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清〕 1711 - 1799 年
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
世宗第四子。
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
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
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
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
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
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
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
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
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
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
在位六十年。
谥纯皇帝。
从来擢督抚,德才量并重。
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
自知县起者,臻斯必超众。
晋也实其人,故悉下情洞。
更兼习河务,要任久倚用。
乃以治河决,来豫屡稽功。
愤懑因致疾,不起诚堪痛。
历历怀旧臣,中外资经综。
而予未歇肩,吁后期与共。
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
车骑伐准夷,实其算之失。
设誓诱张熙,忠诚天鉴赤。
家居十余年,命董金川役。
单骑入贼砦,大义示顺逆。
勇而且有谋,群番詟辟易。
受降遂凯旋,实亦资宣力。
所见绿营多,鲜或踵其迹。
卓有古将风,书勋太常册。
八旗读书人,假藉词林授。
然以染汉习,率多忘世旧。
问以弓马事,曰我读书秀。
及至问文章,曰我旗人胄。
两歧失进退,故鲜大成就。
自开国至今,任事奏绩茂。
若辈一二耳,其余率贸贸。
继善为巨擘,亦赖训迪诱。
八年至总督,异数谁能遘。
政事既明练,情性复温厚。
所至皆妥贴,自是福量辏。
能诗略如白,倡和亦颇富。
独爱驰驿喻,知寓意不留。
粤昔造清,匪人伊天。
天女降思,长白闼门。
是生我祖,我弗敢名。
乃继乃承,逮我玄孙。
玄孙累叶,维祖之思。
我西云来,我心东依。
历兹故土,仰溯始谋。
皇涧过涧,缔此丕基。
于赫太祖,肇命兴京。
哈达辉发,数渝厥盟。
如龙田见,有虎风生。
戎甲十三,王业以兴。
爰度爰迁,拓此沈阳。
方城周池,太室明堂。
不宁不灵,匪居匪康。
事异放杰,何心底商。
丕承太宗,允扬前烈。
倬彼松山,明戈耀雪。
以寡敌众,杵漂流血。
惜无故老,为余详说。
余来故邦,瞻仰桥山。
慰我追思,梦寐之间。
崇政清宁,载启南轩。
华而不侈,巩哉孔安。
惟我祖宗,钦天敬神。
执豕酌匏,咸秩无文。
帷幔再张,樽俎重陈。
弗渝弗替,遵我先民。
先民宅兹,载色载笑。
今我来思,圣曰俯照。
爵我周亲,荩臣并召。
亦有嘉宾,欢言同乐。
懿兹东土,允惟天府。
土厚水深,周原膴膴。
南阳父老,于是道古。
有登其歌,有升其舞。
我歌既奏,我舞亦陈。
故家遗俗,曷敢弗因。
浑灏淳休,被于无垠。
勿替引之,告我后人。
初供批本职,后弃侍卫护。
弓矢固所习,悫勤更其素。
止进恒有常,不失尺寸处。
荐升掌内府,亦久蒙恩遇。
因命长部曹,旅赞丝纶布。
更践既已深,老成遂独许。
虽无赫赫名,却有休休度。
读书通大义,万石犹后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