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清〕 1731 - 1815 年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
乾隆二十八年进士。
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
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
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
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
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
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
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椒花吟舫学士朱,十年种树玆旧庐。
主人拥节江山去,遂使程侯来借居。
长身美髯眉鬓疏,吟诵斋中朝与晡。
穷病声名五十载,劣将文字调妻孥。
扫除万物无一须,犹藏玄壁值连都。
咸亨旧碑北宋拓,同时一砚遗大苏。
风流颇与前贤俱,文力犹健斑生须。
天地大矣偶相寄,三物一身游有馀。
学士江南昨寄书,斋前修竹复何如。
春风欲展小庭绿,晴日涵空轩槛虚。
我亦长安一腐儒,戏弄笔墨来停车。
人闲长物伴闲客,正尔斋中不可无。
飒动秋山万枝响,寒云四野当空上。
歘歙沙砾走林莽,阴森虎出睛睒朗。
峰高欲升短颔仰,卧枝交戟压前掌。
耸身距跃逾十丈。
不知都统何处看,指端尽得雄威象。
想玆暗谷下,志在千仞冈。
隅目眈顾周四方,不屑俯立同豺狼。
又疑郡州贤牧守,政成渡江驱猛兽。
平地不复食牲畜,奔上高岩取鼯狖。
转径掉尾直似竿,攀崖过迹深如臼。
都统固国彦,指画亦有神。
一㡠上进天子珍。
八十筋骨健,濡墨每觉壮气振。
遽现活虎惊颦眒,文采斑斑逮子孙。
我从三世接交亲,留遗墨宝容窥觇,回首登堂四十春。
我老吟诗转寒乞,骤瞻壮虎心震慄。
观察家声继玆日,勉为累叶之虎臣,独立草闲狐兔不容出。
济南南山立苍玉,珠散膏渟绕其足。
忆循秋水就荒陂,惟见昏烟挂乔木。
不见诗人旧草堂,百年图画展沧浪。
低徊翰墨前贤在,随卷云烟入渺茫。
龙眠崖壑诚幽峭,一往深如处窔奥。
却来谷口快平夷,青嶂芙蕖开四照。
筋彊骨健易江山,登涉平生恃年少。
而今老矣欲闭门,苦畏拖舟及舆轿。
城闉徒步半里馀,及此林峦已妍妙。
朋游独往皆不恶,但欲雨晴途不淖。
朝暾尚及露濡瀼,晚日更看山照曜。
况于松下落阴翳,万树寂无山鹊噪。
夹溪红叶飒萧萧,天际秋声时一到。
䢉樵遇我不相顾,倚柱独吟头自掉。
世闲多少东海生,吾作井蛙君勿笑。
古文遭秦烧不存,当时丞相篆独尊。
登山刻石作融匾,颇取茂美异本根。
呜呼秦人尚刻盭,自玆书亦含秋气。
鲁壁再传蝌斗书,相传竟断卫伯儒。
世竞草隶篆益疏,卓哉阳冰导二徐。
破碎都无保氏义,瑰奇独继秦人模。
钱君晚出江海陬,学篆欲溯轩黄初。
草堂多秋怀,用意亦何孤。
岂但用意孤,笔力不世出。
金坛王侍郎,先朝篆第一。
濡毫未免先著漆,布置虽均生气失。
钱君写篆不择笔,冥合豪釐未尝溢。
乃知天巧工中微,不似粗工常缚律。
君家詹事今古人,君与学古情益亲。
詹事登朝三十年,大儒师保居虎门。
尝见所作篆亦如,儒者端拱齐韠绅。
况君年纪未三十,老生相逢低首立。
家学益承安可及,明廷待君虽未入。
经术终当佐天子,挟策那能归下邑。
长安二月春风来,草青欲出花未开。
江湖梦远春水白,篆秋草堂安在哉。
门多问字扬雄客,声振群公贾谊才。
盛名虽好戒多取,千古当推殊俗怀。
我今废学苦多忘,愿就咨君日百回。
他日张纮隔吴下,苦将名篆忆裴褢。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