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
〔明〕 1597 - 1679 年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灵芝寺,钱武肃王之故苑也。
地产灵芝,舍以为寺。
至宋而规制浸宏,高、孝两朝四临幸焉。
内有浮碧轩、依光堂,为新进士题名之所。
元末毁,明永乐初僧竺源再造,万历二十二年重修。
余幼时至其中看牡丹,干高丈余,而花蕊烂熳,开至数千余朵,湖中夸为盛事。
寺畔有显应观,高宗以祀崔府君也。
崔名子玉,唐贞观间为磁州鉴阳令,有异政,民生祠之,既卒,为神。
高宗为康王时,避金兵,走钜鹿,马毙,冒雨独行,路值三岐,莫知所往。
忽有白马在道,?驭乘之,驰至崔祠,马忽不见。
但见祠马赭汗如雨,遂避宿祠中。
梦神以杖击地,促其行。
趋出门,马复在户,乘至斜桥,会耿仲南来迎,策马过涧,见水即化。
视之,乃崔府君祠中泥马也。
及即位,立祠报德,累朝崇奉异常。
六月六日是其生辰,游人阗塞。
张岱《灵芝寺》诗:
项羽曾悲骓不逝,活马犹然如泥塑。
焉有泥马去如飞,等闲直至黄河渡。
一堆龙骨蜕?前,迢递芒砀迷云路。
茕茕一介走亡人,身陷柏人脱然过。
建炎尚是小朝廷,百灵亦复加呵护。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骁勇有谋略。
壮而微,贩盐自活。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
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
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
改其乡为临安县,军为锦衣军。
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自昔游钓之所,尽蒙以锦绣,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旧贸盐担,亦裁锦韬之。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
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别张蜀锦为广幄,以饮乡妇。
年上八十者饮金爵,百岁者饮玉爵。
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曰:“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近来相随。
斗牛光起天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
”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宋熙宁间,苏子瞻守郡,请以龙山废祠妙音院者,改为表忠观以祀之。
今废。
明嘉靖三十九年,督抚胡宗宪建祠于灵芝寺址,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令其十九世孙德洪者守之。
郡守陈柯重镌表忠观碑记于祠。
苏轼《表忠观碑记》: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言:“故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秽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
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
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
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
至其孙忠献王仁佐,遂破李景兵而取福州。
而仁佐之弟忠懿王ㄈ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其后,卒以国入觐。
三世四王,与五代相为终始。
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
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
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其有德于斯民甚厚。
皇帝受命,四方僭乱,以次削平。
西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
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洒血为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
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国如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大。
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其父祖坟茔,祀以太
胜果寺,唐乾宁间,无着禅师建。
其地松径盘纡,涧淙潺氵爵。
罗刹石在其前,凤凰山列其后,江景之胜无过此。
出南塔而上,即其地也。
宋熙宁间,在寺僧清顺住此。
顺约介寡交,无大故不入城市。
士夫有以米粟馈者,受不过数斗,盎贮几上,日取二三合啖之,蔬笋之供,恒缺乏也。
一日,东坡至胜果,见壁间有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
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问谁所作,或以清顺对。
东坡即与接谈,声名顿起。
僧圆净《胜果寺》诗:
深林容鸟道,古洞隐春萝。
天迥闻潮早,江空得月多。
冰霜丛草木,舟楫玩风波。
岩下幽栖处,时闻白石歌。
僧处默《胜果寺》诗: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杭州刺史白乐天啸傲湖山时,有野客赵羽者,湖楼最畅,乐天常过其家,痛饮竟日,绝不分官民体。
羽得与乐天通往来,索其题楼。
乐天即颜之曰“醉白”。
在茅家埠,今改吴庄。
一松苍翠,飞带如虬,大有古色,真数百年物。
当日白公,想定盘礴其下。
倪元璐《醉白楼》诗:
金沙深处白公堤,太守行春信马蹄。
冶艳桃花供只应,迷离烟柳藉提携。
闲时风月为常主,到处鸥凫是小?。
野老偶然同一醉,山楼何必更留题。
小青佛舍
小青,广陵人。
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
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
”母不许。
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
误落武林富人,为其小妇。
大妇奇妒,凌逼万状。
一日携小青往天竺,大妇曰:“西方佛无量,乃世独礼大士,何耶?”小青曰:“以慈悲故耳。
”大妇笑曰:“我亦慈悲若。
”乃匿之孤山佛舍,令一尼与俱。
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
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
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
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
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
乃曰:“是矣。
”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遗诗一帙。
大妇闻其死,立至佛舍,索其图并诗焚之,遽去。
小青《拜慈云阁》诗: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又《拜苏小小墓》诗:
西冷芳草绮粼粼,内信传来唤踏青。
杯酒自浇苏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柳洲亭,宋初为丰乐楼。
高宗移汴民居杭地嘉、湖诸郡,时岁丰稔,建此楼以与民同乐,故名。
门以左,孙东瀛建问水亭。
高柳长堤,楼船画舫会合亭前,雁次相缀。
朝则解维,暮则收缆。
车马喧阗,驺从嘈杂,一派人声,扰嚷不已。
堤之东尽为三义庙。
过小桥折而北,则吾大父之寄园、铨部戴斐君之别墅。
折而南,则钱麟武阁学、商等轩冢宰、祁世培柱史、余武贞殿撰、陈襄范掌科各家园亭,鳞集于此。
过此,则孝廉黄元辰之池上轩、富春周中翰之芙蓉园,比闾皆是。
今当兵燹之后,半椽不剩,瓦砾齐肩,蓬蒿满目。
李文叔作《洛阳名园记》,谓以名园之兴废,卜洛阳之盛衰;以洛阳之盛衰,卜天下之治乱。
诚哉言也!余于甲午年,偶涉于此,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几效桑苎翁之游苕溪,夜必恸哭而返。
张杰《柳洲亭》诗:
谁为鸿凿此陂,涌金门外即瑶池。
平沙水月三千顷,画舫笙歌十二时。
今古有诗难绝唱,乾坤无地可争奇。
溶溶漾漾年年绿,销尽黄金总不知。
王思任《问水亭》诗:
我来一清步,犹未拾寒烟。
灯外兼星外,沙边更槛边。
孤山供好月,高雁语空天。
辛苦西湖水,人还即熟眠。
赵汝愚《丰乐楼柳梢青》词: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
买个小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