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彊,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
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
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其详靡得而记焉。
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
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
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
吕太后以重亲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
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
高后崩,合葬长陵。
禄、产等惧诛,谋作乱。
大臣征之,天诱其统,卒灭吕氏。
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
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奉汉宗庙。
此岂非天邪?非天命孰能当之?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
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
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
”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
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
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
”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
”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
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
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彊,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薄太后
荆王刘贾者,诸刘,不知其何属初起时。
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
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
已而楚兵击刘贾,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
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
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
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击项籍。
汉王因使刘贾将九江兵,与太尉卢绾西南击临江王共尉。
共尉已死,以临江为南郡。
汉六年春,会诸侯于陈,废楚王信,囚之,分其地为二国。
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乃诏曰:“将军刘贾有功,及择子弟可以为王者。
”群臣皆曰:“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五十二城;高祖弟交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
”因立子肥为齐王。
始王昆弟刘氏也。
高祖十一年秋,淮南王黥布反,东击荆。
荆王贾与战,不胜,走富陵,为布军所杀。
高祖自击破布。
十二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王故荆地。
燕王刘泽者,诸刘远属也。
高帝三年,泽为郎中。
高帝十一年,泽以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营陵侯。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
泽大说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
田生已得金,即归齐。
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子卿。
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
张卿许往。
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
张卿惊。
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馀,皆高祖一切功臣。
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
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王,王代。
太后又重发之,恐大臣不听。
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
诸吕已王,万户侯亦卿之有。
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
”张卿大然之,乃风大臣语太后。
太后朝,因问大臣。
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
太后赐张卿千斤金,张卿以其半与田生。
田生弗受,因说之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
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
今卿言太后,列十馀县王之,彼得王,喜去,诸吕王益固矣。
”张卿入言,太后然之。
乃以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琅邪王乃与田生之国。
田生劝泽急行,毋留。
出关,太后果使人追止之,已出,即还。
及太后崩,琅邪王泽乃曰:“帝少,诸吕用事,刘氏孤弱。
”乃引兵与齐王合谋西,欲诛诸吕。
至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此处有误,应为异母)少弟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
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
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
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
”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而王次兄仲于代。
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于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
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
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王戊立二十年,冬,坐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郡。
春,戊与吴王合谋反,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
戊则杀尚、夷吾,起兵与吴西攻梁,破棘壁。
至昌邑南,与汉将周亚夫战。
汉绝吴楚粮道,士卒饥,吴王走,楚王戊自杀,军遂降汉。
汉已平吴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以元王子礼续楚。
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
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柰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
是时礼为汉宗正。
乃拜礼为楚王,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文王立三年卒,子安王道立。
安王二十二年卒,子襄王注立。
襄王立十四年卒,子王纯代立。
王纯立,地节二年,中人上书告楚王谋反,王自杀,国除,入汉为彭城郡。
赵王刘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
幽王以忧死,故为“幽”。
高后王吕禄于赵,一岁而高后崩。
大臣诛诸吕吕禄等,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孝文帝即位二年,立遂弟辟彊,取赵之河间郡为河间王,(以)[是]为文王。
立十三年卒,子哀王福立。
一年卒,无子,绝后,国除,入于汉。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适削赵王常山之郡。
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
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
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
北使匈奴,与连和攻汉。
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
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
吴楚败于梁,不能西。
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
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
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
赵幽王绝后。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
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
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诚\哉是言也!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
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
齐王,孝惠帝兄也。
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
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
吕太后怒,且诛齐王。
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献城阳郡,以为鲁元公主汤沐邑。
吕太后喜,乃得辞就国。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
子襄立,是为哀王。
哀王元年,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天下事皆决于高后。
二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
哀王三年,其弟章入宿卫于汉,吕太后封为朱虚侯,以吕禄女妻之。
后四年,封章弟兴居为东牟侯,皆宿卫长安中。
哀王八年,高后割齐琅邪郡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三赵王皆废。
高后立诸吕诸吕为三王,擅权用事。
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
尝入待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
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
”高后曰:“可。
”酒酣,章进饮歌舞。
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
”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
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
”太后曰:“试为我言田。
”章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吕后默然。
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
”太后左右皆大惊。
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
因罢。
自是之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刘氏为益彊。
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产为相国,皆居长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
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
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
齐相召平闻之,乃发卒卫王宫。
魏勃绐召平曰:“王欲发兵,非有汉虎符验也。
而相君围王,固善。
勃请为君将兵卫卫王。
”召平信之,乃使魏勃将兵围王宫。
勃既将兵,使围相府。
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遂自杀。
于是齐王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中兵。
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
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
大王自高帝将也,习战事。
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菑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以西平关中之乱。
”琅邪王信之,以为然,(西)[乃]驰见齐王。
齐王与魏勃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
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
”“知猎狗乎?”曰:“知之。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皆莫敢言。
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
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高祖曰:“善。
”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
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
”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
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
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
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
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
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
复攻胡陵,取之。
徙守方与。
方与反为魏,击之。
丰反为魏,攻之。
赐爵七大夫。
击秦司马夷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祁善置。
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
攻爰戚及亢父,先登。
迁为五大夫。
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
攻定陶,取临济。
南救雍丘。
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侯一人。
秦将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而东。
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
于是乃封参为执帛,号曰建成君。
迁为戚公,属砀郡。
其后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
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
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
西击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
迁为执珪。
从攻阳武,下轩辕、缑氏,绝河津,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
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陷陈,取宛,虏齮,尽定南阳郡。
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
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
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
汉王封参为建成侯。
从至汉中,迁为将军。
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雍、斄。
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
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
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
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
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
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
赐食邑于宁秦。
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于废丘。
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
至河内,下修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
东取砀、萧、彭城。
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
参以中尉围取雍丘。
王武反于黄,程处反于燕,往击,尽破之。
柱天侯反于衍氏,又进破取衍氏。
击羽婴于昆阳,追至叶。
还攻武彊,因至荥阳。
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凡二岁。
高祖(三)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
月馀,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
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
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
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
赐食邑平阳。
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
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于邬城中。
戚将军出走,追斩之。
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
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
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
其先卷人,徙沛。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
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
方与反,与战,却适。
攻丰。
击秦军砀东。
还军留及萧。
复攻砀,破之。
下下邑,先登。
赐爵五大夫。
攻蒙、虞,取之。
击章邯车骑,殿。
定魏地。
攻爰戚、东缗,以往至栗,取之。
攻啮桑,先登。
击秦军阿下,破之。
追至濮阳,下鄄城。
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
夜袭取临济,攻张,以前至卷,破之。
击李由军雍丘下。
攻开封,先至城下为多。
后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
自初起沛还至砀,一岁二月。
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
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
攻东郡尉于城武,破之。
击王离军,破之。
攻长社,先登。
攻颍阳、缑氏,绝河津。
击赵贲军尸北。
南攻南阳守齮,破武关、峣关。
破秦军于蓝田,至咸阳,灭秦。
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
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
从入汉中,拜为将军。
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
攻槐里、好畤,最。
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
北攻漆。
击章平、姚昂军。
西定汧。
还下郿、频阳。
围章邯废丘。
破西丞。
击盗巴军,破之。
攻上邽。
东守峣关。
转击项籍。
攻曲逆,最。
还守敖仓,追项籍。
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
还守雒阳、栎阳,赐与颍(阳)侯共食钟离。
以将军从高帝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
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
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于代,降下霍人。
以前至武泉,击胡骑,破之武泉北。
转攻韩信军铜鞮,破之。
还,降太原六城。
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
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
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所将卒当驰道为多。
勃迁为太尉。
击陈豨,屠马邑。
所将卒斩豨将军乘马絺。
击韩信、陈豨、赵利军于楼烦,破之。
得豨将宋最、雁门守圂。
因转攻得云中守遬、丞相箕肆、将勋。
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
因复击豨灵丘,破之,斩豨,得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
定代郡九县。
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得绾大将抵、丞相偃、守陉、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浑都。
破绾军上兰,复击破绾军沮阳。
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
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
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
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平为人长大美色。
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
有叔如此,不如无有。
”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
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
平欲得之。
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
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
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
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
”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
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
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
”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
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
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居无何,汉王攻下殷。
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
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
平等七人俱进,赐食。
王曰:“罢,就舍矣。
”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遂与东伐项王。
至彭城,为楚所败。
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于韩王信,军广武。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今日大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