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唯生与位,谓之大宝。
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圣智弗能豫。
当休明之盛世,託菲薄之陋质。
纳旌弓于铉台,讚庶績于帝室。
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
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一黜。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
天子寝于谅闇,百官听于冢宰。
彼负荷之殊重,虽伊、周其犹殆。
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无危明以安位,祗居逼以示专。
陷乱逆以受戮,匪祸降之自天。
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苟蔽微以缪章,患过辟之未远。
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返。
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
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素卵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
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履薄。
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
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遭千载之嘉会,皇合德于乾坤。
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甄大义以明责,反初服于私门。
皇鉴揆余之忠诚,俄命余以末班。
牧疲人于西夏,攜老幼而入关。
丘去鲁而顾叹,季过沛而涕零。
伊故乡之可怀,疚圣达之幽情。
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于镐京。
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于阙庭。
眷鞏、洛而掩涕,思纏緜于坟茔。
尔乃越平乐,过街邮;秣马皐门,税驾西周。
远矣姬德,兴自高辛。
思文后稷,厥初生民。
率西水浒,化流岐豳。
祚隆昌、发,旧邦惟新。
旋牧野而历兹,愈守柔以执竞;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惟泰山其犹危,祀八百而余庆。
鉴亡王之骄淫,竄南巢以投命;坐积薪以待然,方指日而比盛。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
考土中于斯邑,成建都而营筑;既定鼎于郏鄏,遂钻龟而启繇。
平失道而来迁,繄二国而是佑;岂时王之无僻?赖先哲以长懋。
望圉、北之两门,感虢、郑之纳惠。
讨子颓之乐祸,尤阙西之効戾。
重戮带以定襄,弘大顺以霸世。
灵壅川以止鬭,晋演义以献说。
咨景、悼以迄丐,政陵迟而弥季。
俾庶朝之构逆,历两王而干位。
踰十叶以逮赧,邦分崩而为二。
竟横噬于虎口,输文武之神器。
澡孝水而濯缨,嘉美名之在兹。
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
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
虽勉励于延吴,实潜恸乎余慈。
眄山川以怀古,怅揽辔于中涂。
虐项氏之肆暴,坑降卒之无辜。
激秦人以归德,成刘后之来苏。
事回泬而好还,卒宗灭而身屠。
经澠池而长想,停余车而不进。
秦虎狼之强国,赵侵弱之馀烬。
超入险而高会,杖命世之英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地以四海为纪。
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吾子岂亦曾闻蜀都之事欤?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
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
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于前则跨蹑犍牂,枕倚交趾。
经途所亘,五千余里。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龙池(瀥)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溃其阿。
汩若汤谷之扬涛,沛若蒙汜之涌波。
于是乎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布绿叶之萋萋,结朱实之离离。
迎隆冬而不凋,常晔晔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竞驰。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爓飞煽于天垂。
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于后则却背华容,北指昆仑。
缘以剑阁,阻以石门。
流汉汤汤,惊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或藏蛟螭,或隐碧玉。
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
其树则有木兰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枞。
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擢修干,竦长条。
扇飞云,拂轻霄。
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
巢居栖翔,聿兼邓林。
穴宅奇兽,窠宿异禽。
熊罴咆其阳,雕鹗鴥其阴。
猿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
其中则有巴菽巴戟,灵寿桃枝。
樊以蒩圃,滨以盐池。
蟞蛦山栖,鼋龟水处。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图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
奋之则賨旅,玩之则渝舞。
锐气剽于中叶,蹻容世于乐府。
于西则右挟岷山,涌渎发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让所植,蹲鸱所伏。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或丰绿荑,或蕃丹椒。
麋芜布濩于中阿,风连莚蔓于兰皋。
红葩紫饰,柯叶渐苞。
敷橤葳蕤,落英飘飖。
神农是尝,卢跗是料。
芳追气邪,味蠲疠痟。
其封域之内,则有原隰坟衍,通望弥博。
演以潜沬,浸以绵雒。
沟洫脉散,疆里绮错。
黍稷油油,焿稻莫莫。
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虽星毕之滂遝,尚未齐其膏液。
尔乃邑居隐赈,夹江傍山。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
虞尝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之所者义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所以速祸。
然道长世短,祸福舛错,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荡而积愤,或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陈处世不遇之难,遂弃彝伦,轻举远游,以极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反之以义,推神明之应于视听之表,崇否泰之运于智力之外,以明天任命之不可违,故作《思游赋》,其辞曰:
有轩辕之遐胄兮,氏仲任之洪裔。
敷华颖于末叶兮,灵根于上世。
准乾坤以斡度兮,仪阴阳以定制。
匪时运其焉行兮,垂太虚而遥曳。
戴朗月之高冠兮,缀太白之明璜。
(《御览》六百八十四作「缀太珠之明。」)制文霓以为衣兮,袭采云以为裳。
要华电之煜兮,玉衡之琳琅。
明景日以鉴形兮,信焕曜而重光。
至美诡好于凡观兮,修稀合而靡呈。
燕石缇袭以华国兮,和璞遥弃于南荆。
夏像韬尘于市北兮,瓶抗方于两楹。
鸾皇耿介而偏栖兮,兰桂背时而独荣。
关寒暑以练真兮,岂改容而爽情。
感昆吾之易越兮,怀晖光之速暮。
羡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
悼曜灵之靡暇兮,限天晷之有度。
聆鸣蜩之号节兮,恐陨叶于凝露。
希前轨而增骛兮,眷後尘而旋顾。
往者倏忽而不逮兮,来者冥昧而未著。
二仪泊焉其无央兮,四节环转而靡穷。
星鸟逝而时反兮,夕景潜而且融。
景三后之在天兮,叹圣哲之永终。
谅道修而命微兮,孰舍盈而戢冲。
握隋珠与蕙若兮,时莫悦而未遑。
彼未遑其何恤兮,惧独美之有伤,蹇委深而投奥兮,庶芬藻之不彰。
芳处幽而弥馨兮,宝在夜而愈光。
逼区内之迫胁兮,恩摅翼乎八荒。
望云阶之崇壮兮,顾轻举而高翔。
造庖牺以问象兮,辩吉繇于姬文。
将远游于太初兮,鉴形魄之未分。
四灵俨而为卫兮,六气纷以成群。
骖白兽于商风兮,御苍龙于景云。
简厮徒于灵圉兮,从冯夷而问津。
召陵阳于游溪兮,旌王子于柏人。
前祝融以掌燧兮,殿玄冥以掩尘。
形票彡票彡而遂遐兮,气而愈新。
挹玉膏于莱兮,掇紫英于瀛滨。
揖太昊以假憩兮,听赋政于三春。
洪范翕而复张兮,百卉陨而更震。
睇玉女之纷票彡兮,执懿筐于扶木。
览玄象之к晔兮,仍腾跃乎阳谷。
吸朝霞以疗饥兮,降廪泉而濯足。
将纵辔以逍遥兮,恨东极之路促。
诏纤阿而右回兮,觌朱明之赫戏。
莅群神于夏庭兮,回苍梧而结知。
纟丽鹪明以承兮,驵天马而高驰。
谗羲和于丹丘兮,诮倒景之乱仪。
寻凯风而南暨兮,谢太阳于炎离。
戚溽暑之陶郁兮,余安能乎留斯!闻碧鸡之长晨兮,吾将往乎西游。
奥浮于弱水兮,泊舳舻兮中流。
苟精粹之
格日景之轶绎,荡回风之濙远。
縡漴然而变匿,意纷讹而鳞衡。
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绮于琉陈。
横上下而仄隐,寔澹流之感纯。
配清姓之所处,俾上客其逶轮。
水集集而高衍,舟冥冥以伏深。
虽藻纨之可思,竟隆杰而飞文。
骋孝绰之早辩,服阳夏之妍声。
于是徴合神契,典泽婉引。
揽愉乐之韬映,撷凝蛽而难捐。
四寂漻以不返,惟玄旨之系搴。
听坠危之落叶,既萍浮而无涯。
临汜藏之萌濭,多漎裔于肆掩。
况乎浩觞之猗摩,初无伤于吾道。
羊吾之吟咏,更奚病其曼连。
善憀栗之近心,吹寒帷之过降。
乃瞻星汉,溯河梁。
云馺嵃而不敷,波窲杂以并烺。
凄思内旷,槭理妙观。
消矆崒于戾疾,承辉嫮之微芳。
伊苍傃之莫记,惟隽朗之忽忘。
惊淑美之轻堕,怅肃川之混茫。
因四顾之速援,始嫚嫚之近旁。
何熿耀之绝殊,更妙鄢之去俗。
匪榆曳之嬛柔,具灵矫之烂眇。
水气酷而上芳,严威沆以窈窕。
尚结风之栖冶,刻丹楹之纤笑。
纵鸿削而难加,纷琬琰其无睹。
凫雁感而上腾,潾灦回而争就。
方的砾而齐弛,遵襳瞹以私纵。
尔乃色愉神授,和体饰芬。
启奋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群妩媚而悉举,无幽丽而勿臻。
椩乎缈兮,斯因不得而夷者也。
至其浑摅自然之涂,恋怀俯仰之内。
景容与以不息,质寄焕以相依。
庶纷郁之可登,建艳蔤之非易。
愧翠羽之炫宣,乏琅玕而迭委。
即瀖妙之相进,亦速流之诡词。
欲乘时以极泓,聿鼓琴面意垂。
播江皋之灵润,何瑰异之可欺。
协玄响于湘娥,匹匏瓜于织女。
斯盘桓以丧忧,雕疏而取志。
微扬蛾之为諐,案长眉之瞴色。
非仿佛者之所尽,岂漠通者之可测。
自鲜缭绕之才,足以穷此烂漾之熊矣。
子瞻与客宴于黄楼之上,已而客散日夕,暝色横楼,明月未出。
乃隐几而坐,嗒焉以息。
忽有大声起于穹窿,徐而察之,乃在西山之麓。
倏焉改听,又似夹河之曲,或隐或隆,若断若逢,若揖让而乐进,歙掀舞以相雄。
触孤愤于崖石,驾逸气于长风。
尔乃乍阖复辟,既横且纵,拟拟’讽讽,汹汹澈澉,若风雨骤至,林壑崩奔,振长平之屋瓦,舞泰山之乔松。
咽悲吟于下浦,激高响于遥空。
恍不知其所止,而忽已过于吕梁之东矣。
子瞻日:“噫嘻异哉!是何声之壮且悲也?其乌江之兵,散而东下,感帐中之悲歌,慷慨激烈,吞声饮泣,怒战未已,愤气决臆。
倒戈曳戟,纷纷籍籍,狂奔疾走,呼号相及,而复会于彭城之侧者乎?其赤帝之子,威加海内,思归故乡,千乘万骑,雾奔云从,车辙轰霆,旌旗蔽空,击万夫之鼓,撞千石之钟,唱《大风》之歌,按节翱翔而将返于沛宫者乎?”于是慨然长噫,欠伸起立,使童子启户冯栏而望之。
则烟光已散,河影垂虹,帆樯泊于洲渚,夜气起于郊垌,而明月固已出于芒砀之峰矣。
子瞻日:“噫嘻!予固疑其为涛声也。
夫风水之遭于濒洞之滨而为是也,兹非南郭子綦之所谓天籁者乎?而其谁倡之乎?其谁和之乎?其谁听之乎?当其滔天浴,湮谷崩山,横奔四溃,茫然东翻,以与吾城之争于尺寸问也。
吾方计穷力屈,气索神惫,懔孤城之岌岌,觊须臾之未坏,山颓于目懵.霆击于耳聩,而岂复知所谓天籁者乎?及其水退城完,河流就道.脱鱼腹而出涂泥,乃与二三子徘徊兹楼之上而听之也。
然后见其汪洋涵浴,涌涌洞洞,彭湃掀簸,震荡泽渤,吁者为竽,喷者为篪,作止疾徐,钟磬祝敌。
奏文以始,乱武以居。
呶者嘀者.嚣者嗥者,翕而同者,绎而从者,而啁啁者,而嗲嘤者,盖吾俯而听之,则若奏箫咸于洞庭,仰而闻焉.又若张钧天于广野,是盖有无之相激,其殆造物者将以写千古之不平.而用以荡吾胸中之壹郁者乎?而吾亦胡为而不乐也?”
客日:“子瞻之言过矣。
方其奔腾漂荡而以厄子之孤城也,固有莫之为而为者,而岂水之能为之乎?及其安流顺道.风水相激,而为是天籁也,亦有莫之为而为者,而岂水之能为之乎?夫水亦何心之有哉?而子乃欲据其所有者以为欢,而追其既往者以为戚.是岂达人之大观,将不得为上士之妙识矣。

子瞻展然而笑日:“客之言是也。
”乃作歌日:“涛之兴兮,吾闻其声兮。
涛之息兮.吾泯其迹兮.吾将乘一气以游于鸿蒙兮,夫孰知其所极兮?”弘治甲子七月,书于百步洪之养浩轩。
粤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托命牛衣,巢身蜗室。
吊东幸之翠华,蒙尘轵道;望北来之浴铁,饮马姑苏;申胥之七日依墙,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粟难餐。
黄农虞夏,遐哉尚友之乡;南北东西,渺矣容身之所在。
在昔士衡有辩亡之文,孝穆有归梁之扎。
客儿饮恨于帝秦,子山伤心于哀乱。
咸悲家国,共见词章。
余始成童,便膺多难,揭竿报国,束发从军;朱雀戈船,萧萧长往,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两镇丧师,孤城溃败。
三军鱼腹,云横歇浦之帆;一水狼烟,风动秦房之火。
戎行星散,幕府飙离;长剑短衣,未识从军之乐;青磷蔓草,先悲行路之难。
故国云亡,旧乡已破,先君绝命,哭药房于九渊;慈母披缁,隔祗园于百里。
羁孤薄命,漂泊无家,万里风尘,志存复楚,三春壁垒,计失依刘,蜀市子规,千山俱哭,吴江精卫,一水群飞。
哭海岛之田横,尚无其地;葬平陵之翟义,未有其人。
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远,何意人间!鲁洒楚歌,何能为乐,吴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为兹赋,以舒郁怀。
呜呼!黄旗紫盖,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戈;北部单于,遂系降王之组!岂高庙之馨,十七世而旁移,孝陵之泽,三百年而终斩!乎此天时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
国屯家难,瞻草木而抚膺;岳圮辰倾,睹河山而失色。
劳者言以达其情,穷人歌以志其事。
追原祸始,几及千言。
寄愁心于诗酒,阮籍穷途;结豪士于屠箫,张良仓海。
后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
维昭代之代兴也。
乘土德而绍王,丽旭日以承天,乃执柄而司命,聿岳镇而辰悬,扫旄头以静卫,鞭角端以定边。
穷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凯旋,崇文会武,东鲽西鹣。
阅兵则法高司马,论都则赋雄孟坚。
备礼乐于虎观,绝烽火于狼烟,法不更而泽久,兵不耀而威宣,俪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
天子端拱无为,塞聪而治;羽猎灰五柞之场,歌舞纳三云之地,震筵分枯菀之形,泰阶起蜩螗之异。
议论庙谟,干戈儿戏;有道咏瞻乌而长叹,索靖指铜驼而下泪,山未颓而黯然,海不波而潜沸。
然四极未亏,三伦不易,草木寒于北街,星日耀于南极;闾左多游侠之徒,京华无憔悴之客。
迨单于虎帐不朝,匈奴渔阳直入。
辽水无声,医闾惨色;乌桓鲜卑之部,封豕长蛇之力,徙帐幕南,空群冀北。
中行之背未笞,赵信之城再立。
使我燕颌龙韬,霜矛雪戟。
出榆塞而草黄,坠犁天而云黑,翻添月窟之哀,长有阴山之哭。
于是
巍乎高哉,斯楼位置。
上接层霄,下临无地。
宜群仙之所居,日觞咏以为娱。
与造物以游遨,有青天兮为徒。
晓日曈昽,卷上真珠。
十二栏杆,悉以金铺。
翠烟藏山,乍有忽无。
晚风飒至,琪林扶疏。
明月初上,天籁虚徐。
松竹起舞,自然笙竽。
楼中仙子,于此时也,玉炉金鼎,妙香绕衣。
兴即举酒,醉即赋诗。
诗成大笑,鬼神歔欷。
仙子自乐,问天何时,至若雾雨空蒙,千岩显晦。
平田万顷,白水汪濊。
一望冥茫,如江之汇。
星月交光,空水澄霁。
下视女墙,花木蔽翳。
满城楼台,飞跃天际。
及乎夜深,清露飘草。
八表无云,烟沉斗堕。
与彼昼闲,玉云在檐。
飞鸟啼断,落花帘纤。
仙子呼青童、命素娥,捧翠盘、荐金螺。
白眼视朱紫,未许飙尘高。
眇吟情其不极,放草圣以舒豪。
览江山以慨想,望虚无兮高远。
嗟光景兮如流,觉青春兮婉娩。
于是敕六吏、檄五官,窜三尸于太渊,殛六贼于昆仑。
啸命风霆,归奉绛君。
延羲娥于大庭,友堪舆于无始。
还精养神,炼道取髓。
盖将把八空之炁,御九极之风。
呼玉鸾以为辔,使琼英以为容者也。
故辟斯楼,于焉兴怀。
夫楼之北,郁然高冈,则任敦于此乎仙。
楼之南,紫气在望,则何氏九仙于此乎得道;楼之东,鹿轻就荒,榴洞犹存;楼之西,怡山翠峙,坛空并寒。
彼何人斯?有志者,事竟成也!
驰藻思兮何间关?构图绘兮非人间。
将神游 之恍惚兮,抑倒景之曾攀。
山莫妙于九叠屏风,又九九而无穷。
水莫妙于三十六曲,又曲曲而愈通。
示白云之悬路兮,叩灵关而莫从。
但见山产不凋之木,地茂常青之草;桃李荣万年之春,羽毛翔不死之鸟。
岩幽幽乎叶飞,洞聒聒兮泉鸣。
非金膏之余液,则璚树之弱英。
双朱楣以为门,忽青林之隐隐。
览黄金之高榜,因碧霞以发轫。
磴乍升而乍降,径或浮而或沉。
非鸾参而鹤跨,抑步虚而蹑清。
白玉为栈兮,往来自易。
青云为袜兮,出入自轻。
秀木疏而复密,石壁起而复合。
树交杪结,苍鼯飞越;积雪为膏,碧火明灭。
鉴寒潭兮心空,拂水光兮情悦。
灵猿荫于寒条,珍鸟宿于贝叶。
白鹿引偓佺之车,玉兔开仙城之阙。
或蹈翡翠之巢,或载虹霓之辙。
云悠悠兮路长,岸萦萦兮屦绝。
或悬空中之梁,或设平步之杠。
神恍惚于水帘,载宴息于玉房。
桂丛蒙密,兰薄芬芳。
金堤曲逆,竹林清凉。
烟廊雾阁,云帐翠林。
冐碧瓦于山椒,牵朱栏于水傍。
飞泉出于檐末,红葩焕于幽窗。
于是安期羡门之徒,乘紫鸾,驾白鹤;拾瑶草,采翠华。
拂烟光而容与,步明月于金沙。
既邅回于溆浦,遂释近而即远。
望白银之层观兮,凌沓嶂兮宛转。
峰嵯峨兮叠青莲,树青葱兮生紫烟。
三神山兮起空蒙,十二楼兮悬珠帘。
日未出兮珊瑚明,涉春冬兮花木妍。
策神驷兮蹑光景,放灵桨兮花间船。
入阆苑,即仙居;憩灵宫,临瑶池。
于是素女开牖,宓妃上楼。
钧天奏于别馆,神籁发乎中洲。
载云旗以往来,采清气以遨游。
水阁则金屧蹒跚,云闼则绮疏绸缪。
兰堂兮贝室,荪璧兮蕙稠。
金铺陆离,旋廊洞修。
屏比交玉几之光,球琳鸣甲帐之句。
出入欢濩,仙侣道俦。
凤皇衔灯于玄夜,蟾蜍纳月于中秋。
冬居则光风转凄,夏处则瀑布为幕。
飡六气兮饮沆瀣,服玄醴兮进勺药。
鼓金簧,敲玉钥;檀吹流,霞光落。
纤阿举兮椒芬扬,玉汗生兮异香薄。
璚浆彻兮回霓裳,华灯陈兮归洞房。
窥王乔之灵灶,启赤松之丹床。
愈入愈秘,嗅芳始知。
元化之道,无为之方。
冥冥寂寂,其乐未央。
回视凡境,杳而渺茫。
于乎!非得仙风道骨,奚为克跻其乡!
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
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
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
及妖人已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雠,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谕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