不来了,真真奇怪。
我看他终久还来我们这里不来。
”探春微笑道:“怎么不来,横竖要来的。
如今是他们尊嫂有些脾气,姨妈上了年纪的人,又兼有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宝姐姐照料一切,那里还比得先前有工夫呢。
”正说着,忽听得唿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
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
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像什么香?”黛玉道:“好像木樨香。
”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
”黛玉笑道:“原是啊,不然怎么不竟说是桂花香只说似乎像呢。
”湘云道:“三姐姐,你也别说。
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在南边,正是晚桂开的时候了。
你只没有见过罢了,等你明日到南边去的时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
”探春笑道:“我有什么事到南边去?况且这个也是我早知道的,不用你们说嘴。
”李纹李绮只抿着嘴儿笑。
黛玉道:“妹妹,这可说不齐。
俗语说,‘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
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湘云拍着手笑道:“今儿三
话说贾政去见了节度,进去了半日不见出来,外头议论不一。
李十儿在外也打听不出什么事来,便想到报上的饥荒,实在也着急,好容易听见贾政出来,便迎上来跟着,等不得回去,在无人处便问:“老爷进去这半天,有什么要紧的事?”贾政笑道:“并没有事。
只为镇海总制是这位大人的亲戚,有书来嘱托照应我,所以说了些好话。
又说我们如今也是亲戚了。
”李十儿听得,心内喜欢,不免又壮了些胆子,便竭力纵恿贾政许这亲事。
贾政心想薛蟠的事到底有什么挂碍,在外头信息不早,难以打点,故回到本任来便打发家人进京打听,顺便将总制求亲之事回明贾母,如若愿意,即将三姑娘接到任所。
家人奉命赶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便在吏部打听得贾政并无处分,惟将署太平县的这位老爷革职,即写了禀帖安慰了贾政,然后住着等信。
且说薛姨妈为着薛蟠这件人命官司,各衙门内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定了误杀具题。
原打量将当铺折变给人,备银赎罪。
不想刑部驳审,又托人花了好些钱,总不中用,依旧定了个死罪,监着守候秋天大审。
薛姨妈又气又疼,日夜啼哭。
宝钗虽时常过来劝解,说是:“哥哥本来没造化。
承受了祖父这些家业,就该安安顿顿的守着过日子。
在南边已经闹的不像样,便是香菱那件事情就了不得,因为仗着亲戚们的势力,花了些银钱,这算白打死了一个公子。
哥哥就该改过做起正经人来,也该奉养母亲才是,不想进了京仍是这样。
妈妈为他不知受了多少气,哭掉了多少眼泪。
给他娶了亲,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过日子,不想命该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个不安静的,所以哥哥躲出门的。
真正俗语说的‘冤家路儿狭’,不多几天就闹出人命来了。
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无奈命里应该,也算自作自受。
大凡养儿女是为着老来有靠,便是小户人家还要挣一碗饭养活母亲,那里有将现成的闹光了反害的老人家哭的死去活来的?不是我说,哥哥的这样行为,不是儿子,竟是个冤家对头。
妈妈再不明白,明哭到夜,夜哭到明,又受嫂子的气。
我呢,又不能常在这里劝解,我看见妈妈这样,那里放得下心。
他虽说是傻,也不肯叫我回去。
前儿老爷打发人回来说,看见京报唬的了不得,所以才叫人来打点的。
我想哥哥闹了事,担心的人也不少。
幸亏我还是在跟前的一样,若是离乡调远听见了这个信,只怕我想妈妈也就想杀了。
我求妈妈暂且养养神,趁哥哥的活口现在,问问各处的帐目。
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亦该请个旧伙计来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
话说凤姐见贾母和薛姨妈为黛玉伤心,便说:“有个笑话儿说给老太太和姑妈听”,未从开口,先自笑了,因说道:“老太太和姑妈打谅是那里的笑话儿?就是咱们家的那二位新姑爷新媳妇啊。
”贾母道:“怎么了?”凤姐拿手比着道:“一个这么坐着,一个这么站着。
一个这么扭过去,一个这么转过来。
一个又……”说到这里,贾母已经大笑起来,说道:“你好生说罢,倒不是他们两口儿,你倒把人怄的受不得了。
”薛姨妈也笑道:“你往下直说罢,不用比了。
”凤姐才说道:“刚才我到宝兄弟屋里,我看见好几个人笑。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
宝兄弟拉着宝妹妹的袖子,口口声声只叫:‘宝姐姐,你为什么不会说话了?你这么说一句话,我的病包管全好。
’宝妹妹却扭着头只管躲。
宝兄弟却作了一个揖,上前又拉宝妹妹的衣服。
宝妹妹急得一扯,宝兄弟自然病后是脚软的,索性一扑,扑在宝妹妹身上了。
宝妹妹急得红了脸,说道:‘你越发比先不尊重了。
’“说到这里,贾母和薛姨妈都笑起来。
凤姐又道:“宝兄弟便立起身来笑道:‘亏了跌了这一交,好容易才跌出你的话来了。
’”薛姨妈笑道:“这是宝丫头古怪。
这有什么的,既作了两口儿,说说笑笑的怕什么。
他没见他琏二哥和你。
”凤姐儿笑道:“这是怎么说呢,我饶说笑话给姑妈解闷儿,姑妈反倒拿我打起卦来了。
”贾母也笑道:“要这么着才好。
夫妻固然要和气,也得有个分寸儿。
我爱宝丫头就在这尊重上头。
只是我愁着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你再说说,还有什么笑话儿没有?”凤姐道:“明儿宝玉圆了房,亲家太太抱了外孙子,那时侯不更是笑话儿了么。
”贾母笑道:“猴儿,我在这里同着姨太太想你林妹妹,你来怄个笑儿还罢了,怎么臊起皮来了。
你不叫我们想你林妹妹,你不用太高兴了,你林妹妹恨你,将来不要独自一个到园里去,隄防他拉着你不依。
”凤姐笑道:“他倒不怨我。
他临死咬牙切齿倒恨着宝玉呢。
”贾母薛姨妈听着,还道是顽话儿,也不理会,便道:“你别胡拉扯了。
你去叫外头挑个很好的日子给你宝兄弟圆了房儿罢。
”凤姐去了,择了吉日,重新摆酒唱戏请亲友。
这不在话下。
却说宝玉虽然病好复原,宝钗有时高兴翻书观看,谈论起来,宝玉所有眼前常见的尚可记忆,若论灵机,大不似从前活变了,连他自己也不解,宝钗明知是通灵失去,所以如此。
倒是袭人时常说他:“你何故把从前的灵机都忘了?那些旧毛病忘了才好,为什么你的脾气还觉
却说凤姐回至房中,见贾琏尚未回来,便分派那管办探春行装奁事的一干人。
那天已有黄昏以后,因忽然想起探春来,要瞧瞧他去,便叫丰儿与两个丫头跟着,头里一个丫头打着灯笼。
走出门来,见月光已上,照耀如水。
凤姐便命打灯笼的“回去罢。
”因而走至茶房窗下,听见里面有人嘁嘁喳喳的,又似哭,又似笑,又似议论什么的。
凤姐知道不过是家下婆子们又不知搬什么是非,心内大不受用,便命小红进去,装做无心的样子细细打听着,用话套出原委来。
小红答应着去了。
凤姐只带着丰儿来至园门前,门尚未关,只虚虚的掩着。
于是主仆二人方推门进去,只见园中月色比着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
刚欲往秋爽斋这条路来,只听唿的一声风过,吹的那树枝上落叶满园中唰喇喇的作响,枝梢上吱喽喽发哨,将那些寒鸦宿鸟都惊飞起来。
凤姐吃了酒,被风一吹,只觉身上发噤起来。
那丰儿也把头一缩说:“好冷!”凤姐也撑不住,便叫丰儿:“快回去把那件银鼠坎肩儿拿来,我在三姑娘那里等着。
”丰儿巴不得一声,也要回去穿衣裳来,答应了一声,回头就跑了。
凤姐刚举步走了不远,只觉身后咈咈哧哧,似有闻嗅之声,不觉头发森然竖了起来。
由不得回头一看,只见黑油油一个东西在后面伸着鼻子闻他呢,那两只眼睛恰似灯光一般。
凤姐吓的魂不附体,不觉失声的咳了一声。
却是一只大狗。
那狗抽头回身,拖着一个扫帚尾巴,一气跑上大土山上方站住了,回身犹向凤姐拱爪儿。
凤姐儿此时心跳神移,急急的向秋爽斋来。
已将来至门口,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
凤姐心中疑惑,心里想着必是那一房里的丫头,便问:“是谁?”问了两声,并没有人出来,已经吓得神魂飘荡。
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凤姐忙回头一看,只见这人形容俊俏,衣履风流,十分眼熟,只是想不起是那房那屋里的媳妇来。
只听那人又说道:“婶娘只管享荣华受富贵的心盛,把我那年说的立万年永远之基都付于东洋大海了。
”凤姐听说,低头寻思,总想不起。
那人冷笑道:“婶娘那时怎样疼我了,如今就忘在九霄云外了。
”凤姐听了,此时方想起来是贾蓉的先妻秦氏,便说道:“嗳呀,你是死了的人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啐了一口,方转回身,脚下不防一块石头绊了一跤,犹如梦醒一般,浑身汗如雨下。
虽然毛发悚然,心中却也明白,只见小红丰儿影影绰绰的来了。
凤姐恐怕落人的褒贬,连忙爬起来说道:“你们做什么呢,去了这半天?快拿来我穿上罢。
”一面丰
话说贾琏拿了那块假玉忿忿走出,到了书房。
那个人看见贾琏的气色不好,心里先发了虚了,连忙站起来迎着。
刚要说话,只见贾琏冷笑道:“好大胆,我把你这个混帐东西!这里是什么地方儿,你敢来掉鬼!”回头便问:“小厮们呢?”外头轰雷一般几个小厮齐声答应。
贾琏道:“取绳子去捆起他来。
等老爷回来问明了,把他送到衙门里去。
”众小厮又一齐答应“预备着呢。
”嘴里虽如此,却不动身。
那人先自唬的手足无措,见这般势派,知道难逃公道,只得跪下给贾琏碰头,口口声声只叫:“老太爷别生气。
是我一时穷极无奈,才想出这个没脸的营生来。
那玉是我借钱做的,我也不敢要了,只得孝敬府里的哥儿顽罢。
”说毕,又连连磕头。
贾琏啐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东西!”正闹着,只见赖大进来,陪着笑向贾琏道:“二爷别生气了。
靠他算个什么东西,饶了他,叫他滚出去罢。
”贾琏道:“实在可恶。
”赖大贾琏作好作歹,众人在外头都说道:“糊涂狗攮的,还不给爷和赖大爷磕头呢。
快快的滚罢,还等窝心脚呢!”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
从此街上闹动了“贾宝玉弄出‘假宝玉’来。
且说贾政那日拜客回来,众人因为灯节底下,恐怕贾政生气,已过去的事了,便也都不肯回。
只因元妃的事忙碌了好些时,近日宝玉又病着,虽有旧例家宴,大家无兴,也无有可记之事。
到了正月十七日,王夫人正盼王子腾来京,只见凤姐进来回说“今日二爷在外听得有人传说,我们家大老爷赶着进京,离城只二百多里地,在路上没了。
太太听见了没有?”王夫人吃惊道:“我没有听见,老爷昨晚也没有说起,到底在那里听见的?”凤姐道:“说是在枢密张老爷家听见的。
”王夫人怔了半天,那眼泪早流下来了,因拭泪说道:“回来再叫琏儿索性打听明白了来告诉我。
”凤姐答应去了。
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
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便有些心口疼痛起来。
又加贾琏打听明白了来说道:“舅太爷是赶路劳乏,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延医调治。
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
但不知家眷可到了那里没有?”王夫人听了,一阵心酸,便心口疼得坐不住,叫彩云等扶了上炕,还扎挣着叫贾琏去回了贾政,“即速收拾行装迎到那里,帮着料理完毕,既刻回来告诉我们。
好叫你媳妇儿放心。
”贾琏不敢违拗,只得辞了贾政起身。
贾政早已知道,心里很不受用;又知宝玉失玉以后神志惛愦,医药无效;又值王夫人心疼。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