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
据慢骄奢,则凶中之。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
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
无端者,事之本也。
’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是其贱必本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默然不悦。
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虡。
天下之士,仁义皆来役处;辩士并进,莫不来语;东西南北,莫敢不服。
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
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
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
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
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
据慢骄奢,则凶中之。
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
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汤、周文王是也。
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
无端者,事之本也。
’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是其贱必本与?’非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傅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
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锺鼓之乐,勿为可也。
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
《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
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
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
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
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陛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锺鼓之乐,勿为可也。
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匈奴宾服,四荒乡风,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
《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
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以幸天下,以育群生,至仁也;立经陈纪,轻重同得,后可以为万世法程,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其具可素陈于前,愿幸无忽。
臣谨稽之天地,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以易此。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
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
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
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
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馀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陛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
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疾困恐死,见鬼之怒;身自疾痛,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于目,或泄于口,或泄于耳。
泄于目,目见其形;泄于耳,耳闻其声;泄于口,口言其事。
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
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
立则磬折垂佩。
主佩倚,则臣佩垂。
主佩垂,则臣佩委。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
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
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不更名。
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
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
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
倒策侧龟于君前,有诛。
龟策、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
苞屦、扱衽、厌冠,不入公门。
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
公事不私议。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
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
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
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素幂,乘髦马。
不蚤鬋。
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
三月而复服。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
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
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
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
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
男女相答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麑卵。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
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大夫私行出疆,必请。
反,必有献。
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
君劳之,则拜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
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
立则磬折垂佩。
主佩倚,则臣佩垂。
主佩垂,则臣佩委。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
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
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
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修其法而审行之。
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
君子已孤不更名。
已孤暴贵,不为父作谥。
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
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振书、端书于君前,有诛。
倒策侧龟于君前,有诛。
龟策、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
苞屦、扱衽、厌冠,不入公门。
书方、衰、凶器,不以告,不入公门。
公事不私议。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
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
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为宫室,不斩于丘木。
大夫、士去国,祭器不逾竟。
大夫寓祭器于大夫,士寓祭器于士。
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位乡国而哭。
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素幂,乘髦马。
不蚤鬋。
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
三月而复服。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
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
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
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
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
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
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
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
男女相答拜也。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麑卵。
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
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
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
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
大夫私行出疆,必请。
反,必有献。
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
君劳之,则拜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不登高,不临深。
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孤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
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不登高,不临深。
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
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孤
蜀郡王子渊,以事到湔,止寡妇杨惠舍。
惠有夫时一奴名便了,子渊倩奴行酤酒,便了提大杖上夫冢巅曰:“大夫买便了时,只约守冢,不约为他家男子酤酒也!”子渊大怒曰: “奴宁欲卖邪?”惠曰:“奴大杵人,人无欲者。
”子渊即决买,券之。
奴复曰:“欲使便了,皆当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为也!”子渊曰:“诺!”券文曰:
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
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晨起洒扫,食了洗涤。
居当穿臼缚帚,裁盂凿斗。
浚渠缚落,锄园斫陌。
杜髀埤地,刻木为架。
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出入不得骑马载车,踑坐大呶。
下床振头,捶钩刈刍,结苇躐纑。
汲水酪,佐䣯𨢢。
织履作粗,黏雀张乌。
结网捕鱼,缴雁弹凫。
登山射鹿,入水捕龟。
后园纵养,雁鹜百馀。
驱逐鸱鸟,持梢牧猪。
种姜养芋,长育豚驹。
粪除堂庑,馁食马牛。
鼓四起坐,夜半益刍。
二月春分,被堤杜疆,落桑皮棕。
种瓜作瓠,别茄披葱。
焚槎发畴,垄集破封。
日中早慧火,鸡鸣起舂。
调治马户,兼落三重。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
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关门塞窦,馁猪纵犬,勿与邻里争斗。
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
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
不得晨出夜入,交关伴偶。
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下至江州上到煎,主为府掾求用钱。
推纺垩,贩棕索。
绵亭买席,往来都雒,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
归都担枲,转出旁蹉。
牵犬贩鹅,武阳买茶。
杨氏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入市不得夷蹲旁卧,恶言丑詈。
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货易羊牛。
奴自交精慧,不得痴愚。
持斧入山,断輮裁辕。
若有馀残,当作俎几木屐及彘盘。
焚薪作炭,累石薄岸。
治舍盖屋,书削代牍。
日暮欲归,当送干薪二三束。
四月当披,五月当获。
十月收豆,抡麦窖芋。
南安拾粟采橘,持车载辏。
多取蒲苎,益作绳索。
雨堕如注瓮,披薜戴子公。
无所为当,编蒋织箔。
植种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树,八赤为行,果类相从,纵横相当。
果熟收敛,不得吮尝。
犬吠当起,惊告邻里。
枨门柱户,上楼击鼓。
持盾曳矛,还落三周。
勤心疾作,不得遨游。
奴老力索,种莞织席。
事讫欲休,当舂一石。
夜半无事,浣衣当白。
若有私敛,主给宾客。
奴不得有奸私,事事当关白。
奴不听教,当笞一百。
读券文适讫,词穷诈索,仡仡扣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审如王大夫言,不如早归黄土陌,丘蚓钻额。
早
惠有夫时一奴名便了,子渊倩奴行酤酒,便了提大杖上夫冢巅曰:“大夫买便了时,只约守冢,不约为他家男子酤酒也!”子渊大怒曰: “奴宁欲卖邪?”惠曰:“奴大杵人,人无欲者。
”子渊即决买,券之。
奴复曰:“欲使便了,皆当上券;不上券,便了不能为也!”子渊曰:“诺!”券文曰:
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
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晨起洒扫,食了洗涤。
居当穿臼缚帚,裁盂凿斗。
浚渠缚落,锄园斫陌。
杜髀埤地,刻木为架。
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出入不得骑马载车,踑坐大呶。
下床振头,捶钩刈刍,结苇躐纑。
汲水酪,佐䣯𨢢。
织履作粗,黏雀张乌。
结网捕鱼,缴雁弹凫。
登山射鹿,入水捕龟。
后园纵养,雁鹜百馀。
驱逐鸱鸟,持梢牧猪。
种姜养芋,长育豚驹。
粪除堂庑,馁食马牛。
鼓四起坐,夜半益刍。
二月春分,被堤杜疆,落桑皮棕。
种瓜作瓠,别茄披葱。
焚槎发畴,垄集破封。
日中早慧火,鸡鸣起舂。
调治马户,兼落三重。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
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关门塞窦,馁猪纵犬,勿与邻里争斗。
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
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
不得晨出夜入,交关伴偶。
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下至江州上到煎,主为府掾求用钱。
推纺垩,贩棕索。
绵亭买席,往来都雒,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
归都担枲,转出旁蹉。
牵犬贩鹅,武阳买茶。
杨氏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入市不得夷蹲旁卧,恶言丑詈。
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货易羊牛。
奴自交精慧,不得痴愚。
持斧入山,断輮裁辕。
若有馀残,当作俎几木屐及彘盘。
焚薪作炭,累石薄岸。
治舍盖屋,书削代牍。
日暮欲归,当送干薪二三束。
四月当披,五月当获。
十月收豆,抡麦窖芋。
南安拾粟采橘,持车载辏。
多取蒲苎,益作绳索。
雨堕如注瓮,披薜戴子公。
无所为当,编蒋织箔。
植种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树,八赤为行,果类相从,纵横相当。
果熟收敛,不得吮尝。
犬吠当起,惊告邻里。
枨门柱户,上楼击鼓。
持盾曳矛,还落三周。
勤心疾作,不得遨游。
奴老力索,种莞织席。
事讫欲休,当舂一石。
夜半无事,浣衣当白。
若有私敛,主给宾客。
奴不得有奸私,事事当关白。
奴不听教,当笞一百。
读券文适讫,词穷诈索,仡仡扣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审如王大夫言,不如早归黄土陌,丘蚓钻额。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