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唯生與位,謂之大寶。
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聖智弗能豫。
當休明之盛世,託菲薄之陋質。
納旌弓於鉉臺,讚庶績於帝室。
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
無柳季之直道,佐士師而一黜。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於四海。
天子寢於諒闇,百官聽於冢宰。
彼負荷之殊重,雖伊、周其猶殆。
窺七貴於漢庭,疇一姓之或在?無危明以安位,祗居逼以示專。
陷亂逆以受戮,匪禍降之自天。
孔隨時以行藏,蘧與國而舒捲。
苟蔽微以繆章,患過闢之未遠。
悟山潛之逸士,卓長往而不返。
陋吾人之拘攣,飄萍浮而蓬轉。
寮位儡其隆替,名節漼以隳落。
危素卵之累殼,甚玄燕之巢幕。
心戰懼以兢悚,如臨深而履薄。
夕獲歸於都外,宵未中而難作。
匪擇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鳥存。
遭千載之嘉會,皇合德於乾坤。
弛秋霜之嚴威,流春澤之渥恩。
甄大義以明責,反初服於私門。
皇鑑揆餘之忠誠,俄命餘以末班。
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關。
丘去魯而顧嘆,季過沛而涕零。
伊故鄉之可懷,疚聖達之幽情。
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鎬京。
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
眷鞏、洛而掩涕,思纏緜於墳塋。
爾乃越平樂,過街郵;秣馬皐門,稅駕西周。
遠矣姬德,興自高辛。
思文后稷,厥初生民。
率西水滸,化流岐豳。
祚隆昌、發,舊邦惟新。
旋牧野而歷茲,愈守柔以執競;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惟泰山其猶危,祀八百而餘慶。
鑑亡王之驕淫,竄南巢以投命;坐積薪以待然,方指日而比盛。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遼迥!
考土中於斯邑,成建都而營築;既定鼎於郟鄏,遂鑽龜而啓繇。
平失道而來遷,繄二國而是佑;豈時王之無僻?賴先哲以長懋。
望圉、北之兩門,感虢、鄭之納惠。
討子頹之樂禍,尤闕西之効戾。
重戮帶以定襄,弘大順以霸世。
靈壅川以止鬭,晉演義以獻說。
諮景、悼以迄丐,政陵遲而彌季。
俾庶朝之構逆,歷兩王而幹位。
踰十葉以逮赧,邦分崩而爲二。
竟橫噬於虎口,輸文武之神器。
澡孝水而濯纓,嘉美名之在茲。
夭赤子於新安,坎路側而瘞之。
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
雖勉勵於延吳,實潛慟乎餘慈。
眄山川以懷古,悵攬轡於中塗。
虐項氏之肆暴,坑降卒之無辜。
激秦人以歸德,成劉後之來蘇。
事回泬而好還,卒宗滅而身屠。
經澠池而長想,停余車而不進。
秦虎狼之強國,趙侵弱之餘燼。
超入險而高會,杖命世之英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唯生與位,謂之大寶。
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能要,聖智弗能豫。
當休明之盛世,託菲薄之陋質。
納旌弓於鉉臺,讚庶績於帝室。
嗟鄙夫之常累,固既得而患失。
無柳季之直道,佐士師而一黜。
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於四海。
天子寢於諒闇,百官聽於冢宰。
彼負荷之殊重,雖伊、周其猶殆。
窺七貴於漢庭,疇一姓之或在?無危明以安位,祗居逼以示專。
陷亂逆以受戮,匪禍降之自天。
孔隨時以行藏,蘧與國而舒捲。
苟蔽微以繆章,患過闢之未遠。
悟山潛之逸士,卓長往而不返。
陋吾人之拘攣,飄萍浮而蓬轉。
寮位儡其隆替,名節漼以隳落。
危素卵之累殼,甚玄燕之巢幕。
心戰懼以兢悚,如臨深而履薄。
夕獲歸於都外,宵未中而難作。
匪擇木以棲集,尠林焚而鳥存。
遭千載之嘉會,皇合德於乾坤。
弛秋霜之嚴威,流春澤之渥恩。
甄大義以明責,反初服於私門。
皇鑑揆餘之忠誠,俄命餘以末班。
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關。
丘去魯而顧嘆,季過沛而涕零。
伊故鄉之可懷,疚聖達之幽情。
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鎬京。
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
眷鞏、洛而掩涕,思纏緜於墳塋。
爾乃越平樂,過街郵;秣馬皐門,稅駕西周。
遠矣姬德,興自高辛。
思文后稷,厥初生民。
率西水滸,化流岐豳。
祚隆昌、發,舊邦惟新。
旋牧野而歷茲,愈守柔以執競;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惟泰山其猶危,祀八百而餘慶。
鑑亡王之驕淫,竄南巢以投命;坐積薪以待然,方指日而比盛。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遼迥!
考土中於斯邑,成建都而營築;既定鼎於郟鄏,遂鑽龜而啓繇。
平失道而來遷,繄二國而是佑;豈時王之無僻?賴先哲以長懋。
望圉、北之兩門,感虢、鄭之納惠。
討子頹之樂禍,尤闕西之効戾。
重戮帶以定襄,弘大順以霸世。
靈壅川以止鬭,晉演義以獻說。
諮景、悼以迄丐,政陵遲而彌季。
俾庶朝之構逆,歷兩王而幹位。
踰十葉以逮赧,邦分崩而爲二。
竟橫噬於虎口,輸文武之神器。
澡孝水而濯纓,嘉美名之在茲。
夭赤子於新安,坎路側而瘞之。
亭有千秋之號,子無七旬之期。
雖勉勵於延吳,實潛慟乎餘慈。
眄山川以懷古,悵攬轡於中塗。
虐項氏之肆暴,坑降卒之無辜。
激秦人以歸德,成劉後之來蘇。
事回泬而好還,卒宗滅而身屠。
經澠池而長想,停余車而不進。
秦虎狼之強國,趙侵弱之餘燼。
超入險而高會,杖命世之英
有西蜀公子者,言於東吳王孫,曰:蓋聞天以日月爲綱,地以四海爲紀。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爲王者之裏。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爲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
廓靈關以爲門,包玉壘而爲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於前則跨躡犍牂,枕倚交趾。
經途所亙,五千餘里。
山阜相屬,含溪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雲。
鬱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幹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爲霞。
龍池(瀥)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汩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
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羣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於後則卻背華容,北指崑崙。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雲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樅。
楩柟幽藹於谷底,松柏蓊鬱于山峯。
擢修幹,竦長條。
扇飛雲,拂輕霄。
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回翼乎高標。
巢居棲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鵰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於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於宕渠,內函要害於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鬱毓被其阜。
山圖採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玩之則渝舞。
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於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衆夥,於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颻。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
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裏綺錯。
黍稷油油,焿稻莫莫。
指渠口以爲雲門,灑滮池而爲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之園。
其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爲王者之裏。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爲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於上世,開國於中古。
廓靈關以爲門,包玉壘而爲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於前則跨躡犍牂,枕倚交趾。
經途所亙,五千餘里。
山阜相屬,含溪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雲。
鬱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幹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爲霞。
龍池(瀥)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汩若湯谷之揚濤,沛若濛汜之涌波。
於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羣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於後則卻背華容,北指崑崙。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雲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樅。
楩柟幽藹於谷底,松柏蓊鬱于山峯。
擢修幹,竦長條。
扇飛雲,拂輕霄。
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回翼乎高標。
巢居棲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鵰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於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於宕渠,內函要害於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於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鬱毓被其阜。
山圖採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玩之則渝舞。
銳氣剽於中葉,蹻容世於樂府。
於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衆夥,於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於中阿,風連莚蔓於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颻。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
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裏綺錯。
黍稷油油,焿稻莫莫。
指渠口以爲雲門,灑滮池而爲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之園。
其
虞嘗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天之所者義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順,所以延福;違此而行,所以速禍。
然道長世短,禍福舛錯,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蕩而積憤,或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陳處世不遇之難,遂棄彝倫,輕舉遠遊,以極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反之以義,推神明之應於視聽之表,崇否泰之運於智力之外,以明天任命之不可違,故作《思遊賦》,其辭曰:
有軒轅之遐胄兮,氏仲任之洪裔。
敷華穎於末葉兮,靈根於上世。
準乾坤以斡度兮,儀陰陽以定製。
匪時運其焉行兮,垂太虛而遙曳。
戴朗月之高冠兮,綴太白之明璜。
(《御覽》六百八十四作「綴太珠之明。」)制文霓以爲衣兮,襲採雲以爲裳。
要華電之煜兮,玉衡之琳琅。
明景日以鑑形兮,信煥曜而重光。
至美詭好於凡觀兮,修稀合而靡呈。
燕石緹襲以華國兮,和璞遙棄於南荊。
夏像韜塵於市北兮,瓶抗方於兩楹。
鸞皇耿介而偏棲兮,蘭桂背時而獨榮。
關寒暑以練真兮,豈改容而爽情。
感昆吾之易越兮,懷暉光之速暮。
羨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
悼曜靈之靡暇兮,限天晷之有度。
聆鳴蜩之號節兮,恐隕葉於凝露。
希前軌而增騖兮,眷後塵而旋顧。
往者倏忽而不逮兮,來者冥昧而未著。
二儀泊焉其無央兮,四節環轉而靡窮。
星鳥逝而時反兮,夕景潛而且融。
景三後之在天兮,嘆聖哲之永終。
諒道修而命微兮,孰舍盈而戢衝。
握隋珠與蕙若兮,時莫悅而未遑。
彼未遑其何恤兮,懼獨美之有傷,蹇委深而投奧兮,庶芬藻之不彰。
芳處幽而彌馨兮,寶在夜而愈光。
逼區內之迫脅兮,恩攄翼乎八荒。
望雲階之崇壯兮,顧輕舉而高翔。
造庖犧以問象兮,辯吉繇於姬文。
將遠遊於太初兮,鑑形魄之未分。
四靈儼而爲衛兮,六氣紛以成羣。
驂白獸於商風兮,御蒼龍於景雲。
簡廝徒於靈圉兮,從馮夷而問津。
召陵陽於遊溪兮,旌王子於柏人。
前祝融以掌燧兮,殿玄冥以掩塵。
形票彡票彡而遂遐兮,氣而愈新。
挹玉膏於萊兮,掇紫英於瀛濱。
揖太昊以假憩兮,聽賦政於三春。
洪範翕而復張兮,百卉隕而更震。
睇玉女之紛票彡兮,執懿筐於扶木。
覽玄象之к曄兮,仍騰躍乎陽谷。
吸朝霞以療飢兮,降廩泉而濯足。
將縱轡以逍遙兮,恨東極之路促。
詔纖阿而右回兮,覿朱明之赫戲。
蒞羣神於夏庭兮,回蒼梧而結知。
糹麗鷦明以承兮,駔天馬而高馳。
讒羲和于丹丘兮,誚倒景之亂儀。
尋凱風而南暨兮,謝太陽於炎離。
戚溽暑之陶鬱兮,餘安能乎留斯!聞碧雞之長晨兮,吾將往乎西遊。
奧浮於弱水兮,泊舳艫兮中流。
苟精粹之
天之所者義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順,所以延福;違此而行,所以速禍。
然道長世短,禍福舛錯,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蕩而積憤,或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陳處世不遇之難,遂棄彝倫,輕舉遠遊,以極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反之以義,推神明之應於視聽之表,崇否泰之運於智力之外,以明天任命之不可違,故作《思遊賦》,其辭曰:
有軒轅之遐胄兮,氏仲任之洪裔。
敷華穎於末葉兮,靈根於上世。
準乾坤以斡度兮,儀陰陽以定製。
匪時運其焉行兮,垂太虛而遙曳。
戴朗月之高冠兮,綴太白之明璜。
(《御覽》六百八十四作「綴太珠之明。」)制文霓以爲衣兮,襲採雲以爲裳。
要華電之煜兮,玉衡之琳琅。
明景日以鑑形兮,信煥曜而重光。
至美詭好於凡觀兮,修稀合而靡呈。
燕石緹襲以華國兮,和璞遙棄於南荊。
夏像韜塵於市北兮,瓶抗方於兩楹。
鸞皇耿介而偏棲兮,蘭桂背時而獨榮。
關寒暑以練真兮,豈改容而爽情。
感昆吾之易越兮,懷暉光之速暮。
羨一稔而三春兮,尚含英以容豫。
悼曜靈之靡暇兮,限天晷之有度。
聆鳴蜩之號節兮,恐隕葉於凝露。
希前軌而增騖兮,眷後塵而旋顧。
往者倏忽而不逮兮,來者冥昧而未著。
二儀泊焉其無央兮,四節環轉而靡窮。
星鳥逝而時反兮,夕景潛而且融。
景三後之在天兮,嘆聖哲之永終。
諒道修而命微兮,孰舍盈而戢衝。
握隋珠與蕙若兮,時莫悅而未遑。
彼未遑其何恤兮,懼獨美之有傷,蹇委深而投奧兮,庶芬藻之不彰。
芳處幽而彌馨兮,寶在夜而愈光。
逼區內之迫脅兮,恩攄翼乎八荒。
望雲階之崇壯兮,顧輕舉而高翔。
造庖犧以問象兮,辯吉繇於姬文。
將遠遊於太初兮,鑑形魄之未分。
四靈儼而爲衛兮,六氣紛以成羣。
驂白獸於商風兮,御蒼龍於景雲。
簡廝徒於靈圉兮,從馮夷而問津。
召陵陽於遊溪兮,旌王子於柏人。
前祝融以掌燧兮,殿玄冥以掩塵。
形票彡票彡而遂遐兮,氣而愈新。
挹玉膏於萊兮,掇紫英於瀛濱。
揖太昊以假憩兮,聽賦政於三春。
洪範翕而復張兮,百卉隕而更震。
睇玉女之紛票彡兮,執懿筐於扶木。
覽玄象之к曄兮,仍騰躍乎陽谷。
吸朝霞以療飢兮,降廩泉而濯足。
將縱轡以逍遙兮,恨東極之路促。
詔纖阿而右回兮,覿朱明之赫戲。
蒞羣神於夏庭兮,回蒼梧而結知。
糹麗鷦明以承兮,駔天馬而高馳。
讒羲和于丹丘兮,誚倒景之亂儀。
尋凱風而南暨兮,謝太陽於炎離。
戚溽暑之陶鬱兮,餘安能乎留斯!聞碧雞之長晨兮,吾將往乎西遊。
奧浮於弱水兮,泊舳艫兮中流。
苟精粹之
格日景之軼繹,蕩迴風之濙遠。
縡漴然而變匿,意紛訛而鱗衡。
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綺於琉陳。
橫上下而仄隱,寔澹流之感純。
配清姓之所處,俾上客其逶輪。
水集集而高衍,舟冥冥以伏深。
雖藻紈之可思,竟隆傑而飛文。
騁孝綽之早辯,服陽夏之妍聲。
於是徴合神契,典澤婉引。
攬愉樂之韜映,擷凝蛽而難捐。
四寂漻以不返,惟玄旨之系搴。
聽墜危之落葉,既萍浮而無涯。
臨汜藏之萌濭,多漎裔於肆掩。
況乎浩觴之猗摩,初無傷於吾道。
羊吾之吟詠,更奚病其曼連。
善憀慄之近心,吹寒帷之過降。
乃瞻星漢,溯河梁。
雲馺嵃而不敷,波窲雜以並烺。
悽思內曠,槭理妙觀。
消矆崒於戾疾,承輝嫮之微芳。
伊蒼傃之莫記,惟雋朗之忽忘。
驚淑美之輕墮,悵肅川之混茫。
因四顧之速援,始嫚嫚之近旁。
何熿耀之絕殊,更妙鄢之去俗。
匪榆曵之嬛柔,具靈矯之爛眇。
水氣酷而上芳,嚴威沆以窈窕。
尚結風之棲冶,刻丹楹之纖笑。
縱鴻削而難加,紛琬琰其無睹。
鳧雁感而上騰,潾灦回而爭就。
方的礫而齊弛,遵襳瞹以私縱。
爾乃色愉神授,和體飾芬。
啓奮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羣嫵媚而悉舉,無幽麗而勿臻。
椩乎緲兮,斯因不得而夷者也。
至其渾攄自然之塗,戀懷俯仰之內。
景容與以不息,質寄煥以相依。
庶紛鬱之可登,建豔蔤之非易。
愧翠羽之炫宣,乏琅玕而迭委。
即瀖妙之相進,亦速流之詭詞。
欲乘時以極泓,聿鼓琴面意垂。
播江皋之靈潤,何瑰異之可欺。
協玄響於湘娥,匹匏瓜於織女。
斯盤桓以喪憂,雕疏而取志。
微揚蛾之爲諐,案長眉之瞴色。
非彷佛者之所盡,豈漠通者之可測。
自鮮繚繞之才,足以窮此爛漾之熊矣。
縡漴然而變匿,意紛訛而鱗衡。
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綺於琉陳。
橫上下而仄隱,寔澹流之感純。
配清姓之所處,俾上客其逶輪。
水集集而高衍,舟冥冥以伏深。
雖藻紈之可思,竟隆傑而飛文。
騁孝綽之早辯,服陽夏之妍聲。
於是徴合神契,典澤婉引。
攬愉樂之韜映,擷凝蛽而難捐。
四寂漻以不返,惟玄旨之系搴。
聽墜危之落葉,既萍浮而無涯。
臨汜藏之萌濭,多漎裔於肆掩。
況乎浩觴之猗摩,初無傷於吾道。
羊吾之吟詠,更奚病其曼連。
善憀慄之近心,吹寒帷之過降。
乃瞻星漢,溯河梁。
雲馺嵃而不敷,波窲雜以並烺。
悽思內曠,槭理妙觀。
消矆崒於戾疾,承輝嫮之微芳。
伊蒼傃之莫記,惟雋朗之忽忘。
驚淑美之輕墮,悵肅川之混茫。
因四顧之速援,始嫚嫚之近旁。
何熿耀之絕殊,更妙鄢之去俗。
匪榆曵之嬛柔,具靈矯之爛眇。
水氣酷而上芳,嚴威沆以窈窕。
尚結風之棲冶,刻丹楹之纖笑。
縱鴻削而難加,紛琬琰其無睹。
鳧雁感而上騰,潾灦回而爭就。
方的礫而齊弛,遵襳瞹以私縱。
爾乃色愉神授,和體飾芬。
啓奮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羣嫵媚而悉舉,無幽麗而勿臻。
椩乎緲兮,斯因不得而夷者也。
至其渾攄自然之塗,戀懷俯仰之內。
景容與以不息,質寄煥以相依。
庶紛鬱之可登,建豔蔤之非易。
愧翠羽之炫宣,乏琅玕而迭委。
即瀖妙之相進,亦速流之詭詞。
欲乘時以極泓,聿鼓琴面意垂。
播江皋之靈潤,何瑰異之可欺。
協玄響於湘娥,匹匏瓜於織女。
斯盤桓以喪憂,雕疏而取志。
微揚蛾之爲諐,案長眉之瞴色。
非彷佛者之所盡,豈漠通者之可測。
自鮮繚繞之才,足以窮此爛漾之熊矣。
子瞻與客宴於黃樓之上,已而客散日夕,暝色橫樓,明月未出。
乃隱几而坐,嗒焉以息。
忽有大聲起於穹窿,徐而察之,乃在西山之麓。
倏焉改聽,又似夾河之曲,或隱或隆,若斷若逢,若揖讓而樂進,歙掀舞以相雄。
觸孤憤於崖石,駕逸氣於長風。
爾乃乍闔復辟,既橫且縱,擬擬’諷諷,洶洶澈澉,若風雨驟至,林壑崩奔,振長平之屋瓦,舞泰山之喬松。
咽悲吟於下浦,激高響於遙空。
恍不知其所止,而忽已過於呂梁之東矣。
子瞻日:“噫嘻異哉!是何聲之壯且悲也?其烏江之兵,散而東下,感帳中之悲歌,慷慨激烈,吞聲飲泣,怒戰未已,憤氣決臆。
倒戈曳戟,紛紛籍籍,狂奔疾走,呼號相及,而復會於彭城之側者乎?其赤帝之子,威加海內,思歸故鄉,千乘萬騎,霧奔雲從,車轍轟霆,旌旗蔽空,擊萬夫之鼓,撞千石之鐘,唱《大風》之歌,按節翱翔而將返於沛宮者乎?”於是慨然長噫,欠伸起立,使童子啓戶馮欄而望之。
則煙光已散,河影垂虹,帆檣泊於洲渚,夜氣起於郊垌,而明月固已出於芒碭之峯矣。
子瞻日:“噫嘻!予固疑其爲濤聲也。
夫風水之遭於瀕洞之濱而爲是也,茲非南郭子綦之所謂天籟者乎?而其誰倡之乎?其誰和之乎?其誰聽之乎?當其滔天浴,湮谷崩山,橫奔四潰,茫然東翻,以與吾城之爭於尺寸問也。
吾方計窮力屈,氣索神憊,懍孤城之岌岌,覬須臾之未壞,山頹於目懵.霆擊於耳聵,而豈復知所謂天籟者乎?及其水退城完,河流就道.脫魚腹而出塗泥,乃與二三子徘徊茲樓之上而聽之也。
然後見其汪洋涵浴,涌涌洞洞,彭湃掀簸,震盪澤渤,籲者爲竽,噴者爲篪,作止疾徐,鐘磬祝敵。
奏文以始,亂武以居。
呶者嘀者.囂者嗥者,翕而同者,繹而從者,而啁啁者,而嗲嚶者,蓋吾俯而聽之,則若奏簫鹹於洞庭,仰而聞焉.又若張鈞天於廣野,是蓋有無之相激,其殆造物者將以寫千古之不平.而用以蕩吾胸中之壹鬱者乎?而吾亦胡爲而不樂也?”
客日:“子瞻之言過矣。
方其奔騰漂盪而以厄子之孤城也,固有莫之爲而爲者,而豈水之能爲之乎?及其安流順道.風水相激,而爲是天籟也,亦有莫之爲而爲者,而豈水之能爲之乎?夫水亦何心之有哉?而子乃欲據其所有者以爲歡,而追其既往者以爲戚.是豈達人之大觀,將不得爲上士之妙識矣。
”
子瞻展然而笑日:“客之言是也。
”乃作歌日:“濤之興兮,吾聞其聲兮。
濤之息兮.吾泯其跡兮.吾將乘一氣以遊於鴻蒙兮,夫孰知其所極兮?”弘治甲子七月,書於百步洪之養浩軒。
乃隱几而坐,嗒焉以息。
忽有大聲起於穹窿,徐而察之,乃在西山之麓。
倏焉改聽,又似夾河之曲,或隱或隆,若斷若逢,若揖讓而樂進,歙掀舞以相雄。
觸孤憤於崖石,駕逸氣於長風。
爾乃乍闔復辟,既橫且縱,擬擬’諷諷,洶洶澈澉,若風雨驟至,林壑崩奔,振長平之屋瓦,舞泰山之喬松。
咽悲吟於下浦,激高響於遙空。
恍不知其所止,而忽已過於呂梁之東矣。
子瞻日:“噫嘻異哉!是何聲之壯且悲也?其烏江之兵,散而東下,感帳中之悲歌,慷慨激烈,吞聲飲泣,怒戰未已,憤氣決臆。
倒戈曳戟,紛紛籍籍,狂奔疾走,呼號相及,而復會於彭城之側者乎?其赤帝之子,威加海內,思歸故鄉,千乘萬騎,霧奔雲從,車轍轟霆,旌旗蔽空,擊萬夫之鼓,撞千石之鐘,唱《大風》之歌,按節翱翔而將返於沛宮者乎?”於是慨然長噫,欠伸起立,使童子啓戶馮欄而望之。
則煙光已散,河影垂虹,帆檣泊於洲渚,夜氣起於郊垌,而明月固已出於芒碭之峯矣。
子瞻日:“噫嘻!予固疑其爲濤聲也。
夫風水之遭於瀕洞之濱而爲是也,茲非南郭子綦之所謂天籟者乎?而其誰倡之乎?其誰和之乎?其誰聽之乎?當其滔天浴,湮谷崩山,橫奔四潰,茫然東翻,以與吾城之爭於尺寸問也。
吾方計窮力屈,氣索神憊,懍孤城之岌岌,覬須臾之未壞,山頹於目懵.霆擊於耳聵,而豈復知所謂天籟者乎?及其水退城完,河流就道.脫魚腹而出塗泥,乃與二三子徘徊茲樓之上而聽之也。
然後見其汪洋涵浴,涌涌洞洞,彭湃掀簸,震盪澤渤,籲者爲竽,噴者爲篪,作止疾徐,鐘磬祝敵。
奏文以始,亂武以居。
呶者嘀者.囂者嗥者,翕而同者,繹而從者,而啁啁者,而嗲嚶者,蓋吾俯而聽之,則若奏簫鹹於洞庭,仰而聞焉.又若張鈞天於廣野,是蓋有無之相激,其殆造物者將以寫千古之不平.而用以蕩吾胸中之壹鬱者乎?而吾亦胡爲而不樂也?”
客日:“子瞻之言過矣。
方其奔騰漂盪而以厄子之孤城也,固有莫之爲而爲者,而豈水之能爲之乎?及其安流順道.風水相激,而爲是天籟也,亦有莫之爲而爲者,而豈水之能爲之乎?夫水亦何心之有哉?而子乃欲據其所有者以爲歡,而追其既往者以爲戚.是豈達人之大觀,將不得爲上士之妙識矣。
”
子瞻展然而笑日:“客之言是也。
”乃作歌日:“濤之興兮,吾聞其聲兮。
濤之息兮.吾泯其跡兮.吾將乘一氣以遊於鴻蒙兮,夫孰知其所極兮?”弘治甲子七月,書於百步洪之養浩軒。
粵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虧,金陵不復;公私傾覆,天地崩離;托命牛衣,巢身蝸室。
弔東幸之翠華,蒙塵軹道;望北來之浴鐵,飲馬姑蘇;申胥之七日依牆,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粟難餐。
黃農虞夏,遐哉尚友之鄕;南北東西,渺矣容身之所在。
在昔士衡有辯亡之文,孝穆有歸梁之札。
客兒飲恨於帝秦,子山傷心於哀亂。
咸悲家國,共見詞章。
余始成童,便膺多難,掲竿報國,束髮從軍;朱雀戈船,蕭蕭長往,黃龍戰艦,茫茫不歸;兩鎭喪師,孤城潰敗。
三軍魚腹,雲橫歇浦之帆;一水狼煙,風動秦房之火。
戎行星散,幕府飆離;長劍短衣,未識從軍之樂;青燐蔓草,先悲行路之難。
故國云亡,舊鄕已破,先君絶命,哭藥房於九淵;慈母披緇,隔祗園於百里。
羈孤薄命,漂泊無家,萬里風塵,志存復楚,三春壁壘,計失依劉,蜀市子規,千山俱哭,吳江精衞,一水群飛。
哭海島之田橫,尚無其地;葬平陵之翟義,未有其人。
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遠,何意人間!魯灑楚歌,何能爲樂,吳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爲茲賦,以舒鬱懷。
嗚呼!黃旗紫蓋,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將之戈;北部單于,遂繫降王之組!豈髙廟之馨,十七世而旁移,孝陵之澤,三百年而終斬!乎此天時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
國屯家難,瞻草木而撫膺;岳圮辰傾,睹河山而失色。
勞者言以達其情,窮人歌以誌其事。
追原禍始,幾及千言。
寄愁心於詩酒,阮籍窮途;結豪士於屠簫,張良倉海。
後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
維昭代之代興也。
乘土德而紹王,麗旭日以承天,迺執柄而司命,聿嶽鎭而辰懸,掃旄頭以靜衞,鞭角端以定邊。
窮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凱旋,崇文會武,東鰈西鶼。
閲兵則法高司馬,論都則賦雄孟堅。
備禮樂於虎觀,絶烽火於狼煙,法不更而澤久,兵不耀而威宣,儷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瑤輪無長炯之期,玉暦有中屯之會。
天子端拱無爲,塞聰而治;羽獵灰五柞之場,歌舞納三雲之地,震筵分枯菀之形,泰階起蜩螗之異。
議論廟謨,干戈兒戲;有道詠瞻烏而長歎,索靖指銅駝而下淚,山未頹而黯然,海不波而潛沸。
然四極未虧,三倫不易,草木寒於北街,星日耀於南極;閭左多游俠之徒,京華無憔悴之客。
迨單于虎帳不朝,匈奴漁陽直入。
遼水無聲,醫閭慘色;烏桓鮮卑之部,封豕長蛇之力,徙帳幕南,空群冀北。
中行之背未笞,趙信之城再立。
使我燕頜龍韜,霜矛雪戟。
出榆塞而草黃,墜犁天而雲黑,翻添月窟之哀,長有陰山之哭。
於是
弔東幸之翠華,蒙塵軹道;望北來之浴鐵,飲馬姑蘇;申胥之七日依牆,秦庭何在;墨允之三年采蕨,周粟難餐。
黃農虞夏,遐哉尚友之鄕;南北東西,渺矣容身之所在。
在昔士衡有辯亡之文,孝穆有歸梁之札。
客兒飲恨於帝秦,子山傷心於哀亂。
咸悲家國,共見詞章。
余始成童,便膺多難,掲竿報國,束髮從軍;朱雀戈船,蕭蕭長往,黃龍戰艦,茫茫不歸;兩鎭喪師,孤城潰敗。
三軍魚腹,雲橫歇浦之帆;一水狼煙,風動秦房之火。
戎行星散,幕府飆離;長劍短衣,未識從軍之樂;青燐蔓草,先悲行路之難。
故國云亡,舊鄕已破,先君絶命,哭藥房於九淵;慈母披緇,隔祗園於百里。
羈孤薄命,漂泊無家,萬里風塵,志存復楚,三春壁壘,計失依劉,蜀市子規,千山俱哭,吳江精衞,一水群飛。
哭海島之田橫,尚無其地;葬平陵之翟義,未有其人。
天晦地冥,久同泉下,日暮途遠,何意人間!魯灑楚歌,何能爲樂,吳歈越唱,只令人悲;已矣何言,哀哉自悼!聊爲茲賦,以舒鬱懷。
嗚呼!黃旗紫蓋,雪戟霜矛,何以南朝天子,竟投大將之戈;北部單于,遂繫降王之組!豈髙廟之馨,十七世而旁移,孝陵之澤,三百年而終斬!乎此天時人事,可以疾首痛心者矣。
國屯家難,瞻草木而撫膺;岳圮辰傾,睹河山而失色。
勞者言以達其情,窮人歌以誌其事。
追原禍始,幾及千言。
寄愁心於詩酒,阮籍窮途;結豪士於屠簫,張良倉海。
後有作者,其重悲余志也夫!
維昭代之代興也。
乘土德而紹王,麗旭日以承天,迺執柄而司命,聿嶽鎭而辰懸,掃旄頭以靜衞,鞭角端以定邊。
窮邛笮,通浪玄;朔方大出,南交凱旋,崇文會武,東鰈西鶼。
閲兵則法高司馬,論都則賦雄孟堅。
備禮樂於虎觀,絶烽火於狼煙,法不更而澤久,兵不耀而威宣,儷唐虞而比德,尚殷周而卜年。
不意瑤輪無長炯之期,玉暦有中屯之會。
天子端拱無爲,塞聰而治;羽獵灰五柞之場,歌舞納三雲之地,震筵分枯菀之形,泰階起蜩螗之異。
議論廟謨,干戈兒戲;有道詠瞻烏而長歎,索靖指銅駝而下淚,山未頹而黯然,海不波而潛沸。
然四極未虧,三倫不易,草木寒於北街,星日耀於南極;閭左多游俠之徒,京華無憔悴之客。
迨單于虎帳不朝,匈奴漁陽直入。
遼水無聲,醫閭慘色;烏桓鮮卑之部,封豕長蛇之力,徙帳幕南,空群冀北。
中行之背未笞,趙信之城再立。
使我燕頜龍韜,霜矛雪戟。
出榆塞而草黃,墜犁天而雲黑,翻添月窟之哀,長有陰山之哭。
於是
巍乎高哉,斯樓位置。
上接層霄,下臨無地。
宜羣仙之所居,日觴詠以爲娛。
與造物以遊遨,有青天兮爲徒。
曉日曈曨,捲上真珠。
十二欄杆,悉以金鋪。
翠煙藏山,乍有忽無。
晚風颯至,琪林扶疎。
明月初上,天籟虛徐。
松竹起舞,自然笙竽。
樓中仙子,於此時也,玉爐金鼎,妙香繞衣。
興即舉酒,醉即賦詩。
詩成大笑,鬼神歔欷。
仙子自樂,問天何時,至若霧雨空濛,千巖顯晦。
平田萬頃,白水汪濊。
一望冥茫,如江之匯。
星月交光,空水澄霽。
下視女牆,花木蔽翳。
滿城樓臺,飛躍天際。
及乎夜深,清露飄草。
八表無雲,煙沉鬥墮。
與彼晝閒,玉雲在簷。
飛鳥啼斷,落花簾纖。
仙子呼青童、命素娥,捧翠盤、薦金螺。
白眼視朱紫,未許飈塵高。
眇吟情其不極,放草聖以舒豪。
覽江山以慨想,望虛無兮高遠。
嗟光景兮如流,覺青春兮婉娩。
於是敕六吏、檄五官,竄三尸於太淵,殛六賊於崑崙。
嘯命風霆,歸奉絳君。
延羲娥於大庭,友堪輿於無始。
還精養神,煉道取髓。
蓋將把八空之炁,御九極之風。
呼玉鸞以爲轡,使瓊英以爲容者也。
故闢斯樓,於焉興懷。
夫樓之北,鬱然高岡,則任敦於此乎仙。
樓之南,紫氣在望,則何氏九仙於此乎得道;樓之東,鹿輕就荒,榴洞猶存;樓之西,怡山翠峙,壇空並寒。
彼何人斯?有志者,事竟成也!
上接層霄,下臨無地。
宜羣仙之所居,日觴詠以爲娛。
與造物以遊遨,有青天兮爲徒。
曉日曈曨,捲上真珠。
十二欄杆,悉以金鋪。
翠煙藏山,乍有忽無。
晚風颯至,琪林扶疎。
明月初上,天籟虛徐。
松竹起舞,自然笙竽。
樓中仙子,於此時也,玉爐金鼎,妙香繞衣。
興即舉酒,醉即賦詩。
詩成大笑,鬼神歔欷。
仙子自樂,問天何時,至若霧雨空濛,千巖顯晦。
平田萬頃,白水汪濊。
一望冥茫,如江之匯。
星月交光,空水澄霽。
下視女牆,花木蔽翳。
滿城樓臺,飛躍天際。
及乎夜深,清露飄草。
八表無雲,煙沉鬥墮。
與彼晝閒,玉雲在簷。
飛鳥啼斷,落花簾纖。
仙子呼青童、命素娥,捧翠盤、薦金螺。
白眼視朱紫,未許飈塵高。
眇吟情其不極,放草聖以舒豪。
覽江山以慨想,望虛無兮高遠。
嗟光景兮如流,覺青春兮婉娩。
於是敕六吏、檄五官,竄三尸於太淵,殛六賊於崑崙。
嘯命風霆,歸奉絳君。
延羲娥於大庭,友堪輿於無始。
還精養神,煉道取髓。
蓋將把八空之炁,御九極之風。
呼玉鸞以爲轡,使瓊英以爲容者也。
故闢斯樓,於焉興懷。
夫樓之北,鬱然高岡,則任敦於此乎仙。
樓之南,紫氣在望,則何氏九仙於此乎得道;樓之東,鹿輕就荒,榴洞猶存;樓之西,怡山翠峙,壇空並寒。
彼何人斯?有志者,事竟成也!
馳藻思兮何間關?構圖繪兮非人間。
將神遊 之恍惚兮,抑倒景之曾攀。
山莫妙於九疊屏風,又九九而無窮。
水莫妙於三十六曲,又曲曲而愈通。
示白雲之懸路兮,叩靈關而莫從。
但見山產不凋之木,地茂常青之草;桃李榮萬年之春,羽毛翔不死之鳥。
巖幽幽乎葉飛,洞聒聒兮泉鳴。
非金膏之餘液,則璚樹之弱英。
雙朱楣以爲門,忽青林之隱隱。
覽黃金之高榜,因碧霞以發軔。
磴乍升而乍降,徑或浮而或沉。
非鸞參而鶴跨,抑步虛而躡清。
白玉爲棧兮,往來自易。
青雲爲襪兮,出入自輕。
秀木疎而復密,石壁起而複合。
樹交杪結,蒼鼯飛越;積雪爲膏,碧火明滅。
鑑寒潭兮心空,拂水光兮情悅。
靈猿蔭於寒條,珍鳥宿於貝葉。
白鹿引偓佺之車,玉兔開仙城之闕。
或蹈翡翠之巢,或載虹霓之轍。
雲悠悠兮路長,岸縈縈兮屨絕。
或懸空中之樑,或設平步之槓。
神恍惚於水簾,載宴息於玉房。
桂叢蒙密,蘭薄芬芳。
金堤曲逆,竹林清涼。
煙廊霧閣,雲帳翠林。
冐碧瓦于山椒,牽朱欄於水傍。
飛泉出於檐末,紅葩煥於幽窗。
於是安期羨門之徒,乘紫鸞,駕白鶴;拾瑤草,採翠華。
拂煙光而容與,步明月於金沙。
既邅回於漵浦,遂釋近而即遠。
望白銀之層觀兮,凌沓嶂兮宛轉。
峯嵯峨兮疊青蓮,樹青蔥兮生紫煙。
三神山兮起空濛,十二樓兮懸珠簾。
日未出兮珊瑚明,涉春冬兮花木妍。
策神駟兮躡光景,放靈槳兮花間船。
入閬苑,即僊居;憩靈宮,臨瑤池。
於是素女開牖,宓妃上樓。
鈞天奏於別館,神籟發乎中洲。
載雲旗以往來,採清氣以遨遊。
水閣則金屧蹣跚,雲闥則綺疏綢繆。
蘭堂兮貝室,蓀璧兮蕙稠。
金鋪陸離,旋廊洞修。
屏比交玉幾之光,球琳鳴甲帳之句。
出入歡濩,仙侶道儔。
鳳皇銜燈於玄夜,蟾蜍納月於中秋。
冬居則光風轉悽,夏處則瀑布爲幕。
飡六氣兮飲沆瀣,服玄醴兮進勺藥。
鼓金簧,敲玉鑰;檀吹流,霞光落。
纖阿舉兮椒芬揚,玉汗生兮異香薄。
璚漿徹兮回霓裳,華燈陳兮歸洞房。
窺王喬之靈竈,啓赤松之丹牀。
愈入愈祕,嗅芳始知。
元化之道,無爲之方。
冥冥寂寂,其樂未央。
回視凡境,杳而渺茫。
於乎!非得仙風道骨,奚爲克躋其鄉!
將神遊 之恍惚兮,抑倒景之曾攀。
山莫妙於九疊屏風,又九九而無窮。
水莫妙於三十六曲,又曲曲而愈通。
示白雲之懸路兮,叩靈關而莫從。
但見山產不凋之木,地茂常青之草;桃李榮萬年之春,羽毛翔不死之鳥。
巖幽幽乎葉飛,洞聒聒兮泉鳴。
非金膏之餘液,則璚樹之弱英。
雙朱楣以爲門,忽青林之隱隱。
覽黃金之高榜,因碧霞以發軔。
磴乍升而乍降,徑或浮而或沉。
非鸞參而鶴跨,抑步虛而躡清。
白玉爲棧兮,往來自易。
青雲爲襪兮,出入自輕。
秀木疎而復密,石壁起而複合。
樹交杪結,蒼鼯飛越;積雪爲膏,碧火明滅。
鑑寒潭兮心空,拂水光兮情悅。
靈猿蔭於寒條,珍鳥宿於貝葉。
白鹿引偓佺之車,玉兔開仙城之闕。
或蹈翡翠之巢,或載虹霓之轍。
雲悠悠兮路長,岸縈縈兮屨絕。
或懸空中之樑,或設平步之槓。
神恍惚於水簾,載宴息於玉房。
桂叢蒙密,蘭薄芬芳。
金堤曲逆,竹林清涼。
煙廊霧閣,雲帳翠林。
冐碧瓦于山椒,牽朱欄於水傍。
飛泉出於檐末,紅葩煥於幽窗。
於是安期羨門之徒,乘紫鸞,駕白鶴;拾瑤草,採翠華。
拂煙光而容與,步明月於金沙。
既邅回於漵浦,遂釋近而即遠。
望白銀之層觀兮,凌沓嶂兮宛轉。
峯嵯峨兮疊青蓮,樹青蔥兮生紫煙。
三神山兮起空濛,十二樓兮懸珠簾。
日未出兮珊瑚明,涉春冬兮花木妍。
策神駟兮躡光景,放靈槳兮花間船。
入閬苑,即僊居;憩靈宮,臨瑤池。
於是素女開牖,宓妃上樓。
鈞天奏於別館,神籟發乎中洲。
載雲旗以往來,採清氣以遨遊。
水閣則金屧蹣跚,雲闥則綺疏綢繆。
蘭堂兮貝室,蓀璧兮蕙稠。
金鋪陸離,旋廊洞修。
屏比交玉幾之光,球琳鳴甲帳之句。
出入歡濩,仙侶道儔。
鳳皇銜燈於玄夜,蟾蜍納月於中秋。
冬居則光風轉悽,夏處則瀑布爲幕。
飡六氣兮飲沆瀣,服玄醴兮進勺藥。
鼓金簧,敲玉鑰;檀吹流,霞光落。
纖阿舉兮椒芬揚,玉汗生兮異香薄。
璚漿徹兮回霓裳,華燈陳兮歸洞房。
窺王喬之靈竈,啓赤松之丹牀。
愈入愈祕,嗅芳始知。
元化之道,無爲之方。
冥冥寂寂,其樂未央。
回視凡境,杳而渺茫。
於乎!非得仙風道骨,奚爲克躋其鄉!
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
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爲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義者,御世之大防。
其所爲如彼,豈可爲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臺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
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爲美稱,假元號以濟私,恃有衆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衆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爲名,乃得兵權。
及妖人已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爲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爲衆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爲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慮民人未知,反爲我讎,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
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羣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以內,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
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爲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義者,御世之大防。
其所爲如彼,豈可爲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臺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
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爲美稱,假元號以濟私,恃有衆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衆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
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爲名,乃得兵權。
及妖人已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爲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爲衆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今十有三年。
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爲我有。
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中原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慮民人未知,反爲我讎,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
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
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羣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故茲告諭,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