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斤斤,察也。
條條、秩秩,智也。
穆穆、肅肅,敬也。
諸諸、便便,辯也。
肅肅、翼翼,恭也。
廱廱、優優,和也。
兢兢、憴憴,戒也。
戰戰、蹌蹌,動也。
晏晏、溫溫,柔也。
業業、翹翹,危也。
惴惴、憢憢,懼也。
番番、矯矯,勇也。
桓桓、烈烈,威也。
洸洸、赳赳,武也。
藹藹、濟濟,止也。
悠悠、洋洋,思也。
蹶蹶、踖踖,敏也。
薨薨、增增,衆也。
烝烝、遂遂,作也。
委委、佗佗,美也。
忯忯、惕惕,愛也。
偁偁、格格,舉也。
蓁蓁、孽孽,戴也。
懕懕、媞媞,安也。
祁祁、遲遲,徐也。
丕丕、簡簡,大也。
存存、萌萌,在也。
懋懋、慔慔,勉也。
庸庸、慅慅,勞也。
赫赫、躍躍,迅也。
綽綽、爰爰,緩也。
坎坎、墫墫,喜也。
瞿瞿、休休,儉也。
旭旭、蹺蹺,憍也。
夢夢、訰訰,亂也。
懪懪、邈邈,悶也。
儚儚、洄洄,惛也。
版版、蕩蕩,僻也。
爞爞、炎炎,薰也。
居居,究究,惡也。
仇讎、敖敖,傲也。
佌佌、瑣瑣,小也。
悄悄、慘慘,慍也。
痯痯、瘐瘐,病也。
殷殷、惸惸、忉忉、慱慱、欽欽、京京、忡忡、惙惙、怲怲、弈弈,憂也。
畇畇,田也。
畟畟,耜也。
郝郝,耕也。
繹繹,生也。
穟穟,苗也。
綿綿,穮也。
挃挃,獲也。
慄慄,衆也。
溞溞,淅也。
烰烰,烝也。
俅俅,服也。
峨峨,祭也。
鍠鍠,樂也。
穰穰,福也。
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丁丁、嚶嚶,相切直也。
藹藹、萋萋,臣盡力也。
噰噰喈喈,民協服也。
佻佻、契契,愈遐急也。
宴宴、粲粲,尼居息也。
哀哀、恓恓,懷報德也。
儵儵、嘒嘒,罹禍毒也。
晏晏、旦旦,悔爽忒也。
皋皋、琄琄,刺素食也。
懽懽、愮愮,憂無告也。
憲憲、泄泄,製法則也。
謔謔、謞謞,崇讒慝也。
翕翕、訿訿,莫供職也。
速速、蹙蹙,惟逑鞫也。
抑抑,密也。
秩秩,清也。
甹夆,掣曳也。
朔,北方也。
不俟,不來也。
不遹,不跡也。
不徹,不道也。
勿念,勿忘也。
萲、諼,忘也。
每有,雖也。
饎,酒食也。
舞、號,雩也。
暨,不及也。
蠢,不遜也。
如切如磋,道學也。
如琢如磨,自修也。
瑟兮僴兮,恂慄也。
赫兮烜兮,威儀也。
有
條條、秩秩,智也。
穆穆、肅肅,敬也。
諸諸、便便,辯也。
肅肅、翼翼,恭也。
廱廱、優優,和也。
兢兢、憴憴,戒也。
戰戰、蹌蹌,動也。
晏晏、溫溫,柔也。
業業、翹翹,危也。
惴惴、憢憢,懼也。
番番、矯矯,勇也。
桓桓、烈烈,威也。
洸洸、赳赳,武也。
藹藹、濟濟,止也。
悠悠、洋洋,思也。
蹶蹶、踖踖,敏也。
薨薨、增增,衆也。
烝烝、遂遂,作也。
委委、佗佗,美也。
忯忯、惕惕,愛也。
偁偁、格格,舉也。
蓁蓁、孽孽,戴也。
懕懕、媞媞,安也。
祁祁、遲遲,徐也。
丕丕、簡簡,大也。
存存、萌萌,在也。
懋懋、慔慔,勉也。
庸庸、慅慅,勞也。
赫赫、躍躍,迅也。
綽綽、爰爰,緩也。
坎坎、墫墫,喜也。
瞿瞿、休休,儉也。
旭旭、蹺蹺,憍也。
夢夢、訰訰,亂也。
懪懪、邈邈,悶也。
儚儚、洄洄,惛也。
版版、蕩蕩,僻也。
爞爞、炎炎,薰也。
居居,究究,惡也。
仇讎、敖敖,傲也。
佌佌、瑣瑣,小也。
悄悄、慘慘,慍也。
痯痯、瘐瘐,病也。
殷殷、惸惸、忉忉、慱慱、欽欽、京京、忡忡、惙惙、怲怲、弈弈,憂也。
畇畇,田也。
畟畟,耜也。
郝郝,耕也。
繹繹,生也。
穟穟,苗也。
綿綿,穮也。
挃挃,獲也。
慄慄,衆也。
溞溞,淅也。
烰烰,烝也。
俅俅,服也。
峨峨,祭也。
鍠鍠,樂也。
穰穰,福也。
子子孫孫,引無極也。
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丁丁、嚶嚶,相切直也。
藹藹、萋萋,臣盡力也。
噰噰喈喈,民協服也。
佻佻、契契,愈遐急也。
宴宴、粲粲,尼居息也。
哀哀、恓恓,懷報德也。
儵儵、嘒嘒,罹禍毒也。
晏晏、旦旦,悔爽忒也。
皋皋、琄琄,刺素食也。
懽懽、愮愮,憂無告也。
憲憲、泄泄,製法則也。
謔謔、謞謞,崇讒慝也。
翕翕、訿訿,莫供職也。
速速、蹙蹙,惟逑鞫也。
抑抑,密也。
秩秩,清也。
甹夆,掣曳也。
朔,北方也。
不俟,不來也。
不遹,不跡也。
不徹,不道也。
勿念,勿忘也。
萲、諼,忘也。
每有,雖也。
饎,酒食也。
舞、號,雩也。
暨,不及也。
蠢,不遜也。
如切如磋,道學也。
如琢如磨,自修也。
瑟兮僴兮,恂慄也。
赫兮烜兮,威儀也。
有
殷、齊,中也。
斯、誃,離也。
謖、興,起也。
還、復,返也。
宣、徇,遍也。
馹、遽,傳也。
蒙、荒,奄也。
告、謁,請也。
肅、噰,聲也。
格、懷,來也。
畛、厎,致也。
恀、怙,恃也。
律、遹,述也。
俞、畣,然也。
豫、臚,敘也。
庶幾,尚也。
觀、指,示也。
若、惠,順也。
敖、幠,傲也。
幼、鞠,稚也。
逸、愆,過也。
疑、休,戾也。
疾、齊,壯也。
悈、褊,急也。
貿、賈,市也。
厞、陋,隱也。
遏、遾,逮也。
徵、邁,行也。
圮、敗,覆也。
薦,原,再也。
撫、敉,撫也。
臞、脙,瘠也。
桄、熲,充也。
屢、暱,亟也。
靡、罔,無也。
爽,差也。
爽,忒也。
佴,貳也。
劑、剪,齊也。
饙、餾,稔也。
媵、將,送也。
作、造,爲也。
餥、餱,食也。
鞫、究,窮也。
滷、矜、鹹,苦也。
幹、流,求也。
流,覃也。
覃,延也。
佻,偷也。
潛,深也。
潛、深,測也。
穀、鞠,生也。
啜,茹也。
茹、虞,度也。
試、式,用也。
誥、誓,謹也。
競、逐,彊也。
御、圉,禁也。
窒、薶,塞也。
黼、黻,彰也。
膺、身,親也。
愷悌,發也。
髦士,官也。
畯,農夫也。
蓋、割,裂也。
邕、支,載也。
諈、諉,累也。
漠、察,清也。
庇、庥,廕也。
穀、履,祿也。
履,禮也。
隱,佔也。
逆,迎也。
憯,曾也。
增,益也。
窶,貧也。
薆,隱也。
僾,唈也。
基,經也。
基,設也。
祺,祥也。
祺,吉也。
兆,域也。
肇,敏也。
挾,藏也。
浹,徹也。
替,廢也。
替,滅也。
速,徵也。
徵,召也。
琛,寶也。
探,試也。
髦,選也。
髦,俊也。
俾,職也。
紕,飾也。
氵夌,慄也。
慄,慼也
斯、誃,離也。
謖、興,起也。
還、復,返也。
宣、徇,遍也。
馹、遽,傳也。
蒙、荒,奄也。
告、謁,請也。
肅、噰,聲也。
格、懷,來也。
畛、厎,致也。
恀、怙,恃也。
律、遹,述也。
俞、畣,然也。
豫、臚,敘也。
庶幾,尚也。
觀、指,示也。
若、惠,順也。
敖、幠,傲也。
幼、鞠,稚也。
逸、愆,過也。
疑、休,戾也。
疾、齊,壯也。
悈、褊,急也。
貿、賈,市也。
厞、陋,隱也。
遏、遾,逮也。
徵、邁,行也。
圮、敗,覆也。
薦,原,再也。
撫、敉,撫也。
臞、脙,瘠也。
桄、熲,充也。
屢、暱,亟也。
靡、罔,無也。
爽,差也。
爽,忒也。
佴,貳也。
劑、剪,齊也。
饙、餾,稔也。
媵、將,送也。
作、造,爲也。
餥、餱,食也。
鞫、究,窮也。
滷、矜、鹹,苦也。
幹、流,求也。
流,覃也。
覃,延也。
佻,偷也。
潛,深也。
潛、深,測也。
穀、鞠,生也。
啜,茹也。
茹、虞,度也。
試、式,用也。
誥、誓,謹也。
競、逐,彊也。
御、圉,禁也。
窒、薶,塞也。
黼、黻,彰也。
膺、身,親也。
愷悌,發也。
髦士,官也。
畯,農夫也。
蓋、割,裂也。
邕、支,載也。
諈、諉,累也。
漠、察,清也。
庇、庥,廕也。
穀、履,祿也。
履,禮也。
隱,佔也。
逆,迎也。
憯,曾也。
增,益也。
窶,貧也。
薆,隱也。
僾,唈也。
基,經也。
基,設也。
祺,祥也。
祺,吉也。
兆,域也。
肇,敏也。
挾,藏也。
浹,徹也。
替,廢也。
替,滅也。
速,徵也。
徵,召也。
琛,寶也。
探,試也。
髦,選也。
髦,俊也。
俾,職也。
紕,飾也。
氵夌,慄也。
慄,慼也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吾於何逃聲哉?」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
吾於何逃聲哉?」
告儼、俟、份、佚、佟: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四友之人,親受音旨。
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
性剛纔拙,與物多忤。
自量爲己,必貽俗患。
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
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
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
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機巧好疏。
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
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
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爲成,因喪立功。
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
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爾,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自古聖賢,誰能獨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四友之人,親受音旨。
發斯談者,將非窮達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耶?
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遊走。
性剛纔拙,與物多忤。
自量爲己,必貽俗患。
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飢寒。
餘嘗感孺仲賢妻之言。
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
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愧。
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機巧好疏。
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
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
鮑叔,管仲,分財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爲成,因喪立功。
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穎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於沒齒。
濟北汜稚春,晉時操行人也,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
《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雖不能爾,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復何言!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
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衹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
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衹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衞,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
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衞。
飛衞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
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飛衞。
飛衞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
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
”昌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
以睹餘物,皆丘山也。
及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以告飛衞。
飛衞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紀昌既盡衞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衞。
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鋒相觸,而墜於地,而塵不揚。
飛衞之矢先窮。
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衞以棘刺之端扞之,而無差焉。
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爲父子。
剋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
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衞。
飛衞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
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飛衞。
飛衞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
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
”昌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
以睹餘物,皆丘山也。
及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以告飛衞。
飛衞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紀昌既盡衞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衞。
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鋒相觸,而墜於地,而塵不揚。
飛衞之矢先窮。
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衞以棘刺之端扞之,而無差焉。
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爲父子。
剋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鬬。
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君諱嘉,字萬年,江夏鄂人也。
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馬。
祖父揖,元康中爲廬陵太守。
宗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爲縣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閭稱之。
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
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
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爲不及。
遜從弟立,亦有才誌,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裏,聲流京邑。
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鎮武昌,並領江州,辟君部廬陵從事。
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
對曰:「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步歸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
旬有餘日,更版爲勸學從事。
時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
大傅河南褚裒,簡穆有器識,時爲豫章太守,出朝宗亮。
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君在坐次甚遠。
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覓。」裒歷觀,遂指君謂亮曰:「將無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爲裒之所得。
乃益器焉。
舉秀才,又爲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爲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參軍。
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
九月九日,溫遊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
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
溫命取以還之。
廷尉太原孫盛,爲諮議參軍,時在坐。
溫命紙筆,令嘲之。
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
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
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
詔使人扶入。
君嘗爲刺史謝永別駕。
永,會稽人,喪亡。
君求赴義,路由永興。
高陽許詢有雋才,辭榮不仕,每縱心獨往。
客居縣界,嘗乘船近行,適逢君過,嘆曰:「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
唯聞中州有孟嘉者,將非是乎?然亦何由來此?」使問君之從者。
君謂其使曰:「本心相過,今先赴義,尋還,就君。」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還至,轉從事中郎,俄遷長史。
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
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溫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禦卿。」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始自總發,至於知命,行不茍合,言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
好酣飲,逾多不
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馬。
祖父揖,元康中爲廬陵太守。
宗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爲縣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閭稱之。
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
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
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爲不及。
遜從弟立,亦有才誌,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裏,聲流京邑。
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鎮武昌,並領江州,辟君部廬陵從事。
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
對曰:「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步歸家。
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
旬有餘日,更版爲勸學從事。
時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
大傅河南褚裒,簡穆有器識,時爲豫章太守,出朝宗亮。
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君在坐次甚遠。
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覓。」裒歷觀,遂指君謂亮曰:「將無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爲裒之所得。
乃益器焉。
舉秀才,又爲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爲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參軍。
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
九月九日,溫遊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坐。
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
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
溫命取以還之。
廷尉太原孫盛,爲諮議參軍,時在坐。
溫命紙筆,令嘲之。
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
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
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
詔使人扶入。
君嘗爲刺史謝永別駕。
永,會稽人,喪亡。
君求赴義,路由永興。
高陽許詢有雋才,辭榮不仕,每縱心獨往。
客居縣界,嘗乘船近行,適逢君過,嘆曰:「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
唯聞中州有孟嘉者,將非是乎?然亦何由來此?」使問君之從者。
君謂其使曰:「本心相過,今先赴義,尋還,就君。」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還至,轉從事中郎,俄遷長史。
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
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溫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禦卿。」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始自總發,至於知命,行不茍合,言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
好酣飲,逾多不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獨治,則爲臣以佐之。
然則三五迭隆,歷世承基,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元首經略而股肱肆力。
遭離不同,跡有優劣。
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
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寧,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
中古凌犀,斯道替矣。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爲下者必以私路期榮;御圓者不以信誠率衆,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
於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而時不治。
故蘧寗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
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
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
夫未遇伯樂,則千載無一驥。
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之得材,於斯爲貴。
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
靜亂庇人,抑亦其次。
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
是以古之居子,不患弘道難;遭時難,遭時匪難,遇君難。
故有道無時,孟子所以咨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
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
遇之不能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
故委面霸朝,豫議世事。
舉才不以標鑒,故久之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後定。
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公達慨然,志在致命。
由斯而談,故以大存名節。
至如身爲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
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將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
相與弘道,豈不遠哉!
崔生高朗,折而不撓,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后北面者哉!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則崔子所不與,魏武所不容。
夫江湖所以濟舟,亦所以覆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
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後,豈非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
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后授之無疑心,武侯處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公瑾卓爾,逸志不群。
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參分於赤壁。
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譽之
然則三五迭隆,歷世承基,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元首經略而股肱肆力。
遭離不同,跡有優劣。
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
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寧,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
中古凌犀,斯道替矣。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爲下者必以私路期榮;御圓者不以信誠率衆,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
於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而時不治。
故蘧寗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
衰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
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
夫未遇伯樂,則千載無一驥。
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之得材,於斯爲貴。
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
靜亂庇人,抑亦其次。
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
是以古之居子,不患弘道難;遭時難,遭時匪難,遇君難。
故有道無時,孟子所以咨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
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
遇之不能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
故委面霸朝,豫議世事。
舉才不以標鑒,故久之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後定。
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公達慨然,志在致命。
由斯而談,故以大存名節。
至如身爲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
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將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
相與弘道,豈不遠哉!
崔生高朗,折而不撓,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后北面者哉!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則崔子所不與,魏武所不容。
夫江湖所以濟舟,亦所以覆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
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後,豈非天懷發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
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后授之無疑心,武侯處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公瑾卓爾,逸志不群。
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晚節曜奇,則參分於赤壁。
惜其齡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