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于前则跨蹑犍牂,枕倚交趾。
经途所亘,五千余里。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龙池(瀥)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溃其阿。
汩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
于是乎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于后则却背华容,北指昆仑。
缘以剑阁,阻以石门。
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或藏蛟螭,或隐碧玉。
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其树则有木兰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枞。
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擢修干,竦长条。
扇飞云,拂轻霄。
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
巢居栖翔,聿兼邓林。
穴宅奇兽,窠宿异禽。
熊罴咆其阳,雕鹗鴥其阴。
猿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
其中则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
樊以蒩圃,滨以盐池。
蟞蛦山栖,鼋龟水处。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
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让所植,蹲鸱所伏。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或丰绿荑,或蕃丹椒。
麋芜布濩于中阿,风连莚蔓于兰皋。
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敷橤葳蕤,落英飘飖。
神农是尝,卢跗是料。
芳追气邪,味蠲疠痟。
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演以潜沬,浸以绵雒。
沟洫脉散,疆里绮错。
黍稷油油,焿稻莫莫。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尔乃邑居隐赈,夹江傍山。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
虞尝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之所者义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所以速祸。
然道长世短,祸福舛错,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荡而积愤,或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陈处世不遇之难,遂弃彝伦,轻举远游,以极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反之以义,推神明之应于视听之表,崇否泰之运于智力之外,以明天任命之不可违,故作《思游赋》,其辞曰:
有轩辕之遐胄兮,氏仲任之洪裔。
敷华颖于末叶兮,灵根于上世。
准乾坤以斡度兮,仪阴阳以定制。
匪时运其焉行兮,垂太虚而遥曳。
戴朗月之高冠兮,缀太白之明璜。
(《御览》六百八十四作「缀太珠之明。」)制文霓以为衣兮,袭采云以为裳。
要华电之煜兮,玉衡之琳琅。
明景日以鉴形兮,信焕曜而重光。
至美诡好于凡观兮,修稀合而靡呈。
燕石缇袭以华国兮,和璞遥弃于南荆。
夏像韬尘于市北兮,瓶抗方于两楹。
鸾皇耿介而偏栖兮,兰桂背时而独荣。
关寒暑以练真兮,岂改容而爽情。
感昆吾之易越兮,怀晖光之速暮。
羡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
悼曜灵之靡暇兮,限天晷之有度。
聆鸣蜩之号节兮,恐陨叶于凝露。
希前轨而增骛兮,眷後尘而旋顾。
往者倏忽而不逮兮,来者冥昧而未著。
二仪泊焉其无央兮,四节环转而靡穷。
星鸟逝而时反兮,夕景潜而且融。
景三后之在天兮,叹圣哲之永终。
谅道修而命微兮,孰舍盈而戢冲。
握隋珠与蕙若兮,时莫悦而未遑。
彼未遑其何恤兮,惧独美之有伤,蹇委深而投奥兮,庶芬藻之不彰。
芳处幽而弥馨兮,宝在夜而愈光。
逼区内之迫胁兮,恩摅翼乎八荒。
望云阶之崇壮兮,顾轻举而高翔。
造庖牺以问象兮,辩吉繇于姬文。
将远游于太初兮,鉴形魄之未分。
四灵俨而为卫兮,六气纷以成群。
骖白兽于商风兮,御苍龙于景云。
简厮徒于灵圉兮,从冯夷而问津。
召陵阳于游溪兮,旌王子于柏人。
前祝融以掌燧兮,殿玄冥以掩尘。
形票彡票彡而遂遐兮,气而愈新。
挹玉膏于莱兮,掇紫英于瀛滨。
揖太昊以假憩兮,听赋政于三春。
洪范翕而复张兮,百卉陨而更震。
睇玉女之纷票彡兮,执懿筐于扶木。
览玄象之к晔兮,仍腾跃乎阳谷。
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
将纵辔以逍遥兮,恨东极之路促。
诏纤阿而右回兮,觌朱明之赫戏。
莅群神于夏庭兮,回苍梧而结知。
纟丽鹪明以承兮,驵天马而高驰。
谗羲和于丹丘兮,诮倒景之乱仪。
寻凯风而南暨兮,谢太阳于炎离。
戚溽暑之陶郁兮,余安能乎留斯!闻碧鸡之长晨兮,吾将往乎西游。
奥浮于弱水兮,泊舳舻兮中流。
苟精粹之
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1。
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2。
聿经始于洛沬,拢万川乎巴梁3。
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4。
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5。
揔括汉泗,兼包淮湘6。
并吞沅澧,汲引沮漳7。
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8。
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9。
网络群流,商搉涓浍10。
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11。
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12。
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13。
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14。
呼吸万里,吐纳灵潮15。
自然往复,或夕或朝16。
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17。
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18。
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崛而比峤19。
协灵通气,濆薄相陶20。
流风蒸雷,腾虹扬霄21。
出信阳而长迈,淙大壑与沃焦22。
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23。
绝岸万丈,壁立赮驳24。
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閟竦而盘礴25。
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26。
骇浪暴洒,惊波飞薄27。
迅澓增浇,涌湍叠跃28。
砯岩鼓作,漰湱泶灂29。
㵗㶔𤃫𣸎,溃濩泧漷30。
潏湟淴泱,㶖㴸㶒瀹31。
漩澴荥瀯,渨㵽濆瀑32。
溭淢浕涢,龙鳞结络33。
碧沙溃沲而往来,巨石硉矹以前却34。
潜演之所汩淈,奔溜之所磢错35。
厓隒为之泐嵃,碕岭为之岩崿36。
幽涧积阻,礐硌菪确37。
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38。
澄澹汪洸,瀇滉囦泫39。
泓汯浻澋,涒邻㘤㔂40。
混澣灦涣,流映扬焆41。
溟漭渺沔,汗汗沺沺42。
察之无象,寻之无边43。
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44。
类肧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45。
长波浃渫,峻湍崔嵬46。
盘涡谷转,凌涛山颓47。
阳侯砐硪以岸起,洪澜蜿演而云回48。
垽沦溛瀤,乍浥乍堆49。
豃如地裂,豁若天开50。
触曲涯以萦浇,骇崩浪而相礧51。
鼓㕉窟以漰浡,乃湓湧而驾隈52。
鱼则江豚海狶,叔鲔王鳣,䱻鰊𩺭鲉,鲮鳐鯩鲢53。
或鹿觡象鼻,或虎状龙颜54。
鳞甲鏙错,焕烂锦斑55。
扬鬐掉尾,喷浪飞唌;排流呼哈,随波游延;或曝采以晃渊,或吓鳃乎岩间56。
介鲸乘涛以出入,鯼𩶆顺时而往还57。
尔其水物怪错,则有潜鹄鱼牛,虎蛟钩蛇58。
蜦䗚鲎蝞,鲼𪓛𪓬𪓹;王珧海月,土肉石华59。
三蝬𧉈江,鹦螺蜁蜗;琐蛣腹蟹,水母目虾60。
紫蚢如渠,洪蚶专车61。
琼蚌晞曜以莹珠,石𧉧应节而扬葩;蜛蠩森衰以垂翘,玄蛎磈螺而碨䃁;或泛潋于潮波,或混沦乎泥沙62。
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63。
有鳖三足,有龟六眸6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
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者也。
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
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
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上篇
昔汉氏失御1,奸臣窃命2,祸基3京畿,毒遍宇内,皇纲弛紊4,王室遂卑。
於是群雄蜂骇5,义兵四合6,吴武烈皇帝7慷慨下国,电发8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9。
威稜则夷羿震荡10,兵交则丑虏授馘11,遂扫清宗祊12,蒸禋皇祖13。
於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14。
哮阚之群风驱15,熊罴之族雾集16,虽兵以义合17,同盟戮力18,然皆包藏祸心19,阻兵怙乱20,或师无谋律,丧威稔寇21,忠规武节22,未有若此其著者也。
武烈23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24,弱冠秀发25,招揽遗老26,与之述业27。
神兵东驱,奋寡犯多,攻无坚城之将28,战无交锋之虏29。
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30,饬法修师31而威德翕赫32,宾礼33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34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彼二君子,皆弘敏35而多奇,雅达而聪哲36,故同方者以类附37,等契者以气集38,而江东39盖多士矣。
将北伐诸华40,诛鉏干纪41,旋皇舆於夷庚42,反帝座于紫闼43,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44而归旧物。
戎车既次45,群凶侧目46,大业未就,中世而殒47。
用集我大皇帝48,以奇踪袭於逸轨49,叡心发乎令图50,从政咨於故实51,播宪稽乎遗风52,而加之以笃固53,申之以节俭,畴咨54俊茂,好谋善断,束帛旅於丘园55,旌命交于涂巷56。
故豪彦寻声而响臻57,志士希光而影骛58,异人辐凑59,猛士如林。
於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60入为腹心,出作股肱61;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62,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63,术数64则吴范、赵达以禨祥协德65,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骆统、刘基强谏以补过,谋无遗諝66,举不失策。
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67,而与天下争衡矣68。
魏氏尝藉战胜之威69,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70,下汉阴之众71,羽楫万计72,龙跃73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74,谟臣75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76之志,一宇宙之气。
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77,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汉王78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79之民,乘危骋变80,结垒81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82之地。
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83,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
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
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
芬等遂败。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
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
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
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
太祖行奋武将军。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
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
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
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
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遂引兵西,将据成皋。
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
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
中平四年冬,生于谯。
[一]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
[二]太祖崩,嗣位为丞相、魏王。
[三]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注[一]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
年八岁,能属文。
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善骑射,好击剑。
举茂才,不行。
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三]年,为司徒赵温所辟。
太祖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
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温官。
注[二]魏略曰:太祖不时立太子,太子自疑。
是时有高元吕者,善相人,乃呼问之,对曰:“其贵乃不可言。
”问:“寿几何?”元吕曰:“其寿,至四十当有小苦,过是无忧也。
”后无几而立为王太子,至年四十而薨。
注[三]袁宏汉纪载汉帝诏曰:“魏太子丕:昔皇天授乃显考以翼我皇家,遂攘除髃凶,拓定九州,弘功茂绩,光于宇宙,朕用垂拱负扆二十有余载。
天不慭遗一老,永保余一人,早世潜神,哀悼伤切。
丕奕世宣明,宜秉文武,绍熙前绪。
今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绂,领冀州牧。
方今外有遗虏,遐夷未宾,旗鼓犹在边境,干戈不得韬刃,斯乃播扬洪烈,立功垂名之秋也。
岂得修谅闇之礼,究曾、闵之志哉?其敬服朕命,抑弭忧怀,旁祗厥绪,时亮庶功,以称朕意。
于戏,可不勉与!“
元年二月[一]王戌,以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着令,藏之石室。
注[一]魏书载庚戌令曰:“关津所以通商旅,池苑所以御灾荒,设禁重税,非所以便民;其除池□之禁,轻关津之税,皆复什一。
”辛亥,赐诸侯王将相已下将粟万斛,帛千匹,金银各有差等。
遣使者循行郡国,有违理掊克暴虐者,举其罪。
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扬:“此何祥也?”扬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
天事恒象,此其应也。
”内黄殷登默而记之。
至四十五年,登尚在。
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扬之言,其验兹乎!”
[一]注[一]魏书曰:王召见登,谓之曰:“昔成风闻楚丘之繇而敬事季友,邓晨信少公之言而自纳光武。
登以笃老,服膺占术,记识天道,岂有是乎!”赐登谷三百斛,遣归家。
已卯,以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
濊貊、扶余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