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
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金陵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
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
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
”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触类而思,不一而足。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
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
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馀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
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
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冤酷日深,艰辛历尽。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
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
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
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
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乾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
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
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
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
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
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
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
然弟自厌薄之,弃去。
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教外之语备极研究。
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
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
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
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
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
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
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
百金到手,顷刻都尽,故尝贫;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
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
予读而悲之。
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
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党人偷乐,众女谣诼,不揆中情,信谗齌怒,皆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
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
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桃可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
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
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
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
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
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
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目皆下视,口呿不合。
一人脱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
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
两童子首发鬅鬙,共舁一人以渡。
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
一人仰面视长眉者。
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
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
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
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缬纹皆见。
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自得。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
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
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当即此意。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
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
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
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
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
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
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
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
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
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
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吝也。
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
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
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
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
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