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空公子,富貴不齒,盛服而遊京邑。
駐駕平市裏,顧見綦母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長矣。
徒行空手,將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貴人。
”公子曰:“學詩乎?”曰:“學矣。
”學禮乎?”曰:“學矣。
”“學易乎?”曰:“學矣。
”公子曰:《詩》不云乎:‘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
《禮》不云乎:男贄玉帛禽鳥,女贄榛慄棗修。
’《易》不云乎:“隨時之義大矣哉。
吾視子所以,觀子所由,豈隨世哉。
雖曰已學,吾必謂之未也。

先生曰:“吾將以清談爲筐篚,以機神爲幣帛,所謂‘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者已。
”子拊髀大笑曰:“固哉!子之雲也。
”既不知古,又不知今。
當今之急,何用清談。
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富者榮貴,貧者賤辱。
而子尚賢,而子守實,無異於遺劍刻船,膠柱調瑟。
貧不離於身,名譽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
昔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教民農桑,以幣帛爲本。
上智先覺變通之,乃掘銅山,俯視仰觀,鑄而爲錢。
使內方象地,外圓象天。
大矣哉!錢之爲體,有乾有坤。
內則其方,外則其圓。
其積如山,其流如川。
動靜有時,行藏有節。
市井便易,不患耗損。
難朽象壽,不匱象道;故能長久,爲世神寶。
親愛如兄,字曰“孔方”。
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
無翼而飛,無足而走。
解嚴毅之顏,開難發之口。
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
處前者爲君長,在後者爲臣僕。
君長者豐衍而有餘,臣僕者窮竭而不足。
《詩》雲:“哿矣富人,哀此煢獨!”豈是之謂乎?
錢之爲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匱。
無遠不往,無深不至。
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
錢之所祐,吉無不利。
何必讀書,然後富貴。
昔呂公欣悅於空版,漢祖克之於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錦繡,相如乘高蓋而解犢鼻,官尊名顯,皆錢所致。
空版至虛,而況有實;嬴二雖少,以致親密。
由此論之,謂爲神物。
無位而尊,無勢而熱。
排朱門,入紫闥;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
是故忿諍辯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拔;怨仇嫌恨,非錢不解;令問笑談,非錢不發。
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執我之手,抱我始終。
不計優劣,不論年紀,賓客輻輳,門常如市。
諺日:“錢無耳,可暗使。
”又日:“有錢可使鬼。
”凡今之人,惟錢而已。
故日: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
子夏雲:“死生有命,富貴
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雖非青蠅,穢我光儀。
策名觀國,以此見疵。
將拔將鑷,好爵是縻。
白髮將拔,惄然自訴:稟命不幸,值君年暮。
逼迫秋霜,生而皓素。
始覽明鏡,惕然見惡。
朝生晝拔,何罪之故?子觀橘柚,一暠一曄,貴其素華,匪尚綠葉。
願戢子之手,攝子之鑷。
諮爾白髮,觀世之途。
靡不追榮,貴華賤枯。
赫赫閶闔,藹藹紫廬。
弱冠來仕,童髫獻謨。
甘羅乘軫,子奇剖符。
英英終賈,高論雲衢。
拔白就黑。
此自在吾。
白髮臨欲拔,瞑目號呼:何我之冤,何子之誤!甘羅自以辯惠見稱,不以發黑而名著。
賈生自以良才見異,不以烏鬢而後舉。
聞之先民,國用老成。
二老歸周,周道肅清。
四皓佐漢,漢德光明。
何必去我,然後要榮?
諮爾白髮,事各有以,爾之所言,非不有理。
曩貴耆耄,今薄舊齒。
皤皤榮期,皓首田裏。
雖有二毛,河清難俟。
隨時之變,見嘆孔子。
發乃辭盡,誓以固窮。
昔臨玉顏,今從飛蓬。
髮膚至暱,尚不克終。
聊用擬辭,比之國風。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餘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暱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
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
嗟人生之短期,孰長年之能執,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
懟瓊蕊之無徵,恨朝霞之難挹。
望湯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世閱人而爲世,人冉冉而行暮。
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
野每春其必華,草無朝而遺露。
經終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
譬日及之在條,恆雖盡而弗悟。
雖不悟其可悲,心惆焉而自傷。
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
痛靈根之夙隕,怨具爾之多喪。
悼堂構之頹瘁,憫城闕之丘荒。
親彌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
諮餘命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
傷懷悽其多念,戚貌悴而鮮歡。
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此世之無樂,詠在昔而爲言。
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
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
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
信鬆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
苟性命之弗殊,豈同波而異瀾,瞻前軌之既覆,知此路之良艱。
啓四體而深悼,懼茲形之將然。
毒娛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顏,諒多顏之感目,神何適而獲怡。
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
步寒林以悽惻,玩春翹而有思,觸萬類以生悲,嘆同節而異時,年彌往而念廣,途薄暮而意迮。
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
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
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
託末契於後生,餘將老而爲客。
然後弭節安懷,妙思天造,精浮神滄,忽在世表,悟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
指彼日之方除,豈茲情之足攪。
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
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道。
將頤天地之大德,遺聖人之洪寶。
解心累於末跡,聊優遊以娛老。
何異人之挺發?精博善而含章。
馳風門而獸據,浮碧水而龍驤。
滴秋露而垂玉,搖春條而不長。
飄飄遠逝,浴天池而頡頏;翱翔弄翮,淩輕霄而接行。
詳其眞體正作,髙強勁實。
方員窮金石之麗,纖麄盡凝脂之蜜。
藏骨抱筋,含文包質。
沒沒汩汩,若濛氾之落銀鈎;耀耀晞晞,狀扶桑之掛朝日。
或有飄飄騁巧,其若自然;包羅羽客,總括神仙。
李氏韜光,類隱龍而怡情;王喬脫屣,欻飛鳧而上征。
或改變駐筆,破眞成草,養德儼如,威而不猛。
遊絲斷而還續,龍鸞羣不諍。
髮指冠而皆裂,據純鈎而耿耿。
忽瓜割兮互裂,復交結而成族。
若長天之陣雲,如倒松之臥谷。
時滔滔而東注,戸紐山兮暫塞。
射雀目以施巧,撥長蛇兮盡力。
草草眇眇,或連或絶。
如花亂飛,遙空舞雪。
時行時止,或臥或蹷,透嵩華兮不高,逾縣壑兮非越。
信能經天緯地,毗助王猷,耽之玩之,功積山丘。
吁嗟秀逸,萬代嘉休,顯允哲人,於今鮮儔。
共六合而俱永,與兩曜而同流;鬱髙峰兮偃蓋,如萬歳兮千秋!
餘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
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
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
蓋所能言者具於此云。
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
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
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
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精騖八極,心遊萬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
傾羣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於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雲之峻。
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
謝朝華於已披,啓夕秀於未振。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
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
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始躑躅於燥吻,終流離於濡翰。
理扶質以立幹,文垂條而結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
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
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聖賢之可欽。
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發青條之森森。
粲風飛而猋豎,鬱雲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
紛紜揮霍,形難爲狀。
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爲匠。
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
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
故夫誇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
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悽愴。
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
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奏平徹以閒雅,說煒曄而譎誑。
雖區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
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爲物也多姿,其爲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
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見逸游之高鳥,邈飄颺而殊逝,擢華毛以迅鶩,回勁翼以揚勢,披六翮之聯翩,振輕體之迢遞,遂乃矜形遼廓。
馮虛安翔,翩翻徘徊,上下頡頏,動素羽之習習。
亂白質於日光,玩流氣以差池。
弄長風以抑揚,攝雙翅以高舉,舒修頸以儴徉。
目悅妙勢,心嘉羽儀,愛惠音之嚶嚶,美弱翰之參差,蹔高凌於景外,又抑身乎雲崖,乍來乍往,若懸若垂,象流星之離天,似圓物之墜危,何斯游之自得,諒逸豫之可希,苟臨川而羨魚,亦觀翔而樂飛。
習人稱雞有五徳,而作者賦焉。
至於寒蟬,才齊其美,獨未之思,而莫斯述。
夫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節,則其信也;加以冠冕,則其容也。
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豈非至德之蟲哉?且攀木寒鳴,負才所歎,余昔僑處切有感焉。
興賦云爾。
伊寒蟬之感運,近嘉時以遊征,含二儀之和氣,稟乾元之清靈。
體真精之淑質吐□□之哀聲。
希慶雲以優遊,遁太陰以自甯。
於是靈岳幽峻,長林參差,爰蟬集止。
輕羽莎仛。
清澈微激。
德音孔嘉,承南風而軒景。
附高松之上,華黍稷惟馨而匪享。
竦身晞陽乎靈,和唳乎其音,翩乎其翔。
容麗蜩螗,聲美宫商,飄如飛所之遺驚風,眇如輕雲之麗太陽。
華靈鳳之羽儀,睹皇都乎上京。
跨天路於萬里,豈蒼蠅之尋常。
爾乃振修緌以表首,舒輕翅而迅翰。
挹朝華之墮露,含煙 以夕飡,望北林以鸞飛,集樛木以龍蟠。
彰淵信於嚴時,稟清誠乎自然。
翩眇微妙綿蠻其形,翔林附木,一枝不盈,豈黃鳥之敢希?唯鴻毛其猶輕。
憑綠葉之餘光,景秋華之芳零,思鳳居以翹竦。
仰□立而哀鳴。
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凉,感運悲聲,貧士含傷。
或歌我行永久,或詠之子無裳,原思嘆於蓬室,孤竹吟於首陽。
不銜子以穢身,不勤身以營巢,志高於鳴鳩,節妙乎鴟鴞。
附枯枝以永處,倚瓊林之逈條。
惟雨雪之霏霏,哀北風之飄飄,乃彫以金采,圖我嘉容珍景曜爛,暐曄華豐。
奇侔黼黻,艷比袞龍,清和明潔,羣動希蹤。
爾乃綴以玄冕,增成首飾纓,蕤翩紛。
九旒容翼,映華蟲於朱衮,表馨香乎明德。
於是公侯常伯,乃紆紫黻,執龍淵,俯鳴佩玉,仰撫貂蟬。
飾黃廬之多士,光帝皇之侍人。
既騰儀像於雲闥,望景曜乎通天。
邁休聲之五德,豈鳴雞之獨珍?聊振思於翰藻,闡令問以長存。
於是憑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云暮,臨河徘徊。
感北門之憂殷,嘆卒歲之無衣,望泰清之巍峨,思希光之無階,簡嘉蹤於皇心,冠神景乎紫微,詠清風以慷慨,發哀歌以慰懷。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
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
皆玄聖之所遊化,靈仙之所窟宅。
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
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
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
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
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
故事絶於常篇,名標於奇紀。
然圖像之興,豈虛也哉!非夫遺世翫道,絶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俛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
方解纓絡,永託茲嶺。
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太虛遼廓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融而爲川瀆,結而爲山阜。
嗟台嶽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
蔭牛宿以曜峰,託靈越以正基。
結根彌於華岱,直指高於九疑。
應配天於唐典,齊峻極於周詩。
邈彼絶域,幽邃窈窕。
近智以守見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曉。
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
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
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睹靈驗而遂徂,忽乎吾之將行。
仍羽人於丹丘,尋不死之福庭。
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於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
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崢嶸。
濟楢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
跨穹隆之懸磴,臨萬丈之絶冥。
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
雖一冒於垂堂,乃永存乎長生。
必契誠於幽昧,履重嶮而逾平。
既克隮於九折,路威夷而脩通。
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
藉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
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蕩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遊蒙。
追羲農之絶軌,躡二老之玄蹤。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
雙闕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
朱闕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于高隅。
彤雲斐亹以翼櫺,曒日炯晃於綺疏。
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
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
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騁神變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
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閑。
害馬已去,世事都捐。
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凝思幽巖,朗詠長川。
爾乃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法鼓琅以振響,衆香馥以揚煙。
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挹以玄玉之膏,嗽以華池之泉。
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
悟遣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
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
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渾萬象以冥觀
鷦鷯,小鳥也,生於蒿萊之間,長於藩籬之下,翔集尋常之內,而生生之理足矣。
色淺體陋,不爲人用,形微處卑,物莫之害,繁滋族類,乘居匹遊,翩翩然有以自樂也。
彼鷲鶚鵾鴻,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際,或託絶垠之外,翰舉足以衝天,觜距足以自衞,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何者?有用於人也。
夫言有淺而可以託深,類有微而可以喩大,故賦之云爾。
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於萬類。
惟鷦鷯之微禽兮,亦攝生而受氣。
育翩翾之陋體,無玄黃以自貴。
毛弗施於器用,肉弗登於俎味。
鷹鸇過猶俄翼,尚何懼於罿罻翳薈蒙籠,是焉遊集。
飛不飄颺,翔不翕習。
其居易容,其求易給。
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
棲無所滯,遊無所盤。
匪陋荊棘,匪榮茞蘭。
動翼而逸,投足而安。
委命順理,與物無患。
伊茲禽之無知,何處身之似智。
不懷寶以賈害,不飾表以招累。
靜守約而不矜,動因循以簡易。
任自然以爲資,無誘慕於世偽。
鵰鶡介其觜距,鵠鷺軼於雲際。
鵾鷄竄於幽險,孔翠生乎遐裔。
彼晨鳧與歸鴈,又矯翼而增逝。
咸美羽而豐肌,故無罪而皆斃。
徒銜蘆以避繳,終爲戮於此世。
蒼鷹鷙而受緤,鸚鵡惠而入籠。
屈猛志以服養,塊幽縶於九重。
變音聲以順旨,思摧翮而爲庸。
戀鍾岱之林野,慕隴坻之髙松。
雖蒙幸於今日,未若疇昔之從容。
海鳥鶢鶋,避風而至。
條枝巨雀,踰嶺自致。
提挈萬里,飄颻逼畏。
夫唯體大妨物,而形瑰足瑋也。
陰陽陶蒸,萬品一區。
巨細舛錯,種繁類殊。
鷦螟巢於蚊睫,大鵬彌乎天隅。
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
普天壤以遐觀,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