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充秀才书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
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
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幸甚幸甚。
修白。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
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
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幸甚幸甚。
修白。
暂无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今福建建安)人。
青年时即举进士,熙宁末年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秀才:优秀人才。
文中称吴充为“先辈”,是士大夫间的尊称,不是行辈的先后。
吴充少欧阳修十四岁。
辞丰意雄:辞雄意丰。
霈然:霈,同“沛”。
盛大之貌。
伥伥: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假:借助。
责:求。
未始:未尝。
为道:领会、实践道。
“道”在这里指儒家思想体系。
鲜:少。
溺:沉浸不能自拔。
至于至:至,到达。
至,竞,最高境界。
皇皇:同“遑遑”,匆匆忙忙的样子。
荀卿: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有《荀子》三十二篇。
子云:扬雄,字子云。
扬雄《太玄》模仿《易》,《法言》模仿《论语》。
仲淹:王通,字仲淹,隋末人。
模仿《春秋》作《元经》,模仿《论浯》作《中说》。
轩序:有窗栏的长廊或小室曰“轩”,东西厢房曰“序”。
“不出轩序”是个比喻,说的是写文章只能在“长廊、厢房”中徘徊,从未“登堂入室”。
善:完美。
修白:和开头“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都是古代书信体抬头及落款的格式。
信中以姓称吴充而称己不用第一人称“余”“吾”,用笫三人称名字称己,是古代书信体表尊重对方的习惯。
青年时即举进士,熙宁末年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秀才:优秀人才。
文中称吴充为“先辈”,是士大夫间的尊称,不是行辈的先后。
吴充少欧阳修十四岁。
辞丰意雄:辞雄意丰。
霈然:霈,同“沛”。
盛大之貌。
伥伥: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
假:借助。
责:求。
未始:未尝。
为道:领会、实践道。
“道”在这里指儒家思想体系。
鲜:少。
溺:沉浸不能自拔。
至于至:至,到达。
至,竞,最高境界。
皇皇:同“遑遑”,匆匆忙忙的样子。
荀卿: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有《荀子》三十二篇。
子云:扬雄,字子云。
扬雄《太玄》模仿《易》,《法言》模仿《论语》。
仲淹:王通,字仲淹,隋末人。
模仿《春秋》作《元经》,模仿《论浯》作《中说》。
轩序:有窗栏的长廊或小室曰“轩”,东西厢房曰“序”。
“不出轩序”是个比喻,说的是写文章只能在“长廊、厢房”中徘徊,从未“登堂入室”。
善:完美。
修白:和开头“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都是古代书信体抬头及落款的格式。
信中以姓称吴充而称己不用第一人称“余”“吾”,用笫三人称名字称己,是古代书信体表尊重对方的习惯。
修顿首禀告吴君足下:前几天承蒙您给我一封信和三篇文章,打开一读,好像有成千上万的文字,等到稍稍定神细看,才知道不过几百字。
如果不是词义丰富,立意高远,气势充沛而不可抵挡,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但是,您自己还担心没有人开导,无所适从,写作难于提高,这是您一心向学的客气话罢了。
我既无济世之才,官位也不尊荣显赫,因此,我的批评或表扬无足轻重,我的力量也不足以打动人心。
世上想借名人的声望来抬高自己,借大人物的权力帮助自己上进的人,从我这里又能得到什么呢?您学业精进,文章雄健,本来就有用于时,也不必依靠我的声誉来抬高,依靠我的力量来上进。
但是,承蒙您来看望我,好像有什么要求,莫非是急于寻求正道,不选择什么人而问了吧?
求学的人未尝不想求得道,但真正达到目的的却很少。
这并不是道离开人很远,而是学习的人被某些假象迷惑了。
说起作文,难于写得精巧令人喜爱,容易取悦于一时使自己满足。
世上求学的人往往沉迷在这一点上,偶尔有高明的地方,便说:“我的学问够了。
”沉迷得厉害的人甚至百事不关心,说:“我是一个文人,专心写文章罢了。
”这就是求道很少达到目的的原因。
从前孔子年老了回到鲁国,整理六经,不过花了几年的短时间。
但是,他攻读《易》时好像世上根本就没有《春秋》,读《尚书》时,好像没有《诗》,这是他之所以用功少而能登峰造极的原因。
圣人的文章,虽然我们赶不上,但是,总的说来道的境界高,文章便不难具有很深的造诣。
所以,孟子终日奔忙到处游说,没有空暇著书,荀子也到了晚年才写书。
至于扬雄、王通,他们都是勉强模仿前人的言词来著述,这是道不足而勉强写作的表现。
后世糊涂、愚昧的人,只看到前代的文章传了下来,以为学习就是舞文弄墨而已,所以越勤苦努力越达不到目的。
这正是您所说的,整天关在房间里写,文章不能纵横驰骋,随心所欲,其原因在于道不充实。
如果道充实了,即使是上天入地走遍天下,也没有达不到的。
您的文章就像汪洋大海,气势充沛,可称得上好文章了。
而且,您又立志求道,还认识到自己不够。
倘使一直这样不懈努力,那么达到孟子、荀子的境界也是不难的了。
我是学道而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不过幸而不满足于一时的喜爱,也不沉溺于微小的成绩而停止不前。
我写此文,是为了借助您这种不断上进的精神,来激励我的进步。
非常幸运。
欧阳修上。
如果不是词义丰富,立意高远,气势充沛而不可抵挡,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但是,您自己还担心没有人开导,无所适从,写作难于提高,这是您一心向学的客气话罢了。
我既无济世之才,官位也不尊荣显赫,因此,我的批评或表扬无足轻重,我的力量也不足以打动人心。
世上想借名人的声望来抬高自己,借大人物的权力帮助自己上进的人,从我这里又能得到什么呢?您学业精进,文章雄健,本来就有用于时,也不必依靠我的声誉来抬高,依靠我的力量来上进。
但是,承蒙您来看望我,好像有什么要求,莫非是急于寻求正道,不选择什么人而问了吧?
求学的人未尝不想求得道,但真正达到目的的却很少。
这并不是道离开人很远,而是学习的人被某些假象迷惑了。
说起作文,难于写得精巧令人喜爱,容易取悦于一时使自己满足。
世上求学的人往往沉迷在这一点上,偶尔有高明的地方,便说:“我的学问够了。
”沉迷得厉害的人甚至百事不关心,说:“我是一个文人,专心写文章罢了。
”这就是求道很少达到目的的原因。
从前孔子年老了回到鲁国,整理六经,不过花了几年的短时间。
但是,他攻读《易》时好像世上根本就没有《春秋》,读《尚书》时,好像没有《诗》,这是他之所以用功少而能登峰造极的原因。
圣人的文章,虽然我们赶不上,但是,总的说来道的境界高,文章便不难具有很深的造诣。
所以,孟子终日奔忙到处游说,没有空暇著书,荀子也到了晚年才写书。
至于扬雄、王通,他们都是勉强模仿前人的言词来著述,这是道不足而勉强写作的表现。
后世糊涂、愚昧的人,只看到前代的文章传了下来,以为学习就是舞文弄墨而已,所以越勤苦努力越达不到目的。
这正是您所说的,整天关在房间里写,文章不能纵横驰骋,随心所欲,其原因在于道不充实。
如果道充实了,即使是上天入地走遍天下,也没有达不到的。
您的文章就像汪洋大海,气势充沛,可称得上好文章了。
而且,您又立志求道,还认识到自己不够。
倘使一直这样不懈努力,那么达到孟子、荀子的境界也是不难的了。
我是学道而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不过幸而不满足于一时的喜爱,也不沉溺于微小的成绩而停止不前。
我写此文,是为了借助您这种不断上进的精神,来激励我的进步。
非常幸运。
欧阳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