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
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嵇康鍛灶,既煖而堪眠。
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弟;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霜。
雖復晏嬰近巿,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適閒居之樂。
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於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於鐘鼓。
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
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且鑿坏。
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書名《玉杯》。
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臺。
猶得欹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餘樹,撥蒙密兮見窗,行欹斜兮得路。
蟬有翳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
草樹溷淆,枝格相交;山爲簣覆,地有堂坳。
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連珠細茵,長柄寒匏。
可以療飢,可以棲遲。
㩻䧢兮狹室,穿漏兮茅茨。
簷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
坐帳無鶴,支床有龜。
鳥發閒景,花隨四時。
心則歷陵枯木,髮則睢陽亂絲。
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雲氣蔭於叢蓍,金精養於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爲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谷。
試偃息於茂林,迺久羨於抽簪。
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恆沈。
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
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
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
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
崔駰以不樂損年,吳質以長愁養病。
鎮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
屢動莊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
薄晚閑閨,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
焦麥兩甕,寒菜一畦。
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雲低。
聚空倉而雀噪,驚懶婦而蟬嘶。
昔草濫於吹噓,藉《文言》之慶餘。
門有通德,家承賜書。
或陪玄武之觀,時參鳳凰之墟;觀受釐於宣室,賦《長楊》於直廬。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
摧直轡於三危,碎平途於九折。
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
關山則風月悽愴,隴水則肝腸斷絕。
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
百齡兮倏忽,光華兮已晚。
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
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
不暴骨於龍門,終低頭於馬阪。
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
綠苔生閣,芳塵凝榭。
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迺清蘭路,肅桂苑。
騰吹寒山,弭蓋秋阪。
臨濬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
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
白露曖空,素月流天。
沈吟齊章,殷勤陳篇。
抽毫進牘,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稱曰:臣東鄙幽介,長自丘樊,昧道懵學,孤奉明恩。
臣聞沈潛既義,高明既經。
日以陽德,月以陰靈。
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冥。
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朒朓警闕,朏魄示沖。
順辰通燭,從星澤風。
增華台室,揚采軒宮。
委照而吳業昌,淪精而漢道融。
若夫氣霽地表,雲斂天末。
洞庭始波,木葉微脫。
菊散芳於山椒,鴈流哀於江瀨。
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
列宿掩縟,長河韜映。
柔祇雪凝,圓靈水鏡。
連觀霜縞,周除冰淨。
君王迺猒晨懽,樂宵宴。
收妙舞,弛清縣。
去燭房,即月殿。
芳酒登,鳴琴薦。
若迺涼夜自淒,風篁成韻。
親懿莫從,羇孤遞進。
聆皋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
於是絃桐練響,音容選和。
徘徊房露,惆悵陽阿。
聲林虛籟,淪池滅波。
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長歌。
歌曰:
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歌響未終,餘景就畢。
滿堂變容,迴遑如失。
又稱歌曰:
月既沒兮露欲晞,歲方晏兮無與歸。
佳期可以還,微霜霑人衣!
陳王曰:「善。」迺命執事,獻壽羞璧。
敬佩玉音,復之無斁。
望江南兮清且空,對荷花兮丹復紅。
臥蓮葉而覆水,亂高房而出叢。
楚王暇日之歡,麗人妖豔之質。
且棄垂釣之魚,未論芳萍之實。
唯欲回渡輕船,共採新蓮。
傍斜山而屢轉,乘橫流而不前。
於是素腕舉,紅袖長。
回巧笑,墮明璫。
荷稠刺密,亟牽衣而綰裳。
人喧水濺,惜虧朱而壞妝。
物色雖晚,徘徊未反。
畏風多而榜危,驚舟移而花遠。
歌曰:
常聞蕖可愛,採擷欲爲裙。
葉滑不留綖,心忙無假薰。
千春誰與樂,唯有妾隨君。
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
世異時移,出爲東陽太守。
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歎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柢盤魄,山崖表裡。
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爲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
聲含嶰谷,曲抱《雲門》。
將雛集鳳,比翼巢鴛。
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
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
節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
雕鐫始就,剞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槎枿千年。
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
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
或低垂於霜露,或撼頓於風煙。
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爲關,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松繫馬。
豈獨城臨細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
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
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
文斜者百圍冰碎,理正者千尋瓦裂。
戴癭銜瘤,藏穿抱穴;木魅賜睒,山精妖孽。
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
沉淪窮巷,蕪沒荊扉。
既傷搖落,復嗟變衰。
《淮南子》云:「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
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散幽經以驗物,偉胎化之仙禽。
鍾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
指蓬壺而翻翰,望崑閬而揚音。
帀日域以迴騖,窮天步而高尋。
踐神區其既遠,積靈祀而方多。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引員吭之纖婉,頓脩趾之洪姱。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
厭江海而游澤,掩雲羅而見羈。
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
歲崢嶸而愁暮,心惆悵而哀離。
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
凉沙振野,箕風動天。
嚴嚴苦霧,皎皎悲泉。
冰塞長河,雪滿群山。
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
星翻漢迴,曉月將落。
感寒雞之早晨,憐霜鴈之違漠。
臨驚風之蕭條,對流光之照灼。
唳清響於丹墀,舞飛容於金閣。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躑躅徘徊,振迅騰摧。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離綱別赴,合緒相依。
將興中止,若往而歸。
颯沓矜顧,遷延遲暮。
逸翮後塵,翱翥先路。
指會規翔,臨岐矩步。
態有遺妍,貌無停趣。
奔機逗節,角睞分形。
長揚緩騖,並翼連聲。
輕跡凌亂,浮影交橫。
衆變繁姿,參差洊密。
煙交霧凝,若無毛質。
風去雨還,不可談悉。
既散魂而盪目,迷不知其所之。
忽星離而雲罷,整神容而自持。
仰天居之崇絕,更惆悵以驚思。
當是時也,燕姬色沮,巴童心恥。
巾拂兩停,丸劍雙止。
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
入衛國而乘軒,出吳都而傾市。
守馴養於千齡,結長悲於萬里。
歲將暮,時旣昏。
寒風積,愁雲繁。
梁王不悅,遊於兔園。
乃置旨酒,命賓友。
召鄒生,延枚叟。
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王乃歌北風於衛詩,詠南山於周雅。
授簡於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姸辭,侔色揣稱,爲寡人賦之。」
相如於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
曰:臣聞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
岐昌發詠於來思,姬滿申歌於《黃竹》。
《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謡以幽蘭儷曲。
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陰德。
雪之時義遠矣哉!請言其始。
若乃玄律窮,嚴氣昇。
焦溪涸,湯谷凝。
火井滅,温泉冰。
沸潭無涌,炎風不興。
北戶墐扉,裸壤垂繒。
於是河海生雲,朔漠飛沙。
連氛累靄,揜日韜霞。
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
其爲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
藹藹浮浮,瀌瀌弈弈。
聯翩飛灑,徘徊委積。
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
初便娟於墀廡,末縈盈於帷席。
旣因方而爲圭,亦遇圓而成璧。
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
於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
庭列瑤階,林挺瓊樹,皓鶴奪鮮,白鷳失素,紈袖慚冶,玉顔掩姱。
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耀照崑山。
爾其流滴垂冰,緣溜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
至夫繽紛繁騖之貌,皓皔曒潔之儀。
回散縈積之勢,飛聚凝曜之奇,固展轉而無窮,嗟難得而備知。
若乃申娛玩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
風觸楹而轉響,月承幌而通暉。
酌湘吳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對庭鵾之雙舞,瞻雲雁之孤飛。
踐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
馳遙思於千里,願接手而同歸。
鄒陽聞之,懣然心服。
有懷姸唱,敬接末曲。
於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
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褥。
燎熏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又續寫而爲白雪之歌,歌曰:
曲旣揚兮酒旣陳,朱顔酡兮思自親。
願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
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
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於陽春。
歌卒。
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
顧謂枚叔,起而爲亂,亂曰:
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未若茲雪,因時興滅。
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不固其節。
節豈我名,潔豈我貞。
憑雲昇降,從風飄零。
値物賦象,任地班形。
素因遇立,污隨染成。
縱心皓然,何慮何營?
嗟余命之舛薄,實賦運之逢屯。
旣殷憂而彌歲,復坎壈以相鄰。
晝營營而至晚,夜耿耿而通晨。
望否極而雲泰,何杳杳而無津。
悲晉璽之遷趙,痛漢鼎之移新。
無田、範之明畧,愧夷、齊之得仁。
遂胡顏而苟免,謂小屈而或申。
豈妖沴之無已,何國步之長淪。
  
恨少生而輕弱,本無志於爪牙。
謝兩章之雄勇,恧二東之英華。
豈三石於杜鄠,異五馬於琅邪。
直受性而好善,類蓬生之在麻。
冀無咎而沾慶,將保靜而蠲邪。
何昊穹之弗惠,值上帝之紆奢。
神州鞠為茂草,赤縣遶於長蛇。
徒仰天而太息,空撫衿而咨嗟。
  
惟古人之有懷,尚或感於知己。
況托萼於霄極,寵渥流於無已。
或小善而必褒,時片言而見美。
昔待罪於禹川,歷三考而無紀。
獲免戾於明時,遂超隆於宗子。
始解印於稽山,即驅傳於湘水。
彼南陽之舊國,實天漢之嘉祉。
旣川岳之形勝,復龍躍之基趾。
此首賞之謬及,謂維城之足恃。
值諸侯之攜貳,遂留滯於樊川。
等勾踐之絕望,同重耳之終焉。
望南枝而灑泣,或東顧而潺湲。
歸歟之情何極,首丘之思邈然。
  
忽值魏師入討,于彼南荊。
旣車徒之赩赫,遂一鼓而陵城。
同寤生之舍許,等小白之全邢。
伊社稷之不泯,實有感於恩靈。
矧吾人之固陋,迥飄薄於流萍。
忽沉滯於茲土,復期月而無成。
昔方千而畿甸,今七里而盤縈。
寡田邑而可賦,闕丘井而求兵。
無河內之資待,同滎陽之未平。
夜騷騷而擊柝,晝孑孑而揚旌。
烽淩雲而迥照,馬伏櫪而悲鳴。
旣有懷於斯日,亦焉得而云寧。
  
彼雲夢之舊都,乃標奇於昔者。
驗往記而瞻今,何名高而實寡。
寂寥井邑,荒涼原野。
徒揄揚於宋玉,空稱嗟於司馬。
南方卑而歎屈,長沙濕而悲賈。
余家國之一匡,庶興周而祀夏。
忽縈憂而北屈,豈年華之天假。
  
加以狗盜鼠竊,蜂蠆狐狸。
羣圉隸而為寇,聚臧獲而成師。
窺覦津渚,跋扈江眉。
屢征肇於殷歲,頻戰起於軒時。
有扈興於《夏典》,《採芑》著於《周詩》。
方叔振於蠻貊,伯禽捷於淮夷。
在逋穢其能幾,會斬馘而搴旗。
彼積惡之必稔,豈天靈之我欺。
交川路之雲擁,理惆悵而未怡。
層城之宮,靈苑之中,
奇木萬品,庶草千叢,
光分影雜,條繁幹通。
寒圭變節,冬灰徙筒,
並皆枯悴,色落摧風。
年歸氣新,搖雲動塵,
梅花特早,偏能識春。
或承陽而發金,乍雜雪而被銀。
吐豔四照之林,舒榮五衢之路。
既玉綴而珠離,且冰懸而雹布。
葉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
摽半落而飛空,香隨風而遠度。
掛靡靡之遊絲,雜霏霏之晨霧,
爭樓上之落粉,奪機中之織素。
乍開花而傍巘,或含影而臨池,
向玉階而結彩, 拂網戶而低枝。
七言表柏梁之詠,三軍傳魏武之奇。
於是重閨佳麗,貌婉心嫻,
憐早花之驚節,訝春光之遣寒,
夾衣始薄,羅袖初單。
折此芳花,舉茲輕袖,
或插鬢而問人,或殘枝而相授,恨
鬟前之大空,嫌金鈿之轉舊。
顧影丹墀,弄此嬌姿,
洞開春牖,四卷羅帷。
春風吹梅長(畏) 落盡,賤妾為此斂娥眉。
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時。
淮南王,信自華,命婇女,餌丹砂,學鳳音。
紫霞沒,白日沉,掛明燈,散玄陰。
顧謂小山儒士,斯可賦乎?於是泛瑟而言曰:若大王之燈者,銅華金擎,錯質鏤形;碧爲雲氣,玉爲仙靈;雙流百枝,豔帳充庭。
照錦地之文席,映繡柱之鳴箏;恣靈修之浩蕩,心何疑而永平。
茲侯服之誇誕,而處士所莫營。
若庶人燈者,非銀非珠,無藻無縟;心不貴麗,器窮于樸。
是以露冷帷幔,風結羅紈;螢已引桂,蛾欲辭蘭。
秋夜如歲,秋情若絲;怨此懷抱,傷此秋期,必然打坐歎,欲說忘辭。
至夫霜封園橘,冰裂池蓀;雲雪無際,河海方昏。
冬膏既凝,冬箭未度;ぉ連冬心,寂曆冬暮。
亦複朱燈空明,但爲君故。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6.4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