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清〕 1715 - 1763 年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
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金桂道:“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
”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
”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
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
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
”金桂笑道:“你虽说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说‘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你能来了几日,就驳我的回了。
’”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当日买了我来时,原是老奶奶使唤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
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
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
况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
”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
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
”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
”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
宝蟾虽亦解事,只是怕着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
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宝蟾,如今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
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
”打定了主意,伺机而发。
这日薛蟠晚间微醺,又命宝蟾倒茶来吃。
薛蟠接碗时,故意捏他的手。
宝蟾又乔装躲闪,连忙缩手。
两下失误,豁啷一声,茶碗落地,泼了一身一地的茶。
薛蟠不好意思,佯说宝蟾不好生拿着。
宝蟾说:“姑爷不好生接。
”金桂冷笑道:“两个人的腔调儿都够使了。
别打谅谁是傻子。
”薛蟠低头微笑不语,宝蟾红了脸出去。
一时安歇之时,金桂便故意的撵薛蟠别处去睡,
话说探春湘云才要走时,忽听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
”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插上去。
原来黛玉住在大观园中,虽靠着贾母疼爱,然在别人身上,凡事终是寸步留心。
听见窗外老婆子这样骂着,在别人呢,一句是贴不上的,竟像专骂着自己的。
自思一个千金小姐,只因没了爹娘,不知何人指使这老婆子来这般辱骂,那里委屈得来,因此肝肠崩裂,哭晕去了。
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转来罢。
”探春也叫了一回。
半晌,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来,那只手仍向窗外指着。
探春会意,开门出去,看见老婆子手中拿着拐棍赶着一个不干不净的毛丫头道:“我是为照管这园中的花果树木来到这里,你作什么来了!等我家去打你一个知道。
”这丫头扭着头,把一个指头探在嘴里,瞅着老婆子笑。
探春骂道:“你们这些人如今越发没了王法了,这里是你骂人的地方儿吗!”老婆子见是探春,连忙陪着笑脸儿说道:“刚才是我的外孙女儿,看见我来了他就跟了来。
我怕他闹,所以才吆喝他回去,那里敢在这里骂人呢。
”探春道:“不用多说了,快给我都出去。
这里林姑娘身上不大好,还不快去么。
”老婆子答应了几个“是”,说着一扭身去了。
那丫头也就跑了。
探春回来,看见湘云拉着黛玉的手只管哭,紫鹃一手抱着黛玉,一手给黛玉揉胸口,黛玉的眼睛方渐渐的转过来了。
探春笑道:“想是听见老婆子的话,你疑了心了么?”黛玉只摇摇头儿。
探春道:“他是骂他外孙女儿,我才刚也听见了。
这种东西说话再没有一点道理的,他们懂得什么避讳。
”黛玉听了点点头儿,拉着探春的手道:“妹妹……”叫了一声,又不言语了。
探春又道:“你别心烦。
我来看你是姊妹们应该的,你又少人伏侍。
只要你安心肯吃药,心上把喜欢事儿想想,能够一天一天的硬朗起来,大家依旧结社做诗,岂不好呢。
”湘云道:“可是三姐姐说的,那么着不乐?”黛玉哽咽道:“你们只顾要我喜欢,可怜我那里赶得上这日子,只怕不能够了!”探春道:“你这话说的太过了。
谁没个病儿灾儿的,那里就想到这里来了。
你好生歇歇儿罢,我们到老太太那边,回来再看你。
你要什么东西,只管叫紫鹃告诉我。
”黛玉流泪道:“好妹妹,你到老太太那里只说我请安,身上略有点不好,不是什么大病,也不用老太太烦心的。
”探春答应道:“我知道,你只管养着罢。
”说着,才同湘云出去了。
这里紫鹃扶着黛玉躺在床上,地下诸事,自有雪雁照
却说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
宝钗明知是这个原故,也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
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
这薛姨妈只是又悲又气,气的是金桂撒泼,悲的是宝钗有涵养,倒觉可怜。
宝钗又劝了一回,不知不觉的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宝钗便说道:“妈妈,你这种闲气不要放在心上才好。
过几天走的动了,乐得往那边老太太姨妈处去说说话儿散散闷也好。
家里横竖有我和秋菱照看着,谅他也不敢怎么样。
”薛姨妈点点头道:“过两日看罢了。

且说元妃疾愈之后,家中俱各喜欢。
过了几日,有几个老公走来,带着东西银两,宣贵妃娘娘之命,因家中省问勤劳,俱有赏赐。
把物件银两一一交代清楚。
贾赦贾政等禀明了贾母,一齐谢恩毕,太监吃了茶去了。
大家回到贾母房中,说笑了一回。
外面老婆子传进来说:“小厮们来回道,那边有人请大老爷说要紧的话呢。
”贾母便向贾赦道:“你去罢。
”贾赦答应着,退出来自去了。
这里贾母忽然想起,和贾政笑道:“娘娘心里却甚实惦记着宝玉,前儿还特特的问他来着呢。
”贾政陪笑道:“只是宝玉不大肯念书,辜负了娘娘的美意。
”贾母道:“我倒给他上了个好儿,说他近日文章都做上来了。
”贾政笑道:“那里能像老太太的话呢。

贾母道:“你们时常叫他出去作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
小孩子家慢慢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
”贾政听了这话,忙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
”贾母又道:“提起宝玉,我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如今他也大了,你们也该留神看一个好孩子给他定下。
这也是他终身的大事。
也别论远近亲戚,什么穷啊富的,只要深知那姑娘的脾性儿好模样儿周正的就好。
”贾政道:“老太太吩咐的很是。
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却有些不喜欢,便说道:“论起来,现放着你们作父母的,那里用我去张心。
但只我想宝玉这孩子从小儿跟着我,未免多疼他一点儿,耽误了他成人的正事也是有的。
只是我看他那生来的模样儿也还齐整,心性儿也还实在,未必一定是那种没出息的,必至遭踏了人家的女孩儿。
也不知是我偏心,我看着横竖比环儿略好些,不知你们看着怎么样。
”几句话说得贾政心中甚实不安,连忙陪笑道:“老太太看的人也多了,既说他好有造化的,想来是不错的。
只是儿子望他成人性儿太急了一
话说宝玉下学回来,见了贾母。
贾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马上了笼头了。
去罢,见见你老爷,回来散散儿去罢。
”宝玉答应着,去见贾政。
贾政道:“这早晚就下了学了么?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宝玉道:“定了。
早起理书,饭后写字,晌午讲书念文章。
”贾政听了,点点头儿,因道:“去罢,还到老太太那边陪着坐坐去。
你也该学些人功道理,别一味的贪顽。
晚上早些睡,天天上学早些起来。
你听见了?”宝玉连忙答应几个“是”,退出来,忙忙又去见王夫人,又到贾母那边打了个照面儿。
赶着出来,恨不得一走就走到潇湘馆才好。
刚进门口,便拍着手笑道:“我依旧回来了!”猛可里倒唬了黛玉一跳。
紫鹃打起帘子,宝玉进来坐下。
黛玉道:“我恍惚听见你念书去了。
这么早就回来了?”宝玉道:“嗳呀,了不得!我今儿不是被老爷叫了念书去了么,心上倒像没有和你们见面的日子了。
好容易熬了一天,这会子瞧见你们,竟如死而复生的一样,真真古人说‘一日三秋,这话再不错的。
”黛玉道:“你上头去过了没有?”宝玉道:“都去过了。
”黛玉道:“别处呢?”宝玉道:“没有。
”黛玉道:“你也该瞧瞧他们去。
”宝玉道:“我这会子懒待动了,只和妹妹坐着说一会子话儿罢。
老爷还叫早睡早起,只好明儿再瞧他们去了。
”黛玉道:“你坐坐儿,可是正该歇歇儿去了。
”宝玉道:“我那里是乏,只是闷得慌。
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闷散了,你又催起我来。
”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
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的头里。
”紫鹃笑着答应,去拿茶叶,叫小丫头子沏茶。
宝玉接着说道:“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
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
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这那里是阐发圣贤的道理。
目下老爷口口声声叫我学这个,我又不敢违拗,你这会子还提念书呢。
”黛玉道:“我们女孩儿家虽然不要这个,但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
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
那时候虽不大懂,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
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
”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又不敢在他跟前驳回,只在鼻子眼里笑了一声。
正说着,忽听外面两个人说话,却是秋纹和紫鹃。
只听秋纹道:“袭人姐姐叫我老太太那里接去,谁知却在这里。
”紫鹃道:“我们这里才沏了茶
话说赵姨娘正在屋里抱怨贾环,只听贾环在外间屋里发话道:“我不过弄倒了药铞子,洒了一点子药,那丫头子又没就死了,值的他也骂我,你也骂我,赖我心坏,把我往死里糟蹋。
等着我明儿还要那小丫头子的命呢,看你们怎么着!只叫他们隄防着就是了。
”那赵姨娘赶忙从里间出来,握住他的嘴说道:“你还只管信口胡■,还叫人家先要了我的命呢!”娘儿两个吵了一回。
赵姨娘听见凤姐的话,越想越气,也不着人来安慰凤姐一声儿。
过了几天,巧姐儿也好了。
因此两边结怨比从前更加一层了。
一日林之孝进来回道:“今日是北静郡王生日,请老爷的示下。
”贾政吩咐道:“只按向年旧例办了,回大老爷知道,送去就是了。
”林之孝答应了,自去办理。
不一时,贾赦过来同贾政商议,带了贾珍、贾琏、宝玉去与北静王拜寿。
别人还不理论,惟有宝玉素日仰慕北静王的容貌威仪,巴不得常见才好,遂连忙换了衣服,跟着来到北府。
贾赦贾政递了职名候谕。
不多时,里面出来了一个太监,手里掐着数珠儿,见了贾赦贾政,笑嘻嘻的说道:“二位老爷好?”贾赦贾政也都赶忙问好。
他兄弟三人也过来问了好。
那太监道:“王爷叫请进去呢。
”于是爷儿五个跟着那太监进入府中,过了两层门,转过一层殿去,里面方是内宫门。
刚到门前,大家站住,那太监先进去回王爷去了。
这里门上小太监都迎着问了好。
一时那太监出来,说了个“请“字,爷儿五个肃敬跟入。
只见北静郡王穿着礼服,已迎到殿门廊下。
贾赦贾政先上来请安,捱次便是珍、琏、宝玉请安。
那北静郡王单拉着宝玉道:“我久不见你,很惦记你。
”因又笑问道:“你那块玉儿好?”宝玉躬着身打着一半千儿回道:“蒙王爷福庇,都好。
”北静王道:“今日你来,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吃的,倒是大家说说话儿罢。
”说着,几个老公打起帘子,北静王说“请”,自己却先进去,然后贾赦等都躬着身跟进去。
先是贾赦请北静王受礼,北静王也说了两句谦辞,那贾赦早已跪下,次及贾政等捱次行礼,自不必说。
那贾赦等复肃敬退出。
北静王吩咐太监等让在众戚旧一处好生款待,却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
宝玉又磕头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诸事。
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
”宝玉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
”正说着,小太监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