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
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
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
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
苟立而成矣。
今世有三患而终莫能去,其所从起者,则五六十年矣。
自宫室祷祠之役兴,钱币茶盐之法坏,加之以师旅,而天下常患无财。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丰财者,不可胜数矣,而财终不可丰。
自澶渊之役,北虏虽求和,而终不得其要领,其后重之以西羌之变,而边陲不宁,二国益骄。
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而天下常患无兵。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强兵者,不可胜数矣,而兵终不可强。
自选举之格严,而吏拘于法,不志于功名;考功课吏之法坏,而贤者无所劝,不肖者无所惧,而天下常患无吏。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择吏者,不可胜数矣,而吏终不可择。
财之不可丰,兵之不可强,吏之不可择,是岂真不可耶?故曰:「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
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
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
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为理之必然,如炊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
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
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子产以为不思而行,与凡行而出于思之外者,如农之无畔也,其始虽勤,而终必弃之。
今夫富人之营宫室也,必先料其赀财之丰约,以制宫室之大小,既内决于心,然后择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必告之曰:「吾将为屋若干,度用材几何?役夫几人?几日而成?土石材苇,吾于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日而成。」主人率以听焉。
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当,则规摹之先定也。
今治天下则不然。
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
好大者欲王,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
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
民不知其所适从也。
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也。
前之政未见其利害,而后之政复发矣。
凡今之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岂不甚美而可乐哉。
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
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
用舍系于好恶
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
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
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
苟立而成矣。
今世有三患而终莫能去,其所从起者,则五六十年矣。
自宫室祷祠之役兴,钱币茶盐之法坏,加之以师旅,而天下常患无财。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丰财者,不可胜数矣,而财终不可丰。
自澶渊之役,北虏虽求和,而终不得其要领,其后重之以西羌之变,而边陲不宁,二国益骄。
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而天下常患无兵。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强兵者,不可胜数矣,而兵终不可强。
自选举之格严,而吏拘于法,不志于功名;考功课吏之法坏,而贤者无所劝,不肖者无所惧,而天下常患无吏。
五六十年之间,下之所以游谈聚议,而上之所以变政易令以求择吏者,不可胜数矣,而吏终不可择。
财之不可丰,兵之不可强,吏之不可择,是岂真不可耶?故曰:「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
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
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
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以为理之必然,如炊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
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
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子产以为不思而行,与凡行而出于思之外者,如农之无畔也,其始虽勤,而终必弃之。
今夫富人之营宫室也,必先料其赀财之丰约,以制宫室之大小,既内决于心,然后择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必告之曰:「吾将为屋若干,度用材几何?役夫几人?几日而成?土石材苇,吾于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日而成。」主人率以听焉。
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当,则规摹之先定也。
今治天下则不然。
百官有司,不知上之所欲为也,而人各有心。
好大者欲王,好权者欲霸,而偷者欲休息。
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
民不知其所适从也。
及其发一政,则曰姑试行之而已,其济与否,固未可知也。
前之政未见其利害,而后之政复发矣。
凡今之所谓新政者,听其始之议论,岂不甚美而可乐哉。
然而布出于天下,而卒不知其所终。
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
用舍系于好恶