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
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者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
漫试着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
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
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
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
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
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花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
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离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丝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新烟凝碧。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歌管酬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阴洞龙藏雨,春苗麝养香。
闲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
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
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
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6.4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