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
平原君问于鲁仲连曰:「齐其成乎?」鲁仲连笑曰:「成哉?臣窃悲其为象虎也。」平原君曰:「何谓也?」鲁仲连曰:「臣闻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致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
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弋掎诸衢。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臣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
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
』弗听。
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今齐实象虎,而燕与宋,狐与豕也,弗戒,诸侯其无驳乎?」明年,望诸君以诸侯之师入齐,湣王为淖齿所杀。
平原君问于鲁仲连曰:「齐其成乎?」鲁仲连笑曰:「成哉?臣窃悲其为象虎也。」平原君曰:「何谓也?」鲁仲连曰:「臣闻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致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
』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
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弋掎诸衢。
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
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臣服天下之兽矣。
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
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
』弗听。
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今齐实象虎,而燕与宋,狐与豕也,弗戒,诸侯其无驳乎?」明年,望诸君以诸侯之师入齐,湣王为淖齿所杀。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日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保藏之,勿令损毁。
”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
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日好古。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
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
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
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类是。
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
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
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
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
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
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
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
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
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
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
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
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郁离子之马,孳得駃騠焉。
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郁离子说,从之。
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
南宫子朝谓郁离子曰:「熹华之山,实维帝之明都,爰有绀羽之鹊,抱而弗朋,惟天下之鸟,惟凤为能屣其形,于是道凤之道,志峭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奭鸠见而谓之曰:『子亦知夫木主之与土偶乎?上古圣人以木主事神,后世乃以土偶。
非先王之念虑不周于今之人也,敬求诸心诚,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
弗鸣则已,鸣必有戾。
』卒鸣之,咬然而成音,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激空穴而殷岩屺,松、杉、柏、枫莫不振柯而和之,横体竖目之听之者,亦莫不蠢蠢焉,熙熙焉。
骜闻而大惕,畏其挻己也,使鹨谗之于王母之使曰:『是鹊而奇其音,不祥。
』使䲰日逐之,进幽旻焉。
鹊委羽于海滨,鹂鹜遇而射之,中脰几死。
今天下之不内,吾子之不为幽,而为鹊也,我知之矣。」
人曰:「是千里马也,必致诸内厩。」郁离子说,从之。
至京师,天子使太仆阅方贡,曰:「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置之于外牧。
南宫子朝谓郁离子曰:「熹华之山,实维帝之明都,爰有绀羽之鹊,抱而弗朋,惟天下之鸟,惟凤为能屣其形,于是道凤之道,志峭之志,思以凤之鸣鸣天下,奭鸠见而谓之曰:『子亦知夫木主之与土偶乎?上古圣人以木主事神,后世乃以土偶。
非先王之念虑不周于今之人也,敬求诸心诚,不以貌肖,而今反之矣,今子又以古反之。
弗鸣则已,鸣必有戾。
』卒鸣之,咬然而成音,拂梧桐之枝,入于青云,激空穴而殷岩屺,松、杉、柏、枫莫不振柯而和之,横体竖目之听之者,亦莫不蠢蠢焉,熙熙焉。
骜闻而大惕,畏其挻己也,使鹨谗之于王母之使曰:『是鹊而奇其音,不祥。
』使䲰日逐之,进幽旻焉。
鹊委羽于海滨,鹂鹜遇而射之,中脰几死。
今天下之不内,吾子之不为幽,而为鹊也,我知之矣。」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咛,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百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咛,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百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