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頓首。
早拜見。
值雨。
草草。
不知軸議何者爲如法。
可換更告批及。
今且馳納。
芾惶恐頓首。
伯充防禦臺坐。
庭下石如何去裏。
去住不過數日也。
乾稱父,坤稱母。
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
故天地之塞,吾其體。
天地之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髙年,所以長其長 。
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聖其合德,賢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
於時保之,子之翼也。
樂且不懮,純乎孝者也。
違曰悖德,害仁曰賊。
濟惡者不才,其踐形唯肖者也。
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
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 為匪懈。
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
育英才,潁封人之賜類。
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
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于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
貧賤懮戚,庸玉汝於成也。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襄再拜。
自安道領桂管,日以因偱,不得時通記牘,愧詠無極。
中間辱書,頗知動靖。
近聞儂寇西南夷,有生致之請,固佳事耳。
永叔、之翰已留都下,王仲儀亦將來矣。
襄已請泉麾,旦夕當遂。
智短慮昏,無益時事,且奉親還鄉,餘非所及也。
春暄,飲食加愛,不一一。
襄再拜,安道侍郎左右。
謹空。
二月廿四日。
龍眠李伯時爲餘作蓮社十八賢圖,追寫當時事,按十八賢行狀,沙門惠遠初爲儒,因聽道安講般若經豁然大悟,乃與其弟惠持,俱棄儒落髮,太元中至廬山時沙門惠永先居香谷,遠欲駐錫是山,一夕山神見夢稽首留師,忽於後夜雷電大震,平旦地皆坦,夷村木委,積江州刺吏桓伊表奏其異,爲師建殿是爲(神)東林,因號其殿爲神運時有彭城遺民劉程之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張淦、張野凡六人,皆名重一時,棄官舍緣來依,遠師復有沙門道昺,曇當,惠敲,曇詵,道敬,道生,曇順凡七人又有梵僧佛馱跋陀,羅佛馱耶舍二尊者相結爲社,號廬山十八賢,時陳郡謝靈運以才自負少所推與及來社中見遠師,心悅誠服,乃爲開池種白蓮,求預淨社遠師以其心亂拒而不納陶諧,時棄官居慄裏,每來社中,或時才至遠便攢眉回去,遠師愛之慾留,不可得道士陸修靜居簡寂觀亦常來社中,與遠相善,遠自居東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陸道士忽行過溪,相持而笑,又嘗令人沽酒引淵明來,故詩人有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沽酒過溪俱破戒,彼何人斯師如斯,又云: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去還來者皆其事也,此圖初爲入路與清流激湍,蘭帶曲折,踰石橋溪,迴路轉石巖,一又繚而上,石嵓一二巖之間有方石,池種白蓮花,巖之傍有石梯,庋山迤邐而去不知所窮,當圖窮處,橫爲長雲蔽覆,樹腰巖頂,其高深遠近,蓋莫得而見也,傍石池有高崖懸泉,下瀦爲潭,支流貫池,下注大溪,激石而湍浪者,虎溪也,巖之外,遊而來者二人,一人登嶺出半身者宗炳也,一人躡石磴而下者,曇順也,巖中爲經筵者六人一踞牀憑几,揮塵而講說者道生也,一人持羽扇目注懸猿而意在深聽者雷次宗也,一人合掌坐於牀下者道敬也,一人相向而坐者曇詵也,一人執卷跪聽於其後,童子一舒足搔首有倦聽之意,蓮池之上,環石臺坐而箋經校義者,五人石上列香壚筆硯之具,一人憑石而坐者劉程之也,一人手開經軸倚石而回視者,張詮也,一人正坐俯而閱經者惠敲也,一人回坐拱手,傍視而沈思者,惠持也,一人持如意立其後又童子跪而司火持鉠向爐而明,一人俯爐而方烹捧茶盤而立者,一人傍有石置茶器,又一巖中有文殊金像,環坐其下,爲佛事者三人,一人執爐跪而歌唄者曇常也,一坐而擎拳者,道昺也,一人執經卷而坐者周續之也,臨溪偶坐者一人皆梵僧,一人袒有持錫者,跋陀羅也,一人舉如意據膝而坐者耶舍也,童子一卷發,胡面持羽扇立其後,一人露頂坦腹,仰視懸泉,坐而濯足者,張野也,童子持巾立其側,又蹲而汲者,一人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懷可知。
展《文皇大令》閱,不及他書。
臨寫數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氣焰懾人也。
有暇作譜,發一笑於事外。
新歲勿招口業,佳。
別有何得?泗戎東下未?已有書至彼,俟之。
吾鄕有義騟事甚奇,余嘗爲作傳曰:「義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鎧騎也。
成家世隸尺籍,開禧間,虜大入淮甸,成以卒從戎四方山,屢戰有功,稍遷將候騎。
方淮民習安,倉卒間,虜至而逃,畜孽滿野。
成徇地至花靨,見病騟焉,疥而瘠,骨如堵墻,行逐水草,步且僵,烏鳶啄其上,流血赭髀,莫適爲主,縶而得之。
會罷兵歸,飼以豐秣,幾半年,膚革僅完,毛耏復生。
日置之槽櫪,慭慭然與群馬不相顧,時一出系廡下,顧景嘶鳴,若自慶其有所遇,成亦未始異之。
牙治在城陬,每旦與同列之隸帳下者,率夜漏未盡二刻,騎而往。
屏息庭槐下,執撾候晨,雁鶩行立,俟頤指盡,午退以爲常。
馬或賊薾不任,相通融爲假借。
一日,有告馬病,從成請騟往。
始命鞍,踶鳴人立,左右驤拒不可制,易十數健卒,莫能孰何。
乃以歸之成,成曰:『安有是!』呼常馭羸卒持鞚來,則帖耳訓服如平時,振迅通衢,磬控緩亟無少忤者。
自是惟成乘則受之,他人則復弗受。
雖日浴於河,群馬皆裼而騎,相望後先。
騟之馭者,終莫敢竊睨其膺鬛,稍前即噬嚙之,軍中鹹指爲駑悍,擯弗嚙。
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礪,盜弄潢池,兵庚符下,統府調兵三千人以往,成與行。
崎嶇山澤,夷若方軌,至吉之月余,寇來犯龍泉柵,成出搏鬥四五合,危敗之矣,或以鉤出其腋及鞬而隊死焉。
官軍亟鳴鉦,騟屹立不去,躑躅徘徊,悲鳴屍側。
賊將顧曰:『良馬也。
』取之。
元礪有弟,悍很恃執,每出掠,率強取十二三。
適見之,色動曰:『我欲之。
』將不敢逆,遂試之,蹴躅進退,折旋良愜,即不勝喜,貯以上廄,煮豆粟,濯泉翦馽,用金玉爲鎧,華<革廌>沃續,極其鮮明,群渠皆釃酒來賀。
輜重卒有爲賊掠取者,知之,曰:『騟他日未當若是,彼畜也而亦畏賊耶!』竊怪之。
於是日遊其騟於峒峽間,上下峻阪,無不如意,恨得之晚。
思一快意馳騁,而地多阻且不可得。
後旬浹,復犯永新柵,官軍聞有寇至,披鹿角出迎擊。
鼓聲始殷,果乘騟以來,騟識我軍旗幟,亟馳。
賊覺有異,大呼勒挽不止,則怒以鐵槊擊之,胯盡傷。
騟不復顧,冒陣以入,軍士識之者曰:『此王校之騟也,是異服者必其酋。
』相與逐之,執以下,訊而得其實,則縛以徇於軍,曰:「得元礪之弟矣。」噪而進,賊軍大駭,軍士勇躍爭奮,遂敗之。
急羽露書以出奇獲醜聞,檻送江右道,朝廷方患其跳梁,日騟吉語,聞而嘉之,第賞有差。
眾恥其功之出於馬也,沒騟之事,騟之義遂不聞於時。
居二日,騟歸病傷,不秣而死。
稗官氏曰:『孔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今視騟之事,信然!夫不
芾頓首再啓:弊邑幸歲豐無事,足以養拙苟祿,無足爲者。
然明公初當軸,當措生民於仁壽,縣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傾聽,徐與含靈共陶至化而已。
芾頓首再啓。
葉嘉,閩人也。
其先處上谷。
曾祖茂先,養髙不仕,好遊名山,至武夷,悅之,遂家焉。
嘗曰:「吾植功種德,不爲時采,然遺香後世,吾子孫必盛於中土,當飲其惠矣。」茂先葬郝源,子孫遂爲郝源民。
至嘉,少植節操。
或勸之業武。
曰:「吾當爲天下英武之精,一槍一旗,豈吾事哉!」因而遊見陸先生,先生奇之,爲著其行録傳於時。
方漢帝嗜閲經史時,建安人爲謁者侍上,上讀其行録而善之,曰:「吾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曰:「臣邑人葉嘉,風味恬淡,清白可愛,頗負其名,有濟世之才,雖羽知猶未詳也。」上驚,敕建安太守召嘉,給傳遣詣京師。
郡守始令采訪嘉所在,命賫書示之。
嘉未就,遣使臣督促。
郡守曰:「葉先生方閉門制作,研味經史,志圖挺立,必不屑進,未可促之。」親至山中,爲之勸駕,始行登車。
遇相者揖之,曰:「先生容質異常,矯然有龍鳳之姿,後當大貴。」
嘉以皂囊上封事。
天子見之,曰:「吾久飫卿名,但未知其實爾,我其試哉!」因顧謂侍臣曰:「視嘉容貌如鐵,資質剛勁,難以遽用,必槌提頓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鑊在後,將以烹子,子視之如何?」嘉勃然吐氣,曰:「臣山藪猥士,幸惟陛下采擇至此,可以利生,雖粉身碎骨,臣不辭也。」上笑,命以名曹處之,又加樞要之務焉。
因誡小黃門監之。
有頃,報曰:「嘉之所爲,猶若粗疏然。」上曰:「吾知其才,第以獨學未經師耳。
嘉爲之,屑屑就師,頃刻就事,已精熟矣。」
上乃敕御史歐陽髙、金紫光祿大夫鄭當時、甘泉侯陳平三人與之同事。
歐陽疾嘉初進有寵,曰:「吾屬且爲之下矣。」計欲傾之。
會天子御延英促召四人,歐但熱中而已,當時以足擊嘉,而平亦以口侵陵之。
嘉雖見侮,爲之起立,顏色不變。
歐陽悔曰:「陛下以葉嘉見托,吾輩亦不可忽之也。」因同見帝,陽稱嘉美而陰以輕浮訿之。
嘉亦訴於上。
上爲責歐陽,憐嘉,視其顏色,久之,曰:「葉嘉真清白之士也。
其氣飄然,若浮雲矣。」遂引而宴之。
少選間,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見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令人愛之,朕之精魄,不覺灑然而醒。
《書》曰:『啟乃心,沃朕心。
』嘉之謂也。」於是封嘉鉅合侯,位尚書,曰:「尚書,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寵愛日加。
朝廷賓客遇會宴享,未始不推於嘉,上日引對,至於再三。
後因侍宴苑中,上飲逾度,嘉輒苦諫。
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辭逆我,餘豈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於地。
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辭利口然後愛耶!臣雖言苦,久則有效。
陛下亦
黻啓。
前人回,郡官訪及,方下船着公服,又欲即行,故草草數字,必不怪也。
輒假小舟至郭送彥誠觀師還寺,舟至即西,至幸如期,少頃至也。
餘到潤留書復古次。
百冗草草。
黻頓首。
不二禪師故人。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